2021-08-21

《中藥不良作用及臨床相制大法》書稿連載之三

防風

?

性味歸經性微溫,味辛、甘。歸肝、脾、肺、膀胱經。

【功效主治】

1.發汗解表

用治外感風寒表證夾偏正頭痛者,常與羌活、白芷、川芎等同用。

2.祛風除濕

用治風寒濕痹者,常與羌活、細辛、獨活等同用。

3.止痙定搐?

用治風入經絡所致半身不遂,口眼?斜者,常與白附子、全蝎、蜈蚣等同用;用治破傷風所致牙關緊閉,角弓反張,常與白附子、天麻、天南星等同用。

【毒性】防風含有多種色酮類、香豆精類、聚乙炔類、揮發油類、香豆素類等成分,如防風色酮醇、升麻苷、香柑內酯、補骨脂素、人參炔醇、鐮葉芹二醇。傳統醫學認為防風無毒,但現代動物實驗顯示,防風有毒,不過毒性極小。

【性能特點】藥性平和。

【用法用量】煎服,3~15克。

不良作用

1.防風會因發汗功效而傷陽,加重陽虛證。但其藥性平和,不良作用很輕微。

2.因發汗功效而輕微傷陰,加重陰虛證。

3.因發汗功效而輕微加重出血證。

4.因溫性而輕微加重熱證。

5.因發汗功效而輕微加重汗證。

6.因發汗功效和含有多種色酮類、香豆精類、聚乙炔類、揮發油類、香豆素類等較多非營養成分、具有一定毒性以及作用機制的非良性而傷氣,加重氣虛證。但其藥性平和,毒性極小,屬輕度傷氣藥。多在患者氣虛的情況下,替代麻黃、羌活等峻猛之藥。

臨床運用防風時,若見有氣虛或近虛象者,當加用補氣藥同治,以消除其不良作用,提高其療效。所用藥力應與防風有一個適當比例,既能達到補氣,消除防風不良作用的目的,又不加重防風主治證。

案例:患者,男,67歲,因感冒臥床不起,家人延余往診。癥見:面色蒼白,渾身無力,少氣懶言,頭痛,身痛,惡寒發熱,無汗,咳嗽氣喘,鼻流清涕,舌苔白,脈浮緊等,證屬風寒表實證及氣虛,以麻黃湯加補氣之人參等治之:麻黃10克,桂枝10克,生姜3片,杏仁10克,款冬花10克,人參10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第三日,其家人又延余復診。主訴:出汗后頭痛身痛稍解,但全身愈加乏力,氣喘更急,仍咳嗽,鼻流清涕等。診其脈,脈浮而細弱。此乃患者本已大虛,而麻黃等再傷其正氣,人參難以相濟,致使邪陷于內難以驅除之故也。余思量一番,仍承前方,但去麻黃、桂枝,避其再損氣傷正,加性平和、傷氣不良作用極小之防風10克、白芷10克、蘇葉10克,其余之藥不變。一劑之后,患者氣喘而不急,頭身痛大緩。再一劑,除邪漸盡,精神趨佳,改投十全大補湯善其身。

8.因含有較多非營養成分,具有一定毒性及藥物非良性的作用機制而輕微傷血,加重血虛證。

9.因溫性、發汗、祛風除濕功效而輕微傷津,傷津則會加重各類津虧證。??

祛風除濕功效傷津的機理是,濕與津液同質同性而相融一體。因此,藥物祛風除濕的功效“傷”濕亦必傷津。

臨床運用防風時,若見有津虧證,當加用其主治藥物同治,所用藥物或藥力既能治療津虧證,又不會加重防風證。

案例:曾某,女,年近七旬,2013年7月來診。主訴大便秘結,已一周有余,前幾日到某某診所開了一劑瀉藥,瀉后又結。癥見口渴,舌干,苔燥,證屬大腸津虧。擬方為:生地黃15克,玄參15克,麥冬15克,火麻仁15克,郁李仁15克,天花粉15克,甘草3克。盡皆潤腸生津之品,共3劑,水煎服。十余日后,患者復至,訴曰:大便秘結已愈,今因膝關節炎復發而來求治。余觀其膝關節,不紅,膚色正常,按之微凹,怕冷,疼痛,腿感沉重,舌苔白厚,脈濡緩等,證屬風濕性關節炎。乃處方為:防風15克,獨活15克,蒼術10克,木瓜15克,威靈仙15克,杜仲15克,五加皮15克,狗脊15克,淮牛膝15克,甘草3克。水煎服。患者服完一劑,即來反饋,服藥后大便秘結,膝關節疼痛也沒能減輕。余不禁暗暗自責,治療膝關節炎的同時,竟忘了她之前患過大腸津虧證而未用藥防治,以致藥物傷津,舊病復發。

以往的經驗表明,藥物一旦出現不良反應,則其治療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為它會造成病理反應,大損人體正氣,所以患者膝關節疼痛不會減輕。

遂于原處方的基礎上加入火麻仁15克、郁李仁15克、當歸身15克、白首烏15克、桃仁10克,組成新方。

這些藥物可以潤腸生津,且有助于正氣的恢復,不會斂濕邪。患者服過一劑之后,即腸不秘結,膝關節疼痛也開始減輕。

10.因其味不適人味覺和含有較多非營養成分而輕微妨礙胃腸功能。

11.因發汗功效而動風,加重瘡證。

12.因其具有一定毒性而輕微妨礙肝功能,加重肝膽病證。

?


?

?

?


?????????????????????????????蒼術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歸肺、腎經。

功效主治

[if !supportLists]1.?[endif]??發汗解表

用治外感風寒伴頭痛,常與藁本、白芷、川芎等同用。

[if !supportLists]2.?[endif]?祛風除濕

用治風寒濕痹,常與桂枝、防風、獨活、秦艽等同用;用治風濕熱痹證,常與黃柏、知母、石膏等同用。

[if !supportLists]3.?[endif]?健脾燥濕

用治中焦濕滯證,癥見肢體困重,脘腹痞滿脹悶,飲食乏味,舌苔厚膩,脈濡等,常與茯苓、厚樸、陳皮等同用。

毒性】現代研究表明,蒼術含有揮發油類、蒼術酮、維生素A樣物質、偽蒲公英甾醇乙酸酯、胡蘿卜苷等成分,毒性較小。

性能特點】藥性較強。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亦可熬膏或入丸散用。

不良作用

1. ?蒼術會因發汗功效而傷陽,加重陽虛證。

2. ?因發汗功效而傷陰,加重陰虛證。

3. ?因發汗功效而加重出血證。

4. ?因溫性而加重熱證。

5. ?因發汗功效而加重汗證。

6. ?因發汗功效和含有揮發油類、蒼術酮、維生素A樣物質、偽蒲公英甾醇乙酸酯、胡蘿卜苷等較多非營養成分,藥性較強,具有一定毒性以及發汗功效的作用機制的非良性而傷氣,加重氣虛證。但蒼術具有健脾燥濕功效,毒性較小,具有因而不良作用不大,屬輕度傷氣藥。但若加重氣虛證而造成重度氣虛證,則會影響全身和各個臟腑之氣的生理功能和削弱正氣,從而加重各臟腑與全身其它機體組織的病證(含蒼術主治證)。

7. ?因含有較多非營養成分且具有一定毒性而傷血,加重血虛證。

8. ?因溫性和發汗、祛風除濕、燥濕功效而傷津(燥濕傷津,與祛風除濕傷津的機理一樣),加重各類津虧證。

臨床運用蒼術時,若見有津虧證,當加用主治藥物同治。所用藥力不但能治療津虧證,且又不會加重蒼術證。

案例:2012年6月,患者蔣某,45歲,男。因舌苔厚膩來就診,無其他不適。此乃脾濕重,而脾功能未損之表現,治宜燥濕。擬方為:蒼術10克,佩蘭10克,豆蔻10克,白扁豆15克,厚樸10克,甘草2克。共五劑,水煎服。蔣某服藥畢,至余處訴曰:服藥后口渴得很厲害,每天飲水量多達3000毫升。余觀其舌,苔膩已除,而舌燥似裂,急處方:天花粉20克,太子參30克,山藥15克,白扁豆15克。以天花粉生津止渴;山藥、太子參益氣生液,并使津液上達;白扁豆相制山藥、太子參,以免助濕。患者連服三劑,燥渴得解,苔膩亦不復。

9. ?因其味不適人味覺和含有較多非營養成分而妨礙胃腸功能。但蒼術具有健脾燥濕功效,因而不良作用輕微。

10. ?因發汗功效而加重瘡證。

11. ?因其具有一定毒性而輕微妨礙肝功能,加重肝膽病證。

注:蒼術藥性特點、毒性與麻黃相近,但蒼術具有健脾功效,發汗之力亦弱于麻黃。因此,蒼術不良作用小于麻黃,但大于防風。

?

香附


【性味歸經】性平,味微苦、微甘。歸肝、脾經。

【功效主治】

[if !supportLists]1.?[endif]?行氣解郁

用治肝郁氣滯,胸肋脹滿,常與柴胡、元胡索、香附等同用;用治脾胃氣滯,脘腹脹痛,常與白術、大腹皮、木香等同用。

[if !supportLists]2.?[endif]?調經止痛

用治月經不調,乳房脹痛,常與柴胡、穿山甲、王不留行、路路通等同用。

毒性】現代研究表明,香附含有香附烯、β-芹子烯、α-香附酮、β-香附酮、廣藿香酮、檸檬烯、1,8-桉油素、β-蒎烯、樟烯等成分,毒性極小。

性能特點】藥性稍強。

用法用量】水煎服,5~10克。

不良作用】

[if !supportLists]1.?[endif]?香附因含有較多非營養成分,具有一定毒性,和行氣功效而傷氣、血。

香附含有香附烯、β-芹子烯、α-香附酮、β-香附酮、廣藿香酮、檸檬烯、1,8-桉油素、β-蒎烯、樟烯等不多的非營養成分,毒性極微,傷氣、血的不良作用因此十分輕微。但其行氣功效卻亦有傷氣的不良作用。

行氣功效具有正負雙面作用,一方面能增強氣的運化功能,通暢臟腑氣機而間接益于氣的生成;另一個方面的作用則是,行氣增強了氣的運化,而氣的運化又是一個消耗利用的過程。在正常情況下,氣的運化與氣的生成處于平衡狀態。如果行氣而不補氣,則氣的運化盛于氣的生成,氣便會虛弱下去,此便是傷氣。香附藥性稍強,因而傷氣的不良作用不小,也不大,屬輕度傷氣藥。但若加重氣虛證造成重度氣虛,則會影響全身和各個臟腑之氣的生理功能和削弱正氣,從而加重各臟腑與全身其它機體組織的病證。

臨床運用香附時,若見有氣、血虛證者,當加用補氣補血之藥,如人參、當歸、熟地、阿膠。所用藥力應與香附有一個適當的比例,既能達到消除香附不良作用和補氣血的目的,又不會加重香附的主治證。

案例:曾治一患者,至今記憶深刻。那是1999年10月,從外省回來一位親戚,女,39歲,患肝氣郁結近半年,多方醫治無效,便專程過來延余診治,并將服用過的藥方也大部分帶了來。余覽之,方子多數為柴胡、香附、姜黃、郁金、佛手、木香、枳殼、元胡索等藥,其中有一、二張方子加用了人參、黃芪等。診其證,癥見:情志抑郁,胸悶不舒,兩肋脹痛,口苦咽干,舌質淡,脈弦浮無力,渾身無力,少氣懶言。但面有紅光,下眼瞼粘膜有血色。證屬肝氣郁結,肝膽之氣大虛。其血不虛,而現渾身無力,少氣懶言之癥,乃肝功能大損之象也。

不得不說,患者以前看過的醫生,辯證都基本上無什么差錯。但謬處在于,有的不知香附等行氣藥會傷肝膽之氣,有的補氣卻只用人參、黃芪之類,不明肝為藏血之臟,體陰而用陽,當肝膽之氣大損,累及肝功能時,只用陽性補氣藥將使其虛陽浮越,得不償失,而應重補陰血以生其氣,所以用方雖多,卻難以奏效。

余遂擬方為:太子參15克,當歸15克,首烏15克,熟地黃15克,白芍15克,枸杞15克,柴胡12克,香附12克,佛手15克,元胡索12克,郁金12克,木香10克,厚樸10克,姜黃10克,甘草3克。方中以香附、佛手、元胡索、郁金、木香、厚樸、姜黃行氣解郁;當歸、首烏、熟地黃、白芍、枸杞補肝之陰血以生肝膽之氣;太子參益氣,扶正祛疴,兼生津;柴胡疏肝理氣,為肝經專藥,可引諸藥入肝膽,積眾力于一點,以期效專力宏;甘草調和藥性。

患者服藥不過3劑,即精神狀態轉佳,聲高氣足,兩肋脹痛大減,胸悶得舒,后守方再進十余劑而愈。

[if !supportLists]2.?[endif]?因行氣而會加重出血證。

香附具有行氣功效,行氣則會加快血行,血行加快便會加重出血證。

臨床運用香附時,若見有出血證,當加用止血藥同治。止血藥力須勝過香附的不良作用,且又不會加重香附證;或棄用香附,另擇其它藥物替代之。

案例一:患者文某,女,63歲。因十多年前脊椎開刀,之后疼痛不斷,過服止痛劑引起腸道出血。2006年3月13日半夜昏迷送西醫急診,大便隱血試驗陽性,醫生判定為急性出血導致昏迷。經過輸液輸血治療后情況時好時壞,便轉來余處就診。癥見:面色蒼白,體倦乏力,心跳心慌,腹脹腹痛,不欲食,食則易飽,大便暗紅色,舌淡苔薄白,脈細無力等,證屬小腸脈絡損傷及氣虛出血,擬歸脾湯加減治之。藥如:人參15克,黃芪15克,龍眼肉20克,白術15克,木香10克,大棗10克,炙甘草3克,白及10克,大黃炭12克,香附12克,神曲12克。方中以人參、黃芪、白術、大棗補氣,引血歸經;白及、龍眼肉修補和保護腸粘膜及腸脈絡,并配伍大黃炭止血;香附、木香行氣消脹,又與神曲相伍發揮健胃消食之功效;炙甘草益氣調和藥性。

余因患者病情嚴重,恐有疏虞之處,便格外謹慎,僅予一劑試服。結果竟正應預感,患者服完一劑藥,毫無效果。余不甘心,再三細思其中原委,忽有所悟,將原方之香附、木香去掉,又予患者服一劑。

這次試服的效果大出余之意外。第二天,患者家屬前來反饋,病人大便由暗紅色,逐漸轉為綠黃色,精神突然好了許多——由此可知行氣藥(如香附)之弊處。

見方藥效宏,余不更方,使患者守服十余劑后,再無腸道出血。

案例二:2014年5月,患者龔某,男,44歲,因咳血就診。癥見:咳血鮮紅量多,痰黃稠,身熱,胸悶心煩,口渴引飲,脘腹脹滿,大便溏稀,肛門熱癢,舌苔黃膩,脈洪大等,此為肺熱脾濕之實證也。擬方:石膏18克,知母12克,白茅根15克,黃芩10克,茯苓15克,陳皮12克,貝母12克,桑白皮15克,白術15克,佩蘭15克,澤瀉12克,白扁豆15克,香附10克,厚樸15克,粳米50克,甘草3克。共3劑,水煎服。方中以石膏、知母、黃芩清肺解熱;貝母配伍桑白皮、陳皮、茯苓止咳化痰,與白茅根相伍涼血止血;白術、佩蘭、白扁豆化濕,澤瀉利濕,以除脾恙之本,又實大便;香附、厚樸消脹除滿以治標;粳米養胃益氣,以制石膏傷胃之弊;甘草調和藥性。

二診,患者身熱、胸悶、脘腹脹滿等癥狀大減,但咳血僅略有減輕。余素知行氣藥之弊,見腹脹已消,遂仍用原方而去香附、厚樸,再予3劑之量。

三診時,患者咳血癥狀有較大減輕,咳痰減少,苔除膩色,脈無洪象。但現少氣乏力的氣虛之兆,此為石膏傷氣所致也。乃于二診方中去石膏,加百合15克、白及12克,又服3劑而愈。

[if !supportLists]3.?[endif]?因行上腹之氣而加重下腹氣滯證。

香附行上腹之氣,會加重下腹氣滯證。其機理是:香附具有行氣解郁功效,主治肝、脾、胃氣滯,也就是行上腹之氣。這種功效能加快并推動胃中受納之水谷下輸腸俯,但其卻無行腸腑之氣的功效,會使胃的運化功能強于腸的運化功能,導致胃下輸腸俯的水谷過多而腸俯運化不及。在正常情況下,胃、腸運化處于相對平衡狀態,也就是同頻率狀態。如果打破平衡,胃強腸弱,便會從引起下腹實積,以致氣滯,加重下腹氣滯證。

臨床運用香附時,當加用下通腸腑、谷道的行氣藥同治,如枳殼、厚樸,以制香附的不良作用,二者藥力須相當。

案例:?吳女士,32歲。2009年3月8日初診。患者于一年前開始經期乳房疼痛,右側乳房內可觸及兩個硬結,以后硬結漸增。癥見:右乳外觀無異常,外下側可分別觸及約2×2cm、2×3cm大小的腫塊,質地較硬,表面尚光滑,邊界清楚,與周圍組織無粘連,不時如針刺般脹痛,乳頭常溢出少量黃色液體,舌質暗,脈細澀。診斷為:氣滯血瘀型乳腺纖維增生。擬方:柴胡10克,王不留行12克,穿山甲(制)12克,皂角刺10克,路路通10克,水蛭5克,三七12克,赤芍10克,益母草15克,香附12克,薏苡仁15克,澤瀉10克,甘草3克。共3劑,水煎服。方中以王不留行、穿山甲、皂角刺、路路通、水蛭、三七、香附等行氣活血、散結消癥,并配伍益母草調經止痛;柴胡,配赤芍清瘀熱,且引諸藥入病灶;薏苡仁、澤瀉清利濕毒,除乳頭溢液;甘草調和藥性。

二診:患者自訴,乳房刺痛有所減輕,然下腹開始發脹。以原方加莪術、三棱各10克,予3劑。

三診:患者訴下腹發脹加重,乳房由刺痛轉為脹痛。余仔細深究原因,再以原方變通為用,僅去香附、莪術、三棱,共3劑。

四診:患者訴腹脹、乳房脹痛均大為減輕。又以三診之方劑加枳實10克、木香10克、厚樸10克。共3劑。

再診時,患者直贊效果更佳。

并非香附、莪術、三棱不可用,后在治療過程中又將它們加入方劑中,即現明顯功效。此因用之必加下通腸腑、谷道的行氣藥也。

經過近半年的悉心治療,患者得以痊愈。

[if !supportLists]4.?[endif]?因其味和含有較多非營養成分而妨礙胃腸功能。

[if !supportLists]5.?[endif]因其含有一定毒性而妨礙肝功能。但其毒性極小,因而不良作用輕微。


?

姜黃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苦。歸肝、脾經。

【功效主治】

[if !supportLists]1.?[endif]?破血行氣

用治肝郁氣滯,常與香附、柴胡、木香等同用;用治癓瘕癰疽,常與穿山甲、連翹、鱉甲等同用。

[if !supportLists]2.?[endif]?通經止痛

用治血瘀經閉,常與紅花、益母草、木通等同用。

毒性】現代研究表明,姜黃含有姜黃素、揮發油等成分,毒性極小。

性能特點】藥性稍強。

用法用量】水煎服,5~10克。

不良作用】

[if !supportLists]1.?[endif]??姜黃因含有姜黃素、揮發油等較多非營養成分和具有一定毒性及行氣功效,而傷氣、血,加重氣、血虛證。但其功效的作用機制乃良性,屬輕微度傷氣藥,不會影響氣的生理功能,不傷正氣;傷血的不良作用亦輕微。

[if !supportLists]2.?[endif]?因破血行氣、通經功效而會加重出血證。破血行氣和通經之功效,皆具有推快血行的作用,所以會加重出血證。

臨床運用姜黃時,若見有出血證,當加用止血藥同治。止血藥力須勝過姜黃的不良作用;或棄用姜黃,另擇其它藥物替代之。

案例:患者朱某,女,37歲。2001年12月診,主訴崩血。癥見:面色萎黃,肢體倦怠,氣短懶言,食少,腹滿,崩漏下血,淋漓不盡,血呈紫色,有瘀塊,舌淡,脈細無力等,證屬脾不統血,以歸脾湯加減治之。藥如:人參15克,黃芪15克,龍眼肉20克,當歸身15克,酸棗仁15克,白術15克,炙甘草5克,遠志12克,大棗5枚,茯神15克,木香10克,茯苓15克。慮其血有瘀塊,又加姜黃12克。共5劑,水煎服。

5劑服完,仍崩漏不止,收效甚微。細究方藥,遂以原方去姜黃,加三七15克,共予3劑,令患者服之,只一劑而愈,余二劑鞏固之。

由此可知姜黃之弊也。

[if !supportLists]3.?[endif]??姜黃行氣,歸肝、脾經。胃與脾屬表里關系,行脾之氣必連帶行胃之氣,能加快推動胃中水谷下輸腸俯。因姜黃無行腸腑之氣的功效,所以會使胃的運行功能強于腸的運行功能,導致胃下輸腸俯的水谷過多,腸俯運化不及,使二者功能活動的協同失去平衡,從而引起下腹實積,以致氣滯,加重氣滯證。

臨床運用姜黃時,當加用通暢腸腑、谷道的理氣藥,如枳殼、厚樸,以制姜黃的不良作用。

[if !supportLists]4.?[endif]因其味不適人味覺和含有一定非營養成分,對胃腸功能會產生一定不良影響。

[if !supportLists]5.?[endif]?因溫性而加重熱證。

[if !supportLists]6.?[endif]因其毒性而妨礙肝功能。但毒性極小,因而妨礙肝功能的不良作用極微。

[if !supportLists]7.?[endif]因破血(活血行血)功效而加重瘡證。

皮膚瘡瘍之毒,多挾風邪。風性走竄,隨氣血而行。血行愈快,則風動愈疾,風疾而致盛,風盛則瘡瘍之毒愈重。所以,姜黃破血(行血活血)功效,會加重瘡證。

臨床運用姜黃時,若見有瘡證,當加用凉血之藥同治,如生地黃、白芍、牛黃。此因涼血功效能使血涼,血涼則風涼、則血凝,風涼血凝則靜,因而有止風之功,可制行血藥的不良作用;抑或棄用姜黃,另擇其它藥物替代之。

案例:2013年6月,余到北京探望姑媽。姑媽年過七旬,常年多病。余到時正逢姑媽從醫院看病回來。姑媽患的是皮膚病黃水瘡,已近半年,全身瘙癢,一撓就流黃水。醫生給開的全是中藥,每味中藥都分開單獨包裝,挺正規的。出于職業愛好,余將藥物全部翻看了一遍,錄下處方:黃芪15克,白術12克,苦參10克,黃柏10克,黃蓮6克,滑石15克,蟬蛻10克,蒺藜10克,蛇蛻10克,赤小豆18克,滑石15克,金銀花15克,連翹15克,白芷10克,姜黃10克,紅花7克,甘草5克。共4劑,水煎服。

看了處方,余有些納悶,為什么要使用姜黃、紅花呢?

余觀姑媽身上黃水瘡,雖瘡色暗紅,但并非瘀象。即或有瘀,也盡可擇牡丹皮、赤芍等涼血行血藥治之,而犯不著使用姜黃、紅花類,且其無涼血止風之藥相制。余對姑媽曰:您先按照原方服2劑看看,若服藥后更嚴重了,則其余2劑藥去掉紅花、姜黃后再服。

果不出所料,姑媽服藥兩天,全身瘡發更多,瘙癢更甚,夜晚無法安睡,不敢再喝那藥了。余便將另外兩劑藥去掉姜黃紅花水煎,讓姑媽服下。24小時后,瘙癢即減輕了一部分。

為求速效,余建議姑媽一邊服中藥清熱、解毒、利濕,控制癥狀,一邊以抗病毒和具有免疫調節功能的聚肌胞針劑肌注。經過不到十天的治療,姑媽的黃水瘡即告痊愈。


?

?

紫蘇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歸肺、脾、胃經。

功效主治

[if !supportLists]1.?[endif]?發汗解表

用治外感風寒兼嘔吐者,常與藿香、生姜、竹茹等同用;用治用治外感涼燥證,癥見惡寒無汗,咳嗽無痰,咽干,苔白,脈弦等,常與前胡、苦杏仁、天花粉等同用。

[if !supportLists]2.?[endif]?行氣寬中

用治胸悶不舒,氣逆諸證,常與桔梗、瓜蔞、枳實等同用;用治脾胃不和,氣機不暢,濕阻中焦,癥見胸腹滿悶,納食不化,噯氣嘔吐等,常與砂仁、扁豆、萊菔子等同用。

毒性】現代研究表明,紫蘇含有多種揮發油類、黃酮及其苷類、脂肪酸類、蛋白質類等成分,如紫蘇醇、紫蘇醛、a-亞麻油,毒性極微。

性能特點】藥性薄弱。

【用法用量】煎服,6~10克。

不良作用

1. ?紫蘇會因發汗功效而輕微傷陽,加重陽虛證。但其藥性薄弱,毒性極微,所以不良作用非常輕微。

2. ?因發汗功效而輕微傷陰,加重陰虛證。

3. ?因發汗和行氣功效而輕微加重出血證。行氣能推動、加快血行,所以行氣功效也會加重出血證。

4. ?因溫性而輕微加重熱證。

5. ?因發汗功效而輕微加重汗證。

6. ?因行氣、發汗功效和含有發油類、黃酮及其苷類等較多非營養成分,具有一定毒性以及發汗功效的作用機制的非良性而傷氣,加重氣虛證。但紫蘇發汗功效薄弱,毒性極微,且其行氣寬中功效具有調節人體的良性作用機制,可抵消其傷氣的不良作用。

案例:曾治一老者,男,年七十有九,平素身板硬朗。因感冒延余治療。癥見精神萎靡,面色蒼黃,周身乏力,起床亦顫顫巍巍,惡寒發熱,咳嗽,鼻流清涕,食欲不振,食后肚子發脹、不易消化,舌苔白,脈浮細等,證屬外感風寒表證兼氣虛血弱、胃腸功能不足、氣滯證。擬方為:紫蘇15克,蔥白15克,生姜5片,香薷15克,杏仁10克,款冬花10克,神曲10克,谷麥芽各10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方中以紫蘇、蔥白、生姜、香薷發汗解表,杏仁、款冬花合生姜止咳;以神曲、谷芽、麥芽助消化、增強胃腸功能和消氣;以炙甘草益氣調和藥性。組方大都為食物級或接近食物級的具有一定養生效果的良性作用機制的藥物。患者服之,兩劑而表證愈,三劑而胃腸安,五劑而神氣現。雖然老人患病時氣虛血弱,正氣不足,然未用人參、黨參等滋補藥,卻發揮出滋補藥的效果,此亦與他平素身體硬朗有關。

7. ?因含有揮發油類、黃酮及其苷類等較多非營養成分,具有極小毒性而輕微傷血,加重血虛證。

8. ?因溫性、發汗功效而輕微傷津,傷津則會加重各類津虧證。

9. ?因其味不適人味覺,且含有較多非營養成分,因而會妨礙胃腸功能。但其具有行氣寬中功效,能間接增進胃腸功能,因而不良作用非常輕微。

10. ?因發汗功效而加重瘡證。

11. ?因其毒性而妨礙肝功能。但毒性極小,因而妨礙肝功能的不良作用極微。


?

升麻

?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辛、甘。歸肺、脾、胃、大腸經。

【功效主治】

[if !supportLists]1.?[endif]透疹

用治麻疹初起,常與葛根、荊芥、薄荷等同用。

[if !supportLists]2.?[endif]?清熱解毒

用治咽喉腫痛,常與大青葉、玄參、板藍根等同用;用治齒齦紅腫疼痛、口舌生瘡等,常與石膏、竹葉、生地黃等同用。

[if !supportLists]3.?[endif]?升陽舉陷

用治中氣下陷證,常與黃芪、人參、白術等同用。

毒性現代研究表明,升麻含有多種生物堿類、有機酸類、苷類等成分,如升麻堿、升麻酸、水楊酸、升麻醇,毒性極小。

【性能特點】藥性平和。

【用法用量】煎服,3~9克。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宜生用,升陽舉陷宜炙用。

不良作用

[if !supportLists]1.?[endif]升麻因寒性和清熱功效而傷陽,加重寒證

人體陽氣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產熱,以溫煦臟腑、經絡、官竅、形體等機體各組織,為維持整體體溫和各部體溫的相對恒定提供熱量。而升麻作用于人體,會因其性寒,和清熱功效造成某些機體組織非正常、非自然的散熱加快,與陽氣產熱功能相悖而行,因而會傷陽,加重陽虛證。而傷陽則生寒,生寒則必對同為寒性屬性的寒證產生疊加效應,從而加重其癥情,且因其性寒走表,尤會加重寒證中之表寒證。

寒證包括風寒表證、風寒束肺證、寒濕困脾證、風濕寒證、胃腸實寒證、風濕寒證等具有惡寒或畏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蒼白,肢冷蜷臥,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脈遲等等癥狀的病證。

所有涼性、寒性、清熱、瀉火、涼血、清虛熱等藥物,皆具有這種傷陽,加重陽虛證、寒證的不良作用,其機理都相同。

臨床運用升麻時,若見有陽虛證,當加用補陽之藥同治,如紅參、附片。所用藥力與升麻應有一個適當的比例,既能補陽和消除升麻傷陽的不良作用,又不會加重升麻的主治證;若兼見有寒證,當加用寒證主治藥物同治,以抵消升麻不良作用。

案例一:2008年10月,患者趙某,女,57歲。因咽喉腫痛前來就診。見扁桃體充血紅腫,診為急性扁桃體炎;又有畏寒怕冷、手足冰涼、面部略有?白之色、口不渴的陽虛證癥狀。余見其陽虛證并不嚴重,決定分病而治,先治扁桃體炎,而后補陽之虛。擬方為:升麻12克,板藍根15克,玄參15克,酒黃蓮8克,赤芍10克,甘草3克。共3劑,水煎服。

三日后復診,余不由得暗叫失策。患者面部轉為較明顯的?白之色,直訴更加畏寒怕冷了。余知此乃升麻等涼寒藥損陽所致。查其咽喉,見扁桃體充血減輕,色紅略淡,但仍腫大未消;又見扁桃體其質胖淡,黏膜泛白,是為陽虛所累之征象。乃宗前方,加入性熱之附子10克、干姜10克;再因陽虛必正氣弱之故,又加紅參10克。僅服一劑,患者扁桃體炎便消炎退腫,畏寒怕冷的癥狀得到改善,接著又服兩劑而痊愈。

案例二:2007年5月,患者祝某,男,40歲,因牙痛和腹部冷痛、便溏就診。癥見:牙齦紅腫,口臭,口黏乏味,泛惡欲吐,頭身沉重,面色晦暗,小便短少,舌淡胖,苔白膩微覆黃色,脈濡等。證屬胃熱上蒸與寒濕困脾。初診處方為:升麻10克,酒黃蓮8克,人工牛黃1克(每次沖服0.33克),黃芩9克,藿香10克,草豆蔻10克,炒白術12克、大腹皮15克、半夏10克、木香10克、茯苓15克。水煎服。方中以升麻、酒黃蓮、牛黃、黃芩主治胃熱上蒸之證,并制寒濕困脾主治藥物生熱助熱的不良作用;以藿香、草豆蔻、炒白術、大腹皮、半夏、木香、茯苓主治寒濕困脾證,并制胃熱上蒸主治藥物之寒性所產生的疊加效應。患者服藥第二天,牙痛減輕了大半,但腹痛如故,余癥微緩。余細審方藥,發現寒性藥物與溫性藥物之藥力對比相去甚遠,強太多,其寒性效力對寒濕困脾證產生了一定的疊加效應,抵消了寒濕困脾證主治藥物的功效。

二診時,以前方去升麻,加草果10克,予服一劑,療效較著,腹痛得緩,牙痛消失。三診,又去酒黃蓮、牛黃,連服五劑,寒濕困脾證告愈。

[if !supportLists]2.?[endif]?因升陽舉陷功效而加重陽氣浮越、肝陽上亢、肺氣上逆、胃氣上逆等氣、陽上逆證。

陽氣浮越、肝陽上亢、肺氣上逆、胃氣上逆等氣、陽上逆證,為氣、陽上升太過或下降不及所致,宜降不宜升。而升麻功效升陽舉陷,則會更使氣上升陽上浮,從而加重其證。

臨床運用升麻時,若見有上述病證之一,當加用其主治藥物同治。所用藥力應與升麻劑量藥力有一個適當比例,既能治療其主治證和消除升麻不良作用,又不會加重升麻主治證;或棄用升麻,以其它藥物替代之。

案例:2016年9月,患者楊某(女,45歲)來診。癥見頭脹痛,眩暈目脹,面部烘熱,口苦咽干,小便黃,周身倦怠,少氣懶言,四肢乏力,腹部墜脹,舌紅苔黃,脈弦數等,證屬肝陽上亢兼中氣下陷證。擬方為:石決明15克,白芍15克,羅布麻15克,杭菊15克,西洋參15克,炙升麻10克,白術15克,山藥15克,柴胡10克,甘草2克。水煎服。方中以石決明、白芍、羅布麻、杭菊平肝潛陽;以西洋參、白術、山藥、升麻、柴胡補氣、舉陷;甘草調和藥性。患者服藥一劑,除腹部墜脹緩解外,其它癥狀如前。余思之再三,以上方去升麻、柴胡,易作新方,令患者服之,當即生效,后連服五劑,諸證悉除。

經此一案,始知升麻與柴胡升舉浮陽之重弊。

[if !supportLists]3.?[endif]?因含有較多非營養成分,具有一定毒性以及功效作用機制的非良性而輕微傷氣血。

升麻因含有多種生物堿類、有機酸類、苷類等非營養成分,具有一定毒性,加之其清熱功效的作用機制的非良性,因而對臟腑及功能會產生一定損害和妨礙,所以會傷氣、血。但升麻毒性極小,藥性平和,屬輕微度傷氣藥,不影響氣的生理功能,不傷正氣;傷血的不良作用亦輕微。

[if !supportLists]4.?[endif]因其味不適人味覺和含有較多非營養成分而妨礙胃腸功能。

升麻含有升麻堿等較多非營養成分,對胃腸粘膜有一定刺激性,加之其味難適人味覺,因而會妨礙胃腸功能。

[if !supportLists]5.?[endif]因其毒性而妨礙肝功能。但毒性極小,因而妨礙肝功能的不良作用極微。



?

?

?

薄荷


性味歸經性涼,味辛。歸肺、肝經。

【功效主治】

[if !supportLists]1.?[endif]發汗解表

用治風熱表證,常與桑葉、浮萍、菊花等同用。

[if !supportLists]2.?[endif]?透疹利咽

用治麻疹不透,風疹瘙癢,常與蟬蛻、升麻、荊芥等同用;用治咽喉腫痛,常與牛蒡子、桑葉、板藍根等同用。

[if !supportLists]3.?[endif]?疏肝解郁

用治胸脅脹痛,常與柴胡、元胡索、佛手等同用。

[if !supportLists]4.?[endif]?清利頭目

用治頭痛目赤,常與蔓荊子、菊花、黃蓮等同用。

毒性】現代研究表明,薄荷含有左旋薄荷醇、異薄荷酮、薄荷異黃酮苷、異端福以及有機酸、氨基酸等成分,毒性作用極微。

【性能特點】藥性平和。

【用法用量】煎服,3~12克。

不良作用

1.薄荷因涼性和清熱、發汗功效而輕微傷陽,加重陽虛證和寒證,且因其性寒走表,尤會加重表寒證。

2.??因發汗功效和含有一定的非營養成分,具有一定毒性,及發汗、清熱的作用機制的非良性而傷氣、血和加重氣、血虛證。但薄荷藥性平和,毒性極微,又具有疏肝解郁功效及其良性作用機制,因而傷氣、血和加重氣、血虛證的不良作用非常輕微,可以忽略不計。

3. ?因發汗功效而輕微加重出血證。

4. ?因發汗功效而傷陰,加重陰虛證。不過,薄荷性涼,與辛溫發汗藥的發汗機理不同,需借助表證之熱勢方能發出汗來,因而傷陰和加重陰虛證之不良作用極微。

案例:2013年9月,患者黨某,女32歲。因中午下地干活后出現頭痛頭昏前來就診。癥見:發熱,微惡風,汗少,咽喉紅腫,手足心發燙,口渴,舌邊尖紅,苔微黃,脈浮數,此為陰虛外感風熱之證。處方為:薄荷15克,浮萍15克,葛根15克,桑葉10克,菊花10克、金銀花10克,牛蒡子10克,板藍根10克,天花粉12克,蘆根10克,甘草3克。水煎服,共2劑。方中以薄荷、浮萍、葛根發汗解表;桑葉、菊花、金銀花疏散風熱;牛蒡子、板藍根清熱利咽;甘草調和藥性。

第三天再診,外感之證已除,惟手足心熱,夜不得寐。細詢之下得知,證候與之前相差無幾。由此可知,辛涼發汗藥傷陰極微。乃擬:白芍15克,玄參15克,生地黃15克,地骨皮15克,銀柴胡15克,甘草3克。

后隨訪,患者已安。

5. ?因發汗功效而輕微加重汗證。

6. 因發汗功效而傷津,傷津則會加重津虧證。但須在發出汗后才會傷津,且性涼,傷津作用極輕微。

7. ?因含有一定的非營養成分而輕微妨礙胃腸功能。

8. ?因其毒性而妨礙肝功能。但薄荷毒性極微,可以忽略不計。

?

?

?

豨薟草


性味歸經】性寒,味辛、苦。歸肝、腎經。

【功效主治】

[if !supportLists]1.?[endif]?祛風除濕

用治風濕熱痹,常與桑枝、秦艽、地龍等同用。

[if !supportLists]1.?[endif]?舒筋活絡

用治風中經絡,半身不遂,常與海桐皮、全蝎、僵蠶等同用。

[if !supportLists]2.?[endif]?清熱利濕

用治濕熱黃疸,癥見面黃,身重身黃,尿黃,伴身熱煩渴,舌苔黃膩,脈洪滑等,常與茵陳、金錢草等同用。

[if !supportLists]3.?[endif]?清熱解毒

用治癰腫疔毒,常與蒲公英、野菊花、金銀花等同用。

毒性】現代研究表明,豨薟草含有豨薟糖苷、豨薟精醇、豨薟酯酸、豨薟醚酸、豨薟苷、豨薟苷元、阿魏酸、胡蘿卜苷等成分,毒性極小。

【性能特點】藥性平和。

【用法用量】水煎服,5~12克。祛風除濕、舒經活絡宜制用;清熱利濕、清熱解毒宜生用。

不良作用

[if !supportLists]1.?[endif]?豨薟草會因寒性和清熱除蒸、清熱功效而傷陽、加重寒證。

[if !supportLists]2.?[endif]因其味不適人味覺和含有豨薟糖苷、豨薟精醇、豨薟酯酸、豨薟醚酸、豨薟苷、豨薟苷元、阿魏酸、胡蘿卜苷等較多非營養成分而輕微妨礙胃腸功能。

[if !supportLists]3.?[endif]?因含有較多非營養成分,具有一定毒性,及清熱、利濕功效的作用機制的非良性而輕微傷氣、血和加重氣、血虛證。但豨薟草藥性平和,毒性極微,屬輕微度傷氣藥,不影響氣的生理功能,不傷正氣;傷血的不良作用亦輕微。

[if !supportLists]4.?[endif]??因除濕、利濕功效而傷津,加重各種津虧證。除濕傷津的機理前面已有闡釋,這里說說利濕傷津的原理。利濕,乃指讓濕從水道隨尿液而出。因此,利濕必有利尿的作用,利尿必令機體非自然非正常地增強尿液的生成與排泄。而尿液為體內津液所化生,尿液過多的增加與排泄,即是津液的非正常非自然的流失。所以,利濕會傷津。且在所有藥物功效中,不惟除濕、利濕會傷津,凡與之作用機制相類似的滲濕、通淋等功效,皆有此不良作用。

臨床運用豨薟草時,若見有津虧證,當加用其主治藥物同治。所用藥力須勝過豨薟草傷津的不良作用,且不會加重豨薟草的主治證。

案例:2012年8月,患者尤,女,1965年出生。因患濕熱型黃疸來診。癥見面黃,身黃,小便短少色黃,兩肋脹滿,煩渴口苦,舌苔黃膩,脈洪滑等,治以清熱利濕、退疸除黃。藥如:?豨薟草12克,柴胡10克,茵陳12克,金錢草15克,虎杖12克,地耳草10克,天花粉15克,青皮10克,木香10克,香附10克,甘草3克。共三劑,水煎服。方中以豨薟草、茵陳、金錢草、虎杖、地耳草清熱利濕、退疸除黃;柴胡引諸藥入肝膽經,并合青皮、木香、香附疏肝理氣,消兩肋脹滿;天花粉生津止渴,上布津液;甘草調和藥性。

二診,患者反饋服藥后尿液增多,色黃減淡,但口渴愈甚。余知口渴加重乃豨薟草、茵陳、金錢草、虎杖、地耳草利濕傷津所致。而天花粉不能相制者,是因利濕藥入肝膽經,啜肝膽陰津,所以鞭長無及也。遂于上方的基礎上加桑葚20克,女貞子15克、白芍15克,以養肝陰生津液,助力利濕藥除肝膽濕熱,并制其傷津之弊。患者服藥后,不再口渴,諸證大行松解,后繼服五十劑而愈。

[if !supportLists]5.?[endif]?因活絡功效而加重出血證。活絡,就是活血、行血之意,因此會加重出血證。

[if !supportLists]6.?[endif]因其毒性而妨礙肝功能。但毒性極小,因而妨礙肝功能的不良作用極微。



?

?

?

佩蘭

?

性味歸經】性平,味辛。歸脾、胃、肺經

【功效主治】

[if !supportLists]1.?[endif]?化濕和中

用治濕濁中阻,脘痞嘔惡,常與砂仁、扁豆、白豆蔻等同用。

[if !supportLists]2.?[endif]?解暑祛濕

用治外感暑濕,常與荷葉、滑石、等同用;用治濕溫初起,常與淡豆豉、荷葉、等同用。

毒性】現代研究表明,佩蘭含有乙酸橙醇酯、百里香酚甲醚、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乙酸酯、蒲公英甾醇棕櫚酸、β-香樹脂醇乙醇、β-谷甾醇、二十八醇、棕櫚酸、延胡索酸、琥珀酸、甘露醇、寧德絡菲堿等,毒性極小。

【性能特點】藥性平和。

【用法用量】水煎服,6~12克,鮮品加倍。

不良作用

[if !supportLists]1.?[endif]?佩蘭會因含有乙酸橙醇酯、百里香酚甲醚、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乙酸酯、蒲公英甾醇棕櫚酸、β-香樹脂醇乙醇、β-谷甾醇、二十八醇、棕櫚酸、延胡索酸、琥珀酸、甘露醇、寧德絡菲堿等較多非營養成分、具有一定毒性而輕微傷氣、血和加重氣、血虛證。但藥性平和,毒性極微,且具有和中即和胃功效,能間接益于氣血。因此,佩蘭而屬輕微度傷氣藥,不影響氣的生理功能,不傷正氣;傷血的不良作用亦輕微。

[if !supportLists]2.?[endif]?因祛濕、化濕功效而傷津,加重各種津虧證。

祛濕、化濕傷津的機理,與祛風除濕、燥濕傷津的機理相類同。

臨床運用佩蘭時,若見有津虧證,當加用其主治藥物同治,所用之藥或藥力須壓過佩蘭的傷津的不良作用,且又不會加重佩蘭的主治證。?

案例:患者吳某,女,45歲,2018年4月來診。癥見脘腹滿悶,肢體困重,口膩納呆,惡心欲嘔,舌苔白膩,脈濡緩等,為濕阻中焦之證,治宜化濕和中。藥如:佩蘭12克,砂仁12克,豆蔻12克,白扁豆15克,白術12克,厚樸12克,薏苡仁15克,甘草3克。方中以佩蘭、砂仁、豆蔻、白扁豆化濕和中;白術健脾益氣,助力化濕,并燥脾濕;厚樸消氣除滿;薏苡仁利水滲濕,引內濕下出水道;甘草調和諸藥。共三劑,水煎服。三日后再診,訴曰癥狀減輕,卻出現口渴之癥。究其因,乃濕去津失之故。遂于原方中加生津止渴之天花粉一味(15克),令再服三劑,即口不渴,諸證解。

[if !supportLists]3.?[endif]因其味和含有較多非營養成分而輕微妨礙胃腸功能。但其具有化濕和中的功效,可抵消自身不良作用。

[if !supportLists]4.?[endif]因含有較多非營養成分,具有一定毒性而傷氣、血,加重氣、血虛證。但厚樸性平和,毒性極小,且具有化濕開胃功效,能間接益于氣血。所以,佩蘭不良作用亦輕微,可以忽略不計。

[if !supportLists]5.?[endif]因其毒性而妨礙肝功能。但毒性極小,因而妨礙肝功能的不良作用極微。

按:佩蘭藥性、毒性之強弱與厚樸相近。因此,佩蘭不良作用與厚樸相當。



?

馬齒莧

?

性味歸經】性寒,味酸。歸肝、大腸經。

【功效主治】

[if !supportLists]1.?[endif]?清熱解毒

用治瘡瘍癰腫、濕疹丹毒,常與紫花地丁、地膚子、牡丹皮、土茯苓等同用。

[if !supportLists]2.?[endif]澀腸止瀉

用治熱毒血痢泄瀉,常與白頭翁、地榆、白及等同用;用治寒濕泄瀉,常與豆蔻、藿香、炮姜等同用。

【毒性】現代研究表明,馬齒莧含鉀鹽、有機酸類、去甲腎上腺素等化學成分,接近食物級藥物,沒有毒性。

【性能特點】藥性平和。

用法用量】水煎服,10~15克;鮮品加倍。?

不良作用

[if !supportLists]1.?[endif]?馬齒莧會因寒性和清熱、涼血功效而傷陽,加重陽虛證、寒證。

[if !supportLists]2.?[endif]馬齒莧具有澀腸止瀉功效。澀腸止瀉,會使腸道澀斂、化燥,從而加重大便秘結證。

臨床運用馬齒莧時,若見兼有大便秘結證,當加用潤腸生津藥同治,如郁李仁、火麻仁。

案例:2002年7月,患者衡某,女,48歲。稱因暑天上山干活受熱患痢疾而來就診。癥見:腹痛陣作,水樣泄瀉,里急后重,時有便血,肛灼尿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等,乃濕熱藴結之證。擬方為:白頭翁15克,黃連7克,澤瀉12克,木香10克,金銀花炭15克,馬齒莧(干)15克,澤瀉15克,甘草3克。方中用黃蓮、澤瀉清熱、利濕、燥濕,以除濕熱;以白頭翁、金銀花炭涼血解毒、止痢止血;澤瀉、馬齒莧利濕止瀉;甘草、木香緩急止痛。患者服藥不過1劑,即告痊愈。

大約十天后,患者再次前來就診。主訴腹脹、大便秘結。經過診察發現,患者既沒有口咽干燥、五心煩熱、肛門灼熱等津傷表現和熱象,又沒有形寒肢冷等陰寒停積之表現,亦無其它不適,一時竟找不到病因。后再經多方面問診,方才得知疾病起因。

原來患者在治療痢疾時得知馬齒莧具有較好的止痢止瀉功效,痊愈后害怕病情復發,便自己上山采挖了很多馬齒莧,或當蔬菜吃,或熬水作茶飲,一連吃、飲十來天,大便就開始秘結了。

余囑其立即停食、停服馬齒莧及其水劑,隨后簡單擬一方:火麻仁10克,郁李仁12克。熬水調蜂蜜服飲。不三日,患者大便秘結解除。

按:馬齒莧屬食物級藥物,不良作用非常輕微,其清熱功效的不良性作用機制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517評論 6 539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087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521評論 0 382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493評論 1 31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207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603評論 1 325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624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813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364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110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305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874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532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953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209評論 1 29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033評論 3 396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268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生信SCI2-3分怎么發,非腫瘤類生信發文套路 文章一: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pre...
    不如好好學生信吧閱讀 361評論 0 1
  • 本文是神農本草經的摘選文章,只是挑出了大多數的常用藥和能在市場上買到的藥,對于初學者不用去糾結于那些不常見買不到和...
    塘畔書屋閱讀 1,918評論 0 1
  • 《中藥不良作用及臨床相制大法》書稿連載之二 ...
    長安張閱讀 898評論 0 0
  • 桔梗-藥材 桔梗-飲片 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 (Jacq.) A.D...
    de7c69bfb64b閱讀 657評論 0 0
  • 16宿命:用概率思維提高你的勝算 以前的我是風險厭惡者,不喜歡去冒險,但是人生放棄了冒險,也就放棄了無數的可能。 ...
    yichen大刀閱讀 6,080評論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