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凌晨兩點鐘左右,Z347次列車在黑暗中剛好開進一個隧道,這條隧道是本次列車行進過程中經過的所有隧道中距離最長的一個,足足有五公里。
距離始發站發車已經過去了三個小時,大多數臥鋪車廂的旅客已經入睡。
走廊的燈在零點剛過就已熄滅。因此,當列車進入隧道時,車廂內格外黑暗,隧道內的燈光很暗,幾乎穿不透車窗,不過,在過道上,依稀能看到窗外的點點光亮。
這時,7號車廂倏然出現一個黑影,他在黑暗中摸索,從他鬼鬼祟祟的行為舉止來看,這人八成是一個小偷。
選擇在列車經過隧道這個時間段下手,再合適不過了。只有老手才會有這么豐富的經驗。
這黑影并沒有從車廂的一頭按順序逐一翻找,他一進車廂便徑直來到車廂中間位置的10號鋪位,看來他是有的放矢。
來到10鋪位前,他先是試探性在那里佇立了片刻,看一下這里是否有人尚未入睡,從他觀察的結果來看,作案時機已經成熟。這時,他的腳尖輕輕踩在床鋪邊緣的鐵梯上,在行李架上開始摸索起來,上面總共有三個箱子,他的目標是帶有密碼鎖的棕色皮箱,在他看來,沒有上鎖的箱子有料的概率不大。
10號中鋪旅客扯呼的聲音山呼海嘯般此起彼伏,他真怕這位旅客把其他人給震醒。好在這人翻了身之后,聲音小了許多。
他繼續用他那戴著橡皮手套的右手摸索著,在黑暗中,他的嘴角突然浮現出一絲狡黠的笑容。
就是這個皮箱。他摸到上面的密碼齒輪就確定了。
他將皮箱輕輕抽出,緩緩落地,他一路躡手躡腳,走進了衛生間內,將門反鎖。借著衛生間的燈光,他盯著密碼鎖足足打量了半分鐘。
他做了一個深呼吸后,開始嘗試開鎖。這種鎖對他來說算不上難題,不過,他在和時間賽跑。他給自己的時限為十分鐘,倘若十分鐘之內不能得手,他就會把密碼箱原封不動放回去。
當然,截止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失敗過。他對自己的開鎖技藝相當自信。這源于他以往的作案成功率。
五分鐘后,滿頭大汗的他長吁了一口氣,這次行動的難度出乎意料的不順,擱在平時,這種四位數的密碼,三分鐘便能輕松搞定。
他的口袋中裝著一些輔助設備,不過,一般情況下,他不愿使用它們。在他看來,用了工具,一方面是對自己實力的諷刺。另一方面,也在作案過程中留下了更多的痕跡。
尤其在大宗買賣時,他更加堅持純手工開鎖,這樣能把風險降至最低。
他的手心里已經冒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橡膠手套密不透風,這種濕濕黏黏的感覺著實讓他難受。他抬手用衣袖拭去額頭的汗珠,他瞥了一眼手表,已經過去了八分鐘。
不到最后一刻,他從不輕言放棄。
最后一分鐘,他仍然在做著最后的努力。他額頭豆大的汗珠,垂垂欲滴。
他做了一次深呼吸,長吁一口氣。
最后一次,倘若這一次再宣告失敗,他不得不放棄這次行動。
砰的一聲。密碼鎖開了。
他咬緊牙關,揮拳慶祝。
2.
伴隨著廣播里檢票聲響起,Z347次列車正式開檢。今天周三,非節假日,列車的上座率十分慘淡,幾乎未過半數。
一位穿著講究,頭頂錚亮,戴著高度眼鏡的旅客拎著一個棕色皮箱,穿過檢票口,緩緩走下電梯,走到8號站臺上,徑直來到7號車廂門口準備上車。
這時,他的目光游離到了10號車廂門口,那里站著幾位工作人員,有穿著白色制服的列車員,有穿著藏青色警服的乘警。
他拎著皮箱,向他們走去。
“你好。”他向戴著列車長袖標的中年男子打招呼道。
“什么事?”
旅客鬼鬼祟祟瞥了一眼自己的小皮箱,語氣極輕地問道,“請問你們列車上有沒有貴重物品保管箱?”
列車長一邊微笑,一邊擺手,“不好意思,沒有。”
旅客失望地撇撇嘴,沒有離開。
旁邊兩名列車員以及在場的乘警皆不約而同將好奇的目光投向那個神秘的皮箱。
“那里面裝的到底是什么?”大家齊齊在想。
旅客站在原地,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他似乎對于列車長的回答不太滿意。
乘警上前打量了一下皮箱,隨口道,“你這箱子有密碼,只要睡覺時注意點就行了,沒事的。”
“對,對,我們這車子是直達車,中間只停靠一個站,你就放心吧。”一位列車員補充道。
“不是,我這箱子里有貴重的東西,要不是沒趕上最后一班高鐵,我也不會坐夜車。”
“什么東西?”另一位列車員憋不住了,終于開口問道。
“一些黃金首飾。”旅客脫口而出后,立刻意識到說漏了嘴,慌忙補充道,“其實也沒什么,打擾你們啦。”說罷,旅客拎著行李箱大步流星朝著7號車廂走去。
安頓下來以后,他將行李箱放在了中鋪靠近自己床頭的位置,然后開始玩起手機。接近凌晨時分,走道內的燈熄滅了,他刷了一會兒朋友圈,看了一眼時間,一點剛過兩分,他瞥了一眼自己的密碼箱,心思距離下一站還有幾個小時,不妨瞇上一會。
半夜三點半左右,他迷迷糊糊醒了一次,伸手摸了摸,密碼箱還在,于是倒頭接著睡下。
再次醒來時,已是早上五點半鐘。他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瞟了一眼密碼箱,它完好無損地躺在那里。他沒有立刻起來,而是在鋪位上躺了半小時后,伴隨著第一縷晨曦,他才走下鋪位,準備去洗手間洗漱。
當他打開密碼箱準備拿出牙刷和毛巾時,眼前的場景令他目瞪口呆,所有東西都完好無損躺在箱子內,除了那包黃金飾品。
旅客第一時間找到列車員,稱自己丟了貴重物品。列車員用對講機呼叫列車長,須臾,列車乘警也趕到七號車廂。
幾人盯著那個熟悉的密碼箱,一眼認出了這位旅客正是昨晚在十號車廂前的那位。
3.
“請問你丟了什么東西?”乘警第一時間將隨身攜帶的執法記錄儀打開。
“一些黃金飾品。”
乘警詢問他東西價值幾何,有無發票,最后一次看到這些物品是在什么時間。旅客答,這些黃金總價值在十萬元左右,他說購買單據就和黃金飾品放在一起,現在皆不翼而飛。
“我最后一次看到它是在上車前,我檢查了一遍行李,然后上了鎖,打亂了密碼。”
“上車后,你有再次打開過密碼箱嗎?”乘警問。
旅客堅決地搖搖頭,“沒有,絕對沒有。”直到現在,他的臉上還是一臉詫異,他的內心一直在重復著一個問題,“密碼箱還在,黃金卻沒了”,他百思不得其解。
在乘警和列車長的建議下,七號車廂內的旅客暫時待在原地。距離下一站到站還有半小時時間。乘警立刻通過電話向上級領導作了匯報。
在回答完乘警的例行詢問后,旅客的視線落到了列車長身上,他雙眼瞪得像雞蛋一樣,列車長不禁打了一個哆嗦,躲開了他的視線。
這一躲更加讓旅客產生了聯想,他呆立片刻,突然伸出手指指向列車長,嘴里喃喃自語道,“肯定是你,昨晚在十號車廂前我說漏了嘴,其他人沒人知道我的箱子內裝有黃金。”
面對突如其來的指控,列車長的臉色頃刻變得慘白,“你血口噴人,照你這么說,當時站在十號車廂門口的人至少有四五個,他們可都聽到了,你為什么一口咬定是我呢?”
列車長的反問,讓旅客陷入了沉思。他仔細回憶當時的畫面,列車長說的沒錯,當時在十號車廂門口,起碼站著四五位工作人員,其中有兩三個站在一旁抽著香煙談笑風生,乘警也在不遠的位置站著,如此看來,他們皆有嫌疑。
“你說得對,你說得對,我想起來了。”旅客恍恍惚惚將視線轉到了乘警身上,然后又落到了他身旁的列車員身上。“你們都有嫌疑。”
乘警按照程序,將相關人員的詢問筆錄制作完成,并讓他們簽字捺印,準備交由刑偵支隊接管。在旅客的一再要求下,出現在十號車廂前的所有工作人員被請到餐車,等待接受進一步的詢問調查。
乘警所屬的公安處派出了專業刑偵小組乘坐高鐵在趕到了前一站等待該車。
在對事發現場進行了初步的勘驗之后,負者帶隊的李支隊也比較傾向于旅客的說法,也就是說,當時在站臺上站在十號車廂位置的相關人員皆有嫌疑,見李支隊態度搖擺,乘警主動提出,為避嫌,退出此案的調查行列,并愿意配合他們做一份詢問筆錄。
“有沒有一種可能,他在上車前就被人盯上了,該人跟著他上了車,然后伺機下手呢?”為了驗證自己的推測,李支隊當即給始發站派出所打了一通電話,提供了該旅客的圖片信息,讓當地派出所調閱一下該旅客進入火車站區域內的活動軌跡,并特意叮囑,細看一下有無可疑人員跟蹤。
兩小時后,李支隊接到電話反饋,對方稱并無發現該旅客有被可疑人員跟蹤(盯梢)的跡象。得到這個反饋,李支隊推翻了自己的猜測,決定從當前的幾人入手。
刑偵人員在密碼箱上提取到了幾枚清晰的指紋,結果卻令他們大失所望。經過鑒定比對,這些指紋皆是密碼箱主人的。
4.
按照順序,首先被詢問的是列車長,然后是列車員,最后是乘警。
據列車長交代,他在熄燈之后,在整個列車上巡視了一圈,并未發現行為舉止有異常的可疑人員,大概凌晨十二點半左右,他回到了餐車,吃了一點夜宵,便去休息了。他所說的證詞得到了兩位列車員的佐證。
雖然如此,他的嫌疑仍然不能完全排出。列車長能證明他在一點鐘之前回到鋪位休息,這和報案人提到的一點鐘零兩分才休息,算是錯開了。可一點鐘以后,他完全可以偷偷摸摸溜去作案。
第二個接受詢問的,正是詢問旅客箱內裝的什么的那位列車員。據他交代,當初這么隨口問了一句,純屬好奇心使然,并無其他目的。他怕民警不信,居然舉手發誓,民警趕緊制止,說這里不興他這一套。
這位列車員詳細說明了自己上車后的活動時間及軌跡,按照他的敘述,自上車以后,他除了巡視了自己分管的車廂外,沒有踏進臥鋪車廂半步。當然,除了睡覺外。
第三位被詢問的列車員是站在一旁抽煙的。他和另外兩位同伴皆可互相證明,自從上了車,他們一直在餐車打牌,直到凌晨兩點左右,才去休息。而且這三人是一起走進的臥鋪車廂。一覺睡到早上,直到列車長過來,搖醒他,說發了案子,他才知道。
最后接受詢問的是乘警,從他的回答來看,在最有可能發案的時間段內,也就是凌晨一點鐘到四點鐘之間,他恰好剛剛巡視完整輛列車,進入臥鋪車廂休息,而他的鋪位和列車長毗鄰,列車長也可以作證,證明他是一點鐘左右回到鋪位上的。
案件瞬間陷入僵局。所有的可疑人員似乎都能將自己和整個案件撇的一干二凈,至少在作案時間這塊,幾人所有相關人員皆能證明自己沒有作案時間。
對于此案件,相關領導相當重視,做出了重要批示:一定要盡快將此案調查清楚,最好在一周之內給旅客一個交代!
旅客緊盯著案件不放,調查組這邊毫無進展。眼看距離領導給出的一周破案預期越來越接近。
在期限的最后一天,有兩條重要的線索突然浮出水面。而且兩條線索皆指向了同一個人。
一條來自宿營車上的一位隨車廚師,據他回憶,在案發當晚凌晨兩點左右,他剛看完一部電影,放下手機,準備躺下休息。這時他看到過一個熟悉的身影從走廊穿過,走向八號車廂。本來他以為這人是去上廁所。可后來一想,那人的鋪位反而離廁所更近,他為何要舍近求遠呢?
第二條線索來自和這人工作過的一名同事,據他回憶,有一次他隨身攜帶的密碼箱失靈了,怎么也打不開。這時,同事出現后表示可以試試看。五分鐘不到,密碼箱居然打開了,他仔細回憶,原來自己記錯了一位密碼。那一刻。他對這名同事充滿感激之情。
當他聽說,Z347次列車上發了這個案子后,他曾打聽過是否是曾經幫他開鎖的那名同事值班。結果令他大驚失色,他猶豫了許久,還是決定將這個線索向有關部門說明。
5.
“知道為什么找你談話嗎?”公安處紀委書記李大星一臉嚴肅,坐在乘警王小寧的對面。
王小寧沉默片刻,用猜測的語氣反問道,“莫非是因為列車上的案子?”
“看來你這位同志是個明白人啊,既然你都知道了,那我就不拐彎抹角了,現在給你一個機會,你先自己說說吧。”說完這話,李大星點燃一顆香煙,瞥了他一眼,等待著他開口。
李大星是受組織委托,前來談話,他清楚,眼前這個年輕人其實一只腳已經邁出了本單位,北京發來的商調函就擺在組干室主任的辦公桌上,等待領導的批示。
一般來說,這種找好下家的情況,本單位都會做一個順水推舟的人情。可眼下,王小寧涉及到列車盜竊案,而且嫌疑巨大,失主又緊盯不放,公安處會議決定先讓紀委書記找王小寧談話,把事情弄清楚,假如他真的涉案,到時再移交相關部門處理。
雖然處長沒有明說,但李大星能明顯感覺到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王小寧若真是盜竊犯,不僅他本人要接受組織和法律的嚴懲,公安處領導也要負一定的領導責任,眼下,顏處長正處在競爭局長的關鍵時刻,若真出了這檔子事,那他很可能因為這件事而與局長的職位擦肩而過。
根據領導的意思,本次談話要全程錄音。所以,李大星必須秉公詢問,但其實他的內心是矛盾的。他既不希望自己的下屬出事情,連累到處長的前程。也希望盡快弄清真相,還失主一個公道。
經過兩次深入的交談,王小寧侃侃而談,說的盡是他對本案的一些看法,將整個案件和自己撇的一干二凈,言語之間這個案子和他沒有半點關系。
關于有人提到他會開鎖的細節,他用一句話搪塞過去,“那次啊,純屬瞎蒙的,沒想到好心辦了壞事,幫忙還把自己給套進去了,哎……”王小寧一副唉聲嘆氣的模樣,仿佛是組織不信任讓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
李大星適時終止了談話。走出談話間時,他反而一身輕松。“謝天謝地,他總算扛住了。”在他看來,他不能辜負處長的信任。他的政治前途和處長緊緊捆綁在一起,假如處長能順利高升,那么他就有很大的機會接替這個位置。假如處長繼續呆在這個位置上,他就不能上前一步。
眼看年齡離退休越來越近,能在退休之前再進一步,當然求之不得。
兩次談話的結果沒有絲毫進展。李大星在例行會議上匯報了他的工作,處長表示出了一絲不滿,這不滿的背后在李大星看來反而是對他工作的一種肯定。沒有進展意味著隊伍沒有出現問題,處長可以暫時松一口氣。
“再談最后一次,假如再沒進展,就按程序辦吧。”處長口中所謂的程序,就是沒有證據不了了之。
經過兩輪談話,王小寧已是筋疲力盡。他不清楚自己能否還堅持的住。
第三次談話是在李大星的辦公室進行的,這一次談話,在李大星看來,純屬是走程序,并未打算問出什么來。
不過,既然是走程序,就要按照程序辦。在走進辦公室后,他立刻板起臉來。
“怎么樣,這兩天,想得怎么樣了?我和你說,我覺得有些事還是你主動說比較好,這樣我們才不至于太被動,這也是處長讓我和你先進行談話的緣由,你要相信組織。這是你的最后一次機會了。”
李大星語重心長和他說了許多諸如此類的話,這些話的確如炮彈一般擊中了他的心房。
沉默,長時間的抱頭沉默。
李大星看了一眼時間,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準備結束這次會談。
不料,王小寧卻搶在他之前開口了,這些話說得他措手不及,甚至令他打了一個寒戰。
“我……我交代……”
李大星大驚失色。王小寧說的每一句話都像一記重拳一般砸在他的腦門上。
等到王小寧說完話時,李大星還愣在那里。他瞥了一眼桌上的錄音設備,明白這次完了,紙里包不住火了。這把火肯定會讓處長生氣。
處長接到李大星的電話時,以為這事結束了。沒想到結果令他大跌眼鏡。
掛了電話,處長一屁股癱坐在椅子上,呆望著天花板。
6.
“喂,老公,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的商調函已經發到你們單位了,過兩天你就可以準備赴京工作了,到時我們就不用兩地分居了。”妻子在電話那頭開心極了,為了這件事,她托了不少人,費了不少勁,如今事情總算圓滿解決了。
妻子一口氣說完這通話,才發現電話那頭的氣氛不太對。
王小寧匆匆掛了電話,在兩名前同事的“護送”下走出李大星的辦公室,在樓下,有一輛警車在等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全文完)
一元短篇小說訓練營第三期招募正式開啟,詳情請點擊:訓練營第三期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