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和責任
R eading ?原文片段
?有一對夫妻來找我做婚姻協談,兩人的婚姻問題出在丈夫喝酒。我要求那位太太向她丈夫說出她對他喝酒的感覺。
“我覺得他根本不知道他在做什么,我覺得他......”
“這不是我的意思。你是在論斷他喝酒的問題。我想知道的是:你自己的感覺。”
“我覺得他根本不在意......”
“你還是搞錯了,”我說:“那是你想他怎么樣,我要知道的是當他喝酒時,你自己的感覺怎樣?”
她開始哭泣。“我覺得非常孤立,也非常恐懼。”她終于把她內心的感覺講出來了。
那個時候,她的丈夫把手伸出來,環抱住她說:“我從來不知道你會恐懼,”他說,“我絕對不會想要讓你感到恐懼的啊!”
這段談話是他們關系的一個轉折點。多年來,這位妻子老是嘮叨丈夫的行為,告訴他應該應該怎么做才是。他則責怪她,替他自己的行為找借口。雖然他們花很多時間對話,卻沒有談到事情的癥結。兩人都沒有為自己的感情負責,也沒有把感情溝通給對方。
我們不能用:“我覺得你......”這種方式來溝通感情。我們應該說:“我覺得心里很難過,或受到傷害,或寂寞,或恐懼,或......”。人的脆弱性是彼此搭筑親密關系與互相關懷的起點。
感情,也是告訴我們需要采取行動的一個警告訊號。比如你對某人所做的某件事很氣憤,找她談、跟她表明你很生氣與為什么生氣都是你的責任。如果你認為你的怒氣是她的責任,她應該先出面解決你們的問題,那么你可能要等上很多年了,而你的怒氣也可能轉為苦惱。所以,如果你生氣了,即使是別人觸犯了你,你有責任去主動采取行動。
I nterpretation 拆書家講解
普通人都沒有讀心術,我們在溝通過程中要把感情表達到位傳達給對方,有效解決問題。
1.? 向對方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表達感情時,使用下面的句子,“我覺得我難過,恐懼 ……”,這樣可以搭起交流的橋梁。重點表達“我覺得我……”,而不是“我覺得你……”。否則,會引起對方反感,認為你在責備他。
2. 即使你認為錯在對方,自己也要主動踏出第一步,解決問題,實踐“界線十律” 中的“責任律”。要主動而不是被動等待。這樣,雙方才能維持親密關系。
記得剛剛和先生結婚的頭幾年,他老不愿意回我家。我家遠,坐車累,一個人回去很辛苦。我想念我爸媽和家里人。他不愿意回我就生氣了。有時候是假期還沒來到我就開始為這事憂愁郁悶繼而無故找茬發火。我想讓自己的怒氣來懲罰他。先生有問過我發脾氣的原因。我只是恨恨地答他:“快放假了心里不爽!你一直那么自私!” 想來當時的自己真幼稚可愛,仿佛對方必須會讀心術那樣,必定要了解我的感受。沒有誠實傾訴出來,當時難受的只是自己。
Appropriation ??
A1 分享我的過往經驗
先生有很多朋友,經常會聚到一塊打籃球搓麻將或者吃大餐。剛生完孩子那段時間,我休產假在家帶孩子。他出差3天回來,剛到家吃完飯,朋友叫搓麻將。平時玩慣了的他樂呵呵丟下飯碗就離家。我在家等到半夜都沒見到他人影。帶孩子的辛苦累和半夜的等待讓我心碎,哭了。家婆家公過來看孩子也不頂用,打電話叫先生回家。先生回到家后我如實表達:我好傷心失望,親愛的。那么多天沒有見到你,我很想你的;帶個寶寶晚上我的睡眠不夠,你回來了我多希望你幫幫忙,我好補個覺。可是,屁股還沒坐熱你就離開家,我心里夠委屈的,你還愛我愛我們寶寶嗎?!當時先生就表達對此很內疚,表示以后會多點幫忙帶寶寶。
看!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感受或脆弱,還是很管用的吧。
A2 拆為己用,規劃未來行動
我的孩子放假在家只看電視玩手機而且晚睡晚起。我看到他這種生活方式很惱火,認為他生活沒有規律很頹廢。通常我是這樣處理這事的。“快給我關掉電視機!”“立即扔掉手機去刷牙!“ ”還不睡覺嗎?! 明天又起不了床的!“? 這樣的結果是兒子當然不聽我的意見,還惹惱了我的先生:”家里就是你們倆最吵,煩死人!“
為了能有效的解決這個難題,我準備實踐使用今天學習的知識。
目的:解決兒子看電視玩手機晚睡的習慣
實施方案: 改變說話表達的方式
“兒子,看到你天天從早到晚看電視,我覺得很擔心你的視力。 “? ”媽媽現在有職業病:肩頸突出,整天胳膊疼,很難受。看到你捧著爸爸的手機不肯放手,天天刷屏,我很擔心你的身體健康。“? ”看到你現在晚睡晚起這種狀況,我很失望。以前的你是學校田徑隊的隊員,跑步很快,身體素質很棒。我很希望你能繼續保持你的良好習慣。早睡早起,爭取時間到外面鍛煉身體。“
實施時間:暑假一個月
預測:? 我們可以和平溝通這個問題,兒子能夠減少看電視刷手機的時間; 晚上12點前能上床睡覺。
以后雙方(配偶、朋友、家人,兄弟姐妹或工作伙伴)出現矛盾問題時,我們就要采用這種坦誠溝通,表達到位的方式。理論聯系實際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希望能和大家在日后工作、生活中能多多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