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讀完易卜生的《野鴨》,這是他的象征主義代表作品。我讀象征主義的作品不多,所以一下次面對劇本里的一些物的象征,總覺得眼前有團迷霧,難以完全看清楚。
講一講這個故事吧,老威利先生和老艾克達爾先生當年合伙做生意,后來出了一件事情,老艾克達爾因砍伐樹木蹲了監獄,而老威利先生卻什么事情也沒有。老威利先生生活順風順水,而艾克達爾家卻因此喪失了家庭榮譽,從此一蹶不振。這發生在故事開始之前。
故事是以一次聚餐開始的。老威利先生的兒子格瑞格斯從工廠回來,威利先生請了許多客人,格瑞格斯將他的老朋友,雅爾馬也請了來。雅爾馬實際上是老艾克達爾的獨子。在后來的交談中,格瑞格斯知道雅爾馬早已經結婚生子,自己還開了一個照相館。并且這一切都是源自老威利先生的幫助。
格瑞格斯聽到后,立刻感到事情并非如此。他恨他的父親。他父親當年為了嫁奩娶了他的母親,后來成婚后發現沒有了嫁奩,便冷落他的母親,還和女管家私通。這位女管家就是老威利先生安排嫁給雅爾馬的妻子。老威利先生之所以給雅爾馬開照相館并非真心要幫助雅爾馬,而是因為這位女管家基納·漢森剛好會沖洗照片。并且后來格瑞格斯發現,雅爾馬和基納的女兒實際上是他父親的私生女。他心中有著對“理想的要求”的狂熱,他想揭發這一切,他想“幫助”雅爾馬認清現實,幫助他將生活、婚姻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之上,獲得真正的幸福。
格瑞格斯知道他父親這次叫他回家,是因為他想要續弦。他離開了家,來到雅爾馬家中。此時雅爾馬家中洋溢著幸福,雖然貧窮,他們互相愛護,互相信任,并且都有自己的一個夢。
格瑞格斯的到來打破了這一切。在聊天中格瑞格斯聽說雅爾馬要出租房子,于是決定租下這間屋子。而基納強烈反對租給格瑞格斯。他說的話很奇怪,連十四歲的海特維格都覺出來格瑞格斯話里有話。雅爾馬不顧基納的反對答應租給他,結果他們家里的厄運也從此開始了。
老威利臨走之前來這里看過一次格瑞格斯,因為續弦需要將一部分財產給子女,而格瑞格斯拒絕了接受他的財產。
后來索比太太,也就是老威利先生要娶的妻子,臨走前來看基納。并且交給海特維格一封信作為她的生日禮物。上面寫著老艾克達爾先生可以每月到老威利先生名下拿一百塊錢,直到拿到他死的那一天。他死后這筆財產將由海特維格繼承。
格瑞格斯終于向雅爾馬說出了真相。雅爾馬決定離家出走,逃離老威利先生為他安排的一切。海特維格十分愛雅爾馬,她愿意為了她的父親放棄一切,然而雅爾馬對她態度的突然轉變,讓她感到世界一片昏暗。格瑞格斯幾乎陷入瘋狂,他想按著他的“理想的要求”來拯救他的朋友雅爾馬的生活,沒想到的是,他卻一步一步 為雅爾馬的打開了地獄之門。
雅爾馬在他的“要求”下要離家出走,格瑞格斯還讓海特維格殺死她心愛的“野鴨”以向雅爾馬證明她的愛。結果,這個不幸的孩子誤殺了自己。
全劇以海特維格的死結束。
格瑞格斯一直想要“拯救”他的朋友,他有一種“狂熱”正直病,一切須建筑在真實的基礎上,才能獲得幸福。而當他揭示真相后發現并非如此。
格瑞格斯摧毀了雅爾馬生活的假象,也摧毀了他幸福的生活。讀完這部劇,最深的感受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他以為雅爾馬的生活是不幸的,就去幫助他改變,而且根本不考慮實際,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只是 狂熱的追求一種“理想的要求”。最后他自己也迷惑了,究竟他的作為人的使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