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杭州,大部分人想到了西湖,這個在不同時節,呈現不同風情的城市風景,總讓人心馳神往。
印象中的西湖風景區,有讓大家吐槽的雷峰塔,有白娘子傳奇,更有人潮攢動的斷橋風光,特別是朦朧中西子湖畔……朋友小蘭說,這是個美得不像樣的城市,總是讓她不舍得走。哈哈,我們總是笑她,喜歡就留下來吧。眼里心里有遠方的人,那目之所及的美景,也只是旅程中的一站,身心停留放空的驛站。但杭州,是小蘭除了故土外去的比較多的地方。同事們,每談起這個地方,是陶醉是想拋開一切去定居的地方。
這幾天,杭州在烈日的烘烤后來了場大雨,在淅淅瀝瀝的雨聲中感受清風、綠意、花香,心情充滿了愉悅。相對于北京來說,杭州總是多了些更多彩氣候的變化。天放晴后,難得一個陰天,涼風習習,很是愜意,小蘭游西湖,欣然赴約。在出租車上,看浙大、看綠意盎然的街景,看婉約、詩意中的西湖美景,心中感嘆,真是個美麗的地方。與西湖的記憶已過去七八年,再次接觸,還是忍不住感嘆它的自然風光。雖然斷橋上人山人海,但掩不住西湖風景對人吸引的磁場,一波一波的人繼續神游或身往杭州西湖。
在斷橋殘雪處下了車,往相約之處——杭州純真年代書吧走去。沿途湖邊的睡蓮初現風華,六七月份就會迎來她們的鼎盛。路邊的咖啡廳、茶吧在綠意的裝飾下,影影綽綽,舒適中有點小資風情,讓人不時停駐。在一個拐角交叉處,可見書吧路引。一輛車可過的小路,在層層綠蔭下,清幽靜謐,讓書吧也充滿了神秘,往上走,看著是像寶山的方向,不禁懷疑是否走錯了地方,詢問停車場的保安,告知繼續往山上走就可以看到。看到重重臺階,登泰山的感覺浮現,這個書吧在山上!“大隱隱于世,小隱隱于林”,書吧是藏身山中,讓人好不欣喜。走了幾分鐘,黑底白字的“純真年代”牌匾赫然入目。仰望著這個地方,在山間,在西湖上……
拾級而上,總算到了書吧。它面朝西湖,背枕寶石山,依保俶塔,綠樹環繞,乃天然氧吧,到書吧猶如登山望湖,浩然之氣洋溢。書吧門口邊的郵筒、小躺椅,慵懶在一邊的小貓,窗內排列的圖書,書吧內講座培訓的聲音,與山林間鳥聲交織著,一幅畫中畫就這樣誕生。
入門中間處飲料吧臺,各種中西餐菜單,以書冊的樣子擺放著,門邊也擺放各式創意飾品及杭州風情地圖,恍然“歡迎到杭州”聲音心內響起。書吧一層三個空間布局,入門左邊是書架與餐桌結合,我們姑且稱之為“書房”吧,右邊是陳年舊照、書桌及現代化投影,是文化活動、企業培訓、文藝沙龍開展的地方。二層是雅間,各個包間里友人相談其間,與天地山林相約,相望于西湖,想想就有一種世外高人游走時空的感覺。
“純真年代”,看到這個書吧名字,仿佛置身處過去久遠年代,它是一首歌,一部愛情文藝片,亦是一本書名,它或許還承載了一個時代的記憶。在這樣懷舊名字的書吧里,坐在書間,腦海肆意地奔放著,于各個歷史時空中暢想輪換,忙碌的身心在緊張中放松。
在書房中,看著書架上旅行方面的書:《跨越阿爾卑斯山》、《走進世界最美的家》、《別樣日本、別樣風情》、《慢行臺北》、《意大利的黃昏》、《西湖十景》……,目光飄向很遠的地方,身未動,心已遠,靈魂在山間總是要有出走的沖動的。歷史、文學小說方面的圖書整體的擺放在書架上。中間書桌擺放的圖書,再讓人回到人間食回煙火。人格分離于很幾處,重聚,再分離,再重聚,很瘋癲。
正值中午飯點,書房里有兩桌書友暢談中。從內容中,得知其中一桌友人是溫州來杭州游玩的旅友,游西湖,爬寶山,意外發現這方凈土,就停駐吃飯。另外一桌姑娘,輕聲細語說著哲學的問題,不禁汗顏,自己與這柏拉圖、奧古斯丁、薩特、黑格爾、馮友蘭,脫離腦海甚久。窗外又聽到下山路人的歡笑聲,之前的幽靜一掃而光,這番塵世中的熱鬧,讓人回到人間。估計,白娘子許仙相約其間,也會不喜的吧。還好,熱鬧后還是寧靜。拿一本書,坐在窗邊,看外面西湖,發了會呆,再回到書中,沉浸其中……
小蘭的手機鈴聲適時進來,她到了。我們來了份杭州菜,也開始了歡喜的相聚。其他兩桌客人也先后離開。另外一邊活動空間,墻上久遠的老照片,書架的圖書,端坐其間的人…公司培訓的內容隱約入耳,融入山林間……
純真年代書吧,自2000年9月28日開業以來,深受杭州文人雅士喜愛,被譽為“杭城民間文化地標”,賈平凹、余華、王蒙、阿來等作家都曾來過,愛書人更把它視為心靈的休憩地。它是書文化和吧文化的兼容體,書架上書還算多,但類型少了點,但對游玩于風景中的人們,或許也是一種交流與沉淀,或許也能體驗一把久違的純真情懷吧。
聽說書吧的女主人朱錦繡老師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女性,她小學未竟卻成為重點大學高材生,她本是大學校長的英文助理卻隨夫來杭高校教書育人;她身患癌癥卻決然創業實踐自己的人生夢想,她說人生本來只是一個長度,她卻要給它增加一個寬度和厚度,她從神圣的大學教師到沉浮商海的事業女性。這家書吧記載了她太多太多的故事!
書吧、西子湖畔、寶石山、往來期間的人,和諧地相處著。在信息時代,書店與美食的結合,對來玩其間的人們來說,或陶醉于色香美味之中,或沉迷于書籍,亦或陶醉于書吧的氛圍,各有裨益。視覺、舌尖與腦袋,一個很好裝逼的地方,記述著現代書店經營的轉型之旅,記述著旅人、書友、食客交換角色之程。不管怎樣,這方靜謐之所,還是充滿歡愉。
或許晚上體驗,又是另外一番感觸。(作者:陳家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