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妮
生活在大千世界里,每天我們都在面對,紛繁復雜的人和事,或悲傷或喜悅。生命旅程中遇到的人,有的曾經給我們無數的幫助。有的也曾經給我們無盡的傷害,這些合起來就是人生的日常。
好在有些傷痛是可以修復,我們可以慢慢療傷,有些幫助會給予我們生命不斷前行的動力。在這個不斷交織的過程中,我們成長,蛻變,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曾經有一段時間,經歷了一些事情,人生有些迷茫和低沉。在那段時間,我遇到了一個人。她的書她的聲音,幫助我走過艱難。這個人就是復旦大學的陳果老師,雖未曾謀面,但非常感恩。
我記得那是一個寒假,我在喜馬拉雅上突然看到了推送頁她的課程的廣告,因為以前曾經在網絡上看到過她的視頻。非常佩服,所以這個時候就毫不猶豫的購買了她的課程,認真聽。
她講的換一種看法便是換一種活法,深有同感。同樣的思想來自于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他曾經說過人們的心理來自于個體對客觀世界的解讀。有時候相同的環境,不同的人,感受就是不同的,所以,有的人樂觀,就能夠堅強的走過去,有些人悲觀,就無法走出人生的黑暗。因此,換一種看法,其實便是換一種活法。
今天距離我上這個課,已經大概有兩年多了。這些時間里遇到困頓和迷茫,我就會翻翻她的書,聽聽她的課,感受到生命中的陽光和光亮。
有人說她的語言是雞湯。我只能這樣說,那是因為沒有讀懂。雞湯是只有外衣,而沒有思想的東西,她的文字,是將艱澀的哲學思想,深入淺出,變成我們大眾都能夠理解的語言,而且她本人有很深厚的文學功底,所以,文字寫出來,非常優美,讓人感覺到像是雞湯,但是你細細的讀,每一句話都包含著深邃的思想,值得不斷的去思考體味。
她的文字,讀了之后,非常通透,在這樣一個物欲泛濫的社會,能夠讓心靈安靜下來,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記憶特別深刻的一句話就是,當我們拿起手機,手機的屏幕照亮了我們自己,但是當我們打開手機,我們看到了整個世界,但是我們再也看不到我們自己。
的確,在今天這樣一個通過互聯網把人和外界緊密聯系起來的一個時代,我們更需要騰出一點時間,關注我們自己的心靈。
這種自我反省,觀照心靈,以及非常透徹的人生觀,是對我最大的幫助。
生命中什么值得感恩?一個微小的幫助,也有可能讓生命轉向。我想這就是最好的回答。
-end-
如果喜歡,麻煩點贊,關注,分享,謝謝!
原創不易,轉載聯系!
我已加入“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權保護計劃。轉載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