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現在剛好大二,那你一定要讀一讀!一定!相信我!如果你是大三或者大四,請點下面鏈接!
你的大三,推薦做的幾件事(關于學習、考試、實習、讀書、氣質、愛好、朋友和愛情)
你的大四,推薦做的幾件事(留著上大四之前看看,繼《大二大三幾件事兒》的續篇,歡迎不同意見的交流和分享)
--------------------
文/袁靖亞
“不要以為大二離畢業還有很遠,有些東西,大二錯過了,就再沒有機會了。我從來不信那些大三再說的胡扯,大二是個人領域成功的最后積淀。
上了大二第一件事,就是評上一年的獎學金,其中你會有充足的時間,回憶你大一都做了些什么,很多你大一時就當玩兒一樣做的事兒,到了大二,都會有回報。老天永遠是公平的,那時候,你就會發現身邊的人,第一次出現了殘差不齊的感覺。有人可以抱一打子的證書復印件,一打子的大一一年的各種履歷證明,然后換回一打子的各種獎學金和周圍人各種各樣的目光。
PS一句,如果你想評獎學金,當然,條條大路通羅馬,不屑獎學金但是以后照樣功成名就大有人在,小女十分尊重,這里只是說,如果你想走這條路的話:),你需要準備什么條件呢?
第一,加權成績。要知道,加權成績占70%,學習過不去,這條道路是跟你拜拜了,比例各個專業不一樣,但是往前擠是絕對沒錯的。(在復旦,這70%是由績點排名來決定的)
第二,有30%是思想政治一類的評定,如果你是班干部的話,可以得很高的分數,普通同學就很一般了。(這30%其實也包括了第三條的部分,其實就是社會工作+獲獎情況)
第三,就是你的履歷了。各種獎項,各種證書證明,當然,證書多不代表一定可以,但是沒有證書是萬萬不可以的,至于什么證書算數什么不算數,還要依靠開學時發的學生守則,那里限定了那些競賽什么獎項是可以憑什么獎學金的,大家提前好好看看,別走冤枉路。當然,這里并不是說,我們都很勢力的只注重那些有獎學金有榮譽的活動比賽,履歷是你自己的,你是給自己活的,獎學金只是個自然收獲的榮譽,并不是最終的目的!大家都聰明,不用我說這個道理,如果到了大二這個還不明白,那你就不用接著往下看了。
獎學金還有個原則,就是“馬太效應”---拿的越多,就容易拿的更多。什么意思呢,獎學金里有一項規定,就是,如果你拿了校級學習優秀獎(就是按成績算的那個),又是優秀干部獎或者科技創新中的一個,那么,又送你一個校級三好。(因為校三好的要求是學習優秀+優秀干部或者科技創新的任何一項)。還有很不合理的一項,就是如果你有過一科掛掉了,不論你以后如何優秀,你都和各種獎學金無緣了。
說完了獎學金,你大二會碰到的第二件大事,不是學習的壓力,不是談戀愛,而是成為各種社團負責人。當然你大一已經退出了社團組織,那么這個章節你可以跳過了。如果說,你的大一,教會了如何做一個優秀的部員,那么大二你要做的,就是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leader。你會發現,做一個leader和做一個普通部員,帶領一個團隊和一個人單干,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在這里,你要學會團隊合作,如何帶好你的部員,如何處理各種人際關系,這是一個立體的多方關系,往下講,怎么對你的部員;往上講,怎么跟老師和上頭打交道;平著講,如何跟你的“同事”,同一級別的各部部長打交道.....收獲會很多,當然,也是因人而異。有些人做個一年負責人,只是給你提供了一個積累閱歷、能力和人脈的空間和可能性,至于怎么做,怎么將效應發展到最大化,要看各位自己的本事了。
有些人想問,做這些學生工作或者社團負責人到底有什么用呢?我想可以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講。主觀上來說,你的辦事能力、邏輯性、謹密性、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與人的溝通能力,特別是協調關系的能力,會特別得到鍛煉,你考慮問題會比同齡人想的更周全、更深入,你的方案會更具有可行性,你說話的言辭,到交道的能力,會比周圍人更“上手”,你認識的朋友圈會有高度,還有,就是你的管理能力,甚至你遇到事兒不慌不急,收到不公平待遇的抗壓能力,會比同齡人強一大節。你會發現,做一個優秀的社團領導人,會大大加快你的成熟的進程。
再從客觀上的好處,這個就比較現實。顯而易見的是,你以后的簡歷上,又會多了充實的內容和履歷,尤其是對希望從事管理、行政方面的同志們,很多HR會更看重你這方面的履歷。還有一個好處,就更加現實,就是有些組織,會跟工作保研、優秀干部掛鉤。有興趣的童鞋們可以關注一下。(社會工作是大學生活最有趣的一部分了,正所謂“玩在復旦”其精髓也在其中,有機會的同學抓緊把握!另外領導能力希望各位好好培養,馬上你們的課程項目就會組隊完成,team leader 將會是很好的鍛煉機會。)
大二會遇到的第三件大事,就是學習了。使勁砸瓷你的專業課。專業課好好學啊,這是肺腑之言,大二上學期是非常重要砸扎實專業課的機會,錯過就沒了。因為到大二下,你就得為很多其他事兒分心了。急的同學,大二下就已經關注各種實習和兼職了,還有就是一般下半學期比賽和活動特別多,你想不分心都難。大二下就已經嘗試著往校內外溜達轉型了,不一定特專業,但是很多跟專業有關的兼職就可以做了,因為有個大一和大二的積淀。拿我們自己英語專業來說吧,大二下就可以接一些一兩天的兼職翻譯了,因為兩年積淀的英語底子差不多了,如果你沒有好好學專業課,那么你就只能停留在大一水平一些不需要什么專業技能的促銷啊麥當勞啊之類上。(一句老話績點不能決定決定一切,但有時候沒有績點考研、出國、找工作寸步難行)
大二上做這三件事也就差不多了,然后就是好好享受大學生活,享受人生。
大二下,第一件事,就是該考的證兒,沒有考完的,該準備了。將來要做什么,專業可要考什么試,得好好準備了,每個專業不一樣,這里不多言,只是提醒大家一句,如果還沒準備,的確該準備了。至于怎么準備,怎么復習,怎么安排時間,我想大家比我有經驗。
第二件事,就是該為自己做打算了,換句話說,要學會取舍了。很多社團組織,到下半學期的時候,你就得提前看好自己的“接班人”了,各種事務上,你要學會“挑揀”了。這時候的校務活動,求的已經不是數量,而是質量了。做幾件“拿得出手”的事兒,那些團社對自己未來發展方向有用的可以保留,那些只是憑興趣,要分清楚了。畢竟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有些事情再愛,或因為時間久了有感情,或因為別的關系舍不得,但是,必須權衡一下利弊了。不會取舍的孩子,永遠學不會長大。(成長的過程伴隨著各種取舍,學會選擇更適合自己的也是一種能力)
第三件事,就是珍惜所有的機會,能走出去就走出去。這里說的“走出去”,走出校門,因人而異,比如你是商科,以后立志在組建自己的一片天地,就該是時候和外邊的人打打交道了。像我是學英語的,那么大二正是出成績的時候,各種比賽,有機會就去,不在乎拿不拿獎,關鍵是借比賽,有一個與其他學校同齡人一個交流的機會,聊得不一定是比賽的事兒,但是了解外邊的世界,豐富你的閱歷,才能加速你的成長。在小圈子里是永遠不會長大的。很多朋友,就是這么認識的。
以上是按時間段,分布的大二該做什么。下邊幾件事,是貫穿大二,各個時間段都要做,而且要不停調整的。
第一,就是要為未來做個打算了,要開始有近期目標了。以后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你想從事什么工作,也許你還沒有細致的規劃,但是至少有大致方向了。你是否需要課下咨詢報班學習二外?是否計算機需要達到什么水平?你的英語需要達到什么程度?需要往什么方向發展現在還缺少什么技能?這些都要考慮了,不要把所有事情都托給大三,問題早解決,早受益。
第二,就是一定要豐富自己,博覽群書。別天天在人人上收蘿卜了,該干點正事兒了。看什么呢?至少包括兩大類,第一,信息量的書、雜志、報紙。老妍當年推薦了一個方法,給自己二十分鐘,翻報紙,每條都看,盡量記住所有信息量,看你到底能有多快。堅持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你要記住,在這個社會,特別是文科,拼的是信息量。第二種,就是自己喜歡的書了,開卷有益,這個我不多說了,文學藝術哲學喜歡什么看什么,有些書籍讀,看完做記錄,做總結,有些書略讀,要培養自己快速閱讀的潛力。大二上學期的泛讀可,練到最后,10萬字的英文原版小時,一頁不落的看完,就用一個晚上,你也同樣可以達到。人生太短,青春更短,想想大學四年,如果你兩個星期看完一本書,一年52個星期就是26本書,四年下來才104本,這還不包括寒暑假,實習,找工作,期末考試、考證書......等等時間,所以,提高閱讀速度,你就是在另一種方式的延長生命。
第三,談一場戀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