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生活,有些記憶不是美好的,總結出來就是“失敗”兩個字,因為失敗,所以人要克服和接受這個結果帶來的后遺癥---過渡期里所有的消極情緒,大概就是一根筋反思問題,從反思到真正釋然,有的人要走很久,有時候就不太愿意再經歷一次,所以在面對一次新的生活偶爾會突然有種患得患失,會想的很美好,也會去想最壞,然后某一天,有人說:“其實失敗是在教你成長”,她想表達的意思主要是:“你很好,只是不夠強大,當下的生活要敢于投入也要敢接受‘萬一’的失敗”。
能失敗,大概是因為“其實你知道自己要什么”,在寫過的所有企業家的文章,我印象最深的是個浙江的女強人,在90年代能為了追求高于行業標準質量而熔掉60萬的鋁產品,她用一次失敗換來企業往后二十多年的聲譽,她其實心里清楚自己要打造的是個什么樣的企業。這樣看,失敗反倒不是很壞,因為你真的會長大,成長了,人就會變得更好。
最近幾乎迷在《權力的游戲》里看幾大家族打打殺殺,就喜歡史塔克家族的幾兄妹,這個家族是七大家族中勇敢善良的標簽,當頂梁柱父親奈德史塔克被害后,這個家族便處于風雨飄搖之中,直到母親和大哥也在血色婚禮上遇害后,這個家族的余下四個孩子便真正開始靠依靠自己去生存,性格迥異的他們各自流落一處,流浪或寄人籬下,所得到的經歷不再是像在父母身邊那般天真和單純,他們不斷地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中失敗,也在隱忍中迅速成長,當兄妹相聚在曾經生活的領土時,這時,他們的羽翼已變得豐滿。其實,這部打打殺殺的美劇才是真正告訴我們什么叫“失敗下成長”,西方古代擁有騎士精神的人很多,但貴族利益紛爭才是最上層的,弱肉強食,內心夠強大才能經得起失敗,失敗才能成長,成長就能讓自己變強。
有因才有果,結果是一個過程,過程決定結果是好是壞,橫生枝節有時候能夠快速促成美好的果實,有時候則是攔腰斬斷變成失敗,被砍斷而慢慢爛掉的果實不一定就是可惜,它其實可以腐爛在泥土下,然后滋養大樹,讓下一個果實長得更好。有時候失敗也許是一種無可奈何,但它能讓你把那些感受和教訓爛在心里,以后就不太會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