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在明堂。雷公請曰:臣授業(yè),傳之行教以經(jīng)論,從容形法,陰陽刺灸,湯藥所滋,行治有賢不肖,未必能十全。”黃帝在明堂之中。雷公請教道:我接受了您傳授給我的醫(yī)道,再教給我的學生,教的內(nèi)容是經(jīng)典所論的內(nèi)容,如從容形法,陰陽刺灸,湯藥所滋等。然而他們在治療上,有賢愚之別,所以未必能十全。
“若先言悲哀喜怒,燥濕寒暑,陰陽婦女,請問其所以然者,卑賤富貴,人之形體所從,群下通使,臨事以適道術,謹聞命矣。”至于教的方法,是先告訴給他們悲哀喜怒,燥濕寒暑,陰陽婦女等方面的問題,再讓他們回答所以然,并向他們講述貧賤富貴及人之形體的適從等,使他們通曉這些理論,再通過臨癥適當?shù)剡\用,這些在過去我已經(jīng)聽您講過了。
“請問有毚愚仆漏之問,不在經(jīng)者,欲聞其狀。帝曰:大矣。”現(xiàn)在我還有一些很愚陋的問題,在經(jīng)典中找不到,我想知道它的情況。黃帝說:你談的問題真是很深奧啊!
“公請問:哭泣而淚不出者,若出而少涕,其故何也?帝曰:在經(jīng)有也。”雷公問道:哭泣而淚涕不出,或淚出而很少有鼻涕的,這是為什么呢?黃帝說:這個在醫(yī)經(jīng)之中有記載。
“復問:不知水所從生?涕所從出也?帝曰:若問此者,無益于治也,工之所知,道之所生也。”雷公又問:眼淚是如何產(chǎn)生的?鼻涕是從哪里來的?黃帝道:你問這些問題,對治療雖幫助不大,但是醫(yī)生是應該知道的,因為它也是醫(yī)學中的基本知識。
“夫心者,五臟之專精也,目者其竅也,華色者其榮也,是以人有德也,則氣和于目,有亡,憂知于色。是以悲哀則泣下,泣下水所由生。”心是五臟之專精,兩目是它的外竅,光華色澤是它外在表現(xiàn)。所以人在心里會有得意的事,則神氣和悅于兩目;如果有失意的事,則會表現(xiàn)出憂郁的神色。因此悲哀就會哭泣,泣下的淚是由水產(chǎn)生的。
(原文)
黃帝在明堂。雷公請曰:臣授業(yè),傳之行教以經(jīng)論,從容形法,陰陽刺灸,湯藥所滋,行治有賢不肖,未必能十全。若先言悲哀喜怒,燥濕寒暑,陰陽婦女,請問其所以然者,卑賤富貴,人之形體所從,群下通使,臨事以適道術,謹聞命矣。請問有毚愚仆漏之問,不在經(jīng)者,欲聞其狀。帝曰:大矣。
公請問:哭泣而淚不出者,若出而少涕,其故何也?帝曰:在經(jīng)有也。復問:不知水所從生?涕所從出也?帝曰:若問此者,無益于治也,工之所知,道之所生也。夫心者,五臟之專精也,目者其竅也,華色者其榮也,是以人有德也,則氣和于目,有亡,憂知于色。是以悲哀則泣下,泣下水所由生。
今天學習了眼淚是如何產(chǎn)生的。且繼續(xù)學習,今天就學到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