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和佳吃了晚飯后,我們手挽手走進了新天澤。聊起了逛街的話題。
她說,我現在都不逛街了,我男朋友就知道,我平時都不出門。
我頓時感覺我兩不愧是閨蜜,我說,哎呀我也是!
想起前幾年的時候,很喜歡逛街,就算不逛商場也會拿著手機逛淘寶。
最擅長的就是買買買。
買的標準是很簡單,只要好看。
到最后,很多衣物只穿了一兩次就被束之高閣,再也不見。
這種狀態持續了兩三年吧,也沒人告訴我該怎么買,買什么。
直到有一天,我發現衣柜確實要塞不下了,決定徹底整理一次,最后還算客氣的收拾了5大包準備拿出去捐掉,還得防著不讓我媽發現,不然又得碎碎念。
我發現,這些衣服中80%我只穿過一兩次,然后要么是款式不喜歡了,要么是質量不過關了,就再也沒穿過。
當時我在想,我買買買的方式是否有問題?
后來兩年,我逐漸減少了買買買的次數,但每年都有好幾包衣物捐掉。
一直到現在,準確說是這一年,我變得不再喜歡逛街或者逛淘寶,買買買的沖動就這樣不藥而愈了。
我跟佳說,我現在買東西簡單得很,缺什么就買什么,而且固定就那幾家店,買完就走,絕不多耽擱一秒。
我沒夸張,確實是這樣執行的。
為何我們消費的方式發生了這么大的轉變?
我想了想,第一是消費觀的轉變。
以前買衣服沒有節制是因為消費觀念不一樣,覺得衣服好看就行,當然現在我買衣服也要好看,但好看不再是唯一條件,另外還必須考慮舒適度、質量、穿的頻率、怎么搭配等問題。
以前扔掉的不計其數,實際上就是買的時候不過腦子,憑著一時沖動買了,買完之后又后悔了,但是穿過了也不能退。
好在,吃虧上當幾年后,自己有點小領悟,有了自己的一套買買買的方式方法。
以前追求潮流,以為流行的就是好的;現在追求自我,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以前只看樣式,以為款式好看的就是最好的;現在更追求舒適,好看并且舒服才是首選。
有了自己的一套形式標準,只需要照著執行,買買買就不需要剁手了。
02
后來佳說,她準備買iphone11,一定要買。
我沒說話,但是我在思考一個問題。
我身邊的很多朋友基本上每年換一個手機,緊跟著蘋果更新的頻率。
但我還在用6S,當時也是為了跟潮流,但又囊中羞澀,還好有分期付款這種模式,于是買了,一直用到現在。
如今已經有了換手機的經濟能力,但我卻沒有換手機的念頭。
我總覺得換手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一是因為手機上有很多重要的信息,如果換了,要花好幾天才能整明白;二是我現在的手機能夠滿足我所有工作上生活上的事物,于是更沒有換手機的想法。
其實,這種想法是和我買衣服的消費觀一起發生改變的。
當買衣服學會了斷舍離,買電子產品自然也遵循了這一原理。
不做沒有必要的事情,不浪費沒必要的時間。
衣服款式多種多樣,電子產品更新神速,我是跟不上這種快節奏的。
明白這個道理之后,自然而然在買的想法出現的時候就會多想一想,避免沖動消費。
世道在變,消費觀念也在變。特別是90后,00后,05后的年輕人,可以是說買買買的主力軍,不管是代購的、專賣店的、淘寶的、咸魚的,哪里都有這代年輕人的足跡。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這是不可改變的趨勢。
但我們順勢而為的同時,也要有自己的主意。時代讓我們有了消費能力,但消費觀是我們自己構建的。
物質只是物質,人購買物質,消費物質,控制物質,但這句話不能反過來,不然那成什么了?
03
前幾天,我和胖胖去逛了一次街,那是我已經記不清隔了多久之后再一次有了購物欲。
其實這次有了購置衣物的想法不是巧合,如果一定要取一個名字,那就叫“有計劃的行動”吧。
之前看完電影回家的時候路過了電影院那一層的商場,我發現新開了幾家女裝店,掃了幾眼,感覺是適合我這個年紀的,而且在這里面,質量問題也不用太擔心,于是我就留了心。
一段時間之后,也就是前幾天,我發現我缺幾件可以快速穿出門又舒適的裙子,就想到了那里。
那天下班,我約了胖胖,直接殺去了那層商場。逛了兩個小時,買了兩條裙子,一套夏裝,心滿意足的回了家。其中有一條小黑裙是我一直想買但從沒遇到合適的,那天終于買到了。
那之后,我又沒了購物欲。因為沒有缺的東西,不缺就不想買就是我心里的真實想法。奉行這種理念之后,生活真的簡單了很多。
有更多時間做更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被購物欲架空,做人肉購買機器。
買衣服只是生活的一方面,其實很多事情做點斷舍離,會明了很多,端看你怎么取舍而已。
作者:大黎
公眾號:大黎說,歡迎大家關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