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了核聚老師的21天突破英語課程,在11天的時間里,背完了54句,抄寫了544句,有一點心得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下。
重新整理了整個過程的思維程序,先把整篇文章抄寫一遍,聽老師的語音講解重點,然后再上網搜索一些相關的背景知識加深印象,然后開始第一句抄寫25遍其中夾雜朗讀與背誦,之后第二句,第二句完了第一第二句連起來背誦,如此往復。
講一下感想,今天聽了老師的課,覺得一方面要增加數量,另一方面要加大強度,營造故事場景。
所以我一方面保證每一句話都抄夠25遍,同時盡量在每一次抄寫的時候去想象能在什么場景下適用,比如我被人指著鼻子罵了,不能按時交圖被老板說了,我就更能體會到“you let people stick a finger in your face and tell you you are no good”的那種羞辱感。也就理解的更深刻。當我的孩子長大成人了,我或許也會語重心長也滿懷期待地對他說出“Then the time comes for you to be your own man and take on the world.”
另一方面,數量上,我之前自詡英語底子不錯,一直認為沒必要抄到25次,記住就OK了,何必那么多次,浪費時間。但是今天我開始嘗試,哪怕就當自己是個小白鼠做實驗,無腦的就去做,什么都不想,不去聽頭腦中阻攔的聲音,就是無腦的踐行,就算真的他媽的是浪費時間也就二十一天。不過!當我開始抄寫到十遍二十遍的時候,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我背的時候感覺偶爾卡一下,就會感覺話就在嘴邊了,馬上要自己出來一樣,然后就很奇妙的自己說出來了,我本以為又要像以往一樣卡住,但是他就是不由我控制的出來了。真是不可思議。有一種小白鼠發現新藥的興奮。
最后總結一下感想,世界有其客觀規律,是一種冷酷無情的規律,一種高懸于萬物之上的冷冰冰且不可改變的運作規律。用之則昌,逆之則亡。無論個人有無意識,當然有意識的話會有更大的概率成功運用,但是規律并不因此而改變。
用荀子的話來總結就是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