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周末和自由喝茶、聊天到這周末也是中秋節回家和爸媽呆著。體悟到很多,體悟到這個世界如此多其他的人,心里開始真正地認識到“別人”,別人的一切如此合理,不容易,可愛地存在這個世界上。
帶了棗夾核桃給爸爸媽媽,媽媽第一次提出要求春節的時候要我買這個回家。看來難得地得老娘的心。
給媽媽從香港買的金項鏈她一直沒戴,是怕太大了帶著不安全。爸爸也是,給他從美國買的腰帶他也是舍不得戴。到了這樣的年紀,試圖說服他們接受我們的很多觀念和生活方式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心里還是試圖和他們分享我們喜聞樂見的一切,哪怕很庸俗地只是衣食住行。他們在心里的分量越來越清晰,他們的衰老和我自己的成長和衰老一樣,無力挽回卻讓人害怕,所以更多地和他們分享自己經歷的“享樂”。人活在世,有很多精神根源的東西無力推脫,唯有俗事俗趣可造作些。
就算我們三個呆在屋里什么都不做,哪怕只是我躺沙發,玩手機,教老爹一些app,老娘就一直在張羅各種湯湯水水……又或者只是一起看電視,哪怕是這樣的陪伴,感覺二老心里似乎也是踏實的。人老了就欠兒女是真的———我們老家的哪種對于欠的理解。
今年我開始點兒想回去北京,不知道為什么,覺得總是跟北京有“未完的歌”,不知道是什么,心里好像還在期待什么,肯定是情感而不是工作,不知道這樣的期待有什么啟示,我若有若無地等待著卻不敢怠慢此時此刻的深圳的一切。
但是我明白,父母最希望的是我和他們現在的距離……我也希望。突然覺得老天是否可以賜我一個可以成全這所有一切的一段情感的主人,我也是一個自卑又特別貪心的人呢。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自己走著走著,就如此孤單地走了這么多年,沒有學會好好地談戀愛,都是那么快地無疾而終,然后把自己收得很緊,也漸漸地好像自卑不已,又好像坦然不已……我只是堅持,有一個人會讓我不慌張,會出現。
這幾天也發現,似乎重返校園也開始變成一個難以適從的選擇,我不再是20多歲。想想辦法,需要逃離現在的困窘。
不管怎樣,我很慶幸自己,少了年少的靈氣,至少多了成熟的體貼,這也是生命給我的饋贈,依然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