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成本:零售的基本邏輯,是流量成本。流量成本指的是我們每獲得一個客戶,要為此付出去的基本價格。如果把你的銷售過程比喻成一條河床的話,那么這個流量,就是從不同渠道、不斷流入河床的那個水源。你的河床設計的再科學再完美,但是只要沒有水源,一切商業模式都是擺設。
案例:
比如,你是個磨刀老頭,你整天走街串巷,一共遇到了10個人把你攔下來。假如你去做快遞,一天的快遞工資是500塊,就等于你放棄了500塊的機會成本。我們拿這個成本,除以一天所能遇到的潛在客戶數10個人,獲得一個潛在客戶的流量成本就是50元。
換一種商業模式,開個賣鞋的店,這個店的流量成本,該怎么來計算呢?就拿他一個月的租金,比如說10萬,除以他這一個月預計可能到店的人流,比如說5000個人,那么獲得每一個潛在客戶的流量成本就是20元。
運用:如何獲取低成本的流量?
在這個與用戶交互方式日新月異的時代,流量來源再也不是開一家點而已,也絕不是把線下的店搬到網上那么容易,你有很多方式:比如說社群,比如說自媒體電商,比入說通過直播來銷售,比如說通過口碑獲得更多新客戶,比如說通過和老客戶的互動產生重復購買,比入手到3456線誠實租金低的地方去開店。
如何選擇?
用流量的邏輯來統一所有的零售方式,并且懂得計算每一種流量來源的流量成本,將是所有企業的基本功。
小結:最優選擇
什么是流量?就是進入你的銷售漏斗的潛在客戶的數量。
什么是流量成本?就是在每一個取到,獲得一個潛在客戶端平均價格是多少。
什么是先進的零售商業模式?就是你做完一大堆的計算之后,找到了一種最便宜的方式,從流量的大河中間取水灌溉。
留言:
流量成本=銷售成本÷潛在客戶數;銷售=有效流量×客單價;有效流量=流量×轉化率;
通過建立社群,拉動消費,這是降低了流量成本的一種方式。
商家除了考慮流量成本,也應該考慮流量成本的有效用。如果真的流量成本很高的話,就一定要快速定位到哪里出了問題,是因為人流量少,還是因為周邊對你的產品根本就沒有興趣。
公司想要持續穩定低成本的獲取流量,就該在維系老顧客,做好口碑傳播上下功夫。賣完恭喜以后,一定要維護好老客戶的關系。定期的關心關心。
思考:
如何以最低的流量成本來推廣你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