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生活,每一天都過的如流水般飛快。令人不禁懷念小時候。少年時代的我們,一個收音機,四五張磁帶,幾本漫畫書,一只手數的過來的電視頻道就已經足夠了。但現在的孩子是怎樣長大的呢——單單是他們手機上就有數不清的視頻網站,數以千計的歌曲和照片,無數社交媒體網站。更別提電視、電腦和游戲機了。我們生活在一個太容易分心的時代了。
記得小時候的午后,我常常會一個人找一片樹蔭,蹲在哪里觀察螞蟻。是的,它們在那里尋找食物,搬運,努力的拖到自己的洞里。如今這樣的靜謐的時光很難找到了。比起觀察小動物的蹤跡,孩子們更愿意在電視機前玩游戲,比起躺在床上閉著眼欣賞音樂,孩子們更會愿意坐在電腦前一邊聽音樂一邊給朋友發消息,一邊發刷朋友圈和微博。以至于音樂只是一個背景聲,不會留心到是什么音樂。
當生命像上了弦的鐘表一樣轉的飛快時,我們努力迅速地成功。焦躁而混亂的心境油然而生,有時候壓力也逼的自己喘不過氣來,不少人心中痛苦、沮喪和不安,卻不知如何是好。
我們需要的是那種靜謐,專注的時光。而拉塞爾·西蒙斯《用安靜改變世界》一書講述的正是他如何通過冥想這一古老的修行方式,走上了健康、自律,寧靜有內涵的人生道路。
1、活在當下,專注內心
白天里我們每個人生理上都是“醒著”的,但并沒有多少人是真正“活在當下”的。而生活中一切積極、新穎、快樂、美好、有愛的東西,都源自“當下”。活在當下,是指真正與這一瞬間相連相融。外在世界的干擾和喧囂退去,你的思想落在真實的剎那,而不是過去或將來。
我們總愛回憶過去的美好,也就是懷舊。也愛暢想未來。而我們真正生活的,只是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剎那,瞬間可能就是你聽到一個笑話開懷大笑,你看著你喜歡的球隊進了一個球而贏得比賽歡呼跳躍時,當你沉浸在一本書里忘記呼吸時,那也是“活在當下”。
這不只是一個夢想,在我們心里,每一個人都是當下的主宰,我們都有能力把握當下。
我們內心都有這樣的能量,只是我們經常被世界發出的噪聲所干擾,沒能意識到這一點。而當來自外部世界的喧囂消退時,你就能把握住你在那些“當下”,讓自己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作為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發明家,史蒂芬.喬布斯的人生哲學和處事方法很大一部分來自古老的冥想修習。冥想幫助喬布斯在工作中保持專注,幫助他擺脫成功的沉重以及被視為“失敗者”的壓力。
他曾說:只要坐下來觀察,你就會發現你的內心是多么躁動不安。如果你試圖強行讓它靜止,只會更糟。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它會自然平靜下來,這個時候,你內心深處那些細微的聲音就有了展現的空間。。。你就能在剎那間看到更遠更廣的地方,看到比以前多出許多的東西。這是一種修行。你必須不斷練習。
2 體驗生命的深度
在我們不斷地上網,關注玩手機,刷微博的時候,可否抽時間隔斷外部世界的嘈雜干擾,關注內心的平衡物?
對人生的思考就像在大海中游泳。青少年對人生的初體驗主要通過屏幕(電視、電腦、手機)。他們不會游到離開海面太遠的地方。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教他們如何為扎入水中,開始體驗生命的深度。就像潛水一樣,水越是深,周圍越是安靜。你能感受到的平和喜樂也越多。我想,那是和浮在海面上的繁華所不一樣的風景。下潛的越深,看到的驚喜就越多,等再次浮出水面后,就能帶來真正的財寶:純粹的幸福與喜悅。
如果我們無時無刻不盯著手機屏幕看,卻沒有什么真正掃入眼底,耳朵無時無刻不在聽周圍的事物,卻也沒有聽到什么有用的,這些都沒有真正抵達你的內心。
每個人都應該學著冥想,給自己一些緩慢的空間。冥想讓人更有通力心,更加專注。更重要的是,當周圍的人一個個像上了弦的鐘表轉的飛快時,冥想培養你放慢腳步,冷靜處事的能力。讓你找回自我,不會迷失在浮華世界中。
3 重新審視與食物關系
如今越來越多的現代人都在減肥的浪潮中度過。你可能許多時候都在為自己的體重煩心。每次節食而沒過多久又反彈回來了。下定決心不吃了,熱血上頭,投入大量精力進行鍛煉、控制飲食,當減到預期體重后,興高采烈地出門買上新衣服,花幾個月的時間享受全新的自己。但是或早或晚,你管住自己嘴巴的毅力會開始消退,你對鍛煉的堅持開始動搖。減下去的肥肉又開始重新堆積開來。有時候只是一眨眼,你會發現,你又塞不進新衣服了,只得灰溜溜地從衣柜把肥大的衣衫套上。
每當這時候,你可能會自暴自棄,告訴自己:我可能是喝水都會長肉體質吧。堅持好難啊。
其實,你可以通過冥想來改變你與食物之間關系的本質。因為當你冥想時,你關注的不僅只有你把何種食物吃進身體,你還會關注這種食物在你口中究竟是何滋味。這種名叫“正念進食”.
狄巴克說:人吃東西無非兩種原因——一是肚子餓,一是因為感情上的饑渴,如果你吃東西只是因為滿足感情上的饑渴,自然會變胖。
正念進食就是學著慢慢吃東西,品嘗每一口食物的滋味,而不是心不在焉的把它吞到肚子里。你每咬一口食物,都應該停下來關注它的氣味、滋味、口感和它的顏色、
同時再想一想,這個東西是怎么來的。例如果實是怎么播種,陽光下長大成熟的。又如你面前的一大盒冰淇淋是怎么做的。如果你想到每一盒冰淇淋里含有多少化學添加劑——磷酸氫二鈉、乙酸、丙二醇、苯甲酸鈉。。。你就覺得不管它味道多好,吃一點就夠了。
4 不被任何情緒困住
戈丁博士說:“冥想的目的不是抹去思想或情緒,而是讓你更加了解你的想法和情緒,并且學著將它們放下,繼續前行,而不是陷入其中。”
人越年長,就會面對許多壓力和焦慮。冥想的美妙之處在于,它能引領你找到一直蟄伏在你內心深處、等待著破繭而出的那個酷酷的你。你越是學習怎樣利用冥想來管理你的情緒、把它們放下,你就會覺得自己心里的焦慮越來越少,會覺得自己的靈魂越來越自由。
冥想不是除去任何導致你焦慮的因素。“要是你擔心自己的婚姻,冥想不會像變魔術那樣修復你與愛人之間的關系。要是你擔心你的工作,冥想也沒有魔力讓你平步青云。或者像我這種情況——冥想也不能將離世的親人帶回你的身邊。”
冥想能夠做的,是教你怎樣不被這種擔憂困住,不論你擔心的是婚姻、工作,或是失去某個與你很親近的人。當你冥想的時候,你將學會怎樣讓那些煩愁一邊涼快去,而不是陷入它們之中不可自拔。
冥想向你提供的是一種處理焦慮情緒的變通之法。冥想讓你了解自己生活中發生了什么(而不是一口否定),然后幫你將它放下(而不是糾結其中)。
附:冥想簡單易行小方法
1.處處皆是冥想之地
可以是自己家里,也可以是辦公室樓梯間、甚至是馬桶上。你的寧靜來自于心里。
2.坐姿
最佳坐姿是“蓮花式”,你可以從半蓮花式開始,坐在木質椅子上也可以,只要保證脊柱挺直就可以了。你能夠堅持坐20分鐘不覺得有任何不適,就代表你已經上道了。
3.誦讀真言
假設你的母語是英語,你可以說elephant(大象),但你要控制大腦不要勾勒出大象這個巨大的東西。你的真言必須是流動的,自在的。
還有一句總持咒,由大聲到小聲,反復誦讀瑜伽真言“嗡 阿 吽(念hong),最后只在心中念誦。現在你已經開始冥想了。
4.任雜念來來去去
不要試圖控制它,專注你的真言。
5.接受自己的本來面貌
6完全的自由
進入“純粹覺知”狀態,內心深處無垠的寧靜。從冥想中得到的寧靜延伸到你的日常生活里。
每天20分鐘,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開始進行冥想吧。
冥想中經歷的那些寧靜時刻,會讓你漸漸忘記壓力和擺脫焦躁的情緒。你會感覺非常滿足于放松,讓自己在這種感覺中再多沉浸一些時間。好好享受這種平和寧靜的感覺,直到你覺得已經準備好重回現實世界。
每一次睜開雙眼,重返現實,你會感到一種不同。這種感覺很奇妙,但總會一次比一次更好。當然,你不可能靜坐一次——20分鐘就將世界給你的重負全部卸下。為了獲得長達一生的快樂。你必須真正將冥想修習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