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思維該如何消除?

反復聽了邏輯思維第301期視野窄化,里面《1984》作者喬治.奧威爾,對貧窮的關于貧窮的觀點一針見血,直抵內心。他認為:貧窮的本質是消滅未來。

里面有一個詞叫“稀缺性心態”,即稀缺性心態,即人們遇到稀缺的事物,行為會有所改變,這個稀缺的事物,可以是具體的東西,也可以是時間和金錢。任何人在稀缺面前,都會視野變窄,智商下降。也就是說,因為匱乏,因為資源的稀缺,讓窮人的視野被蒙蔽,只顧得上眼皮子底下的事情,他們看不到更廣闊的可能性,跟長遠的未來被他們從精神世界里拿掉了。

我反復的看了這篇文章,細想今日來的工作與學習,深有感悟,一項自詡為活在當下,其實就是一種貧窮的體現,終日只能被手頭細小繁瑣的工作纏身,根本沒有長遠的學習動力,永遠淪陷在貧窮的圈里。而我所需要最關鍵的能力就是——自我學習能力,以及活在未來的思維!

想想活在當下的我們,每天忙著工作,下班后通常感覺很累,回到家刷朋友圈、追劇、從一個網頁跳到另一個網頁。看看表,已接近十二點,睡覺;第二天好不容易掙扎著爬起來繼續忙工作。不知不覺,時間就這樣過去了。五年過去,十年過去,突然發現自己和他人的差距簡直望塵莫及。當習慣了呆在舒適區,就不愿輕易去冒險,害怕承擔,害怕出錯。驀然間,發現自己做了多年的工作,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就能勝任,還比我們擁有熱情和活力。當危機感來臨,恐慌也油然升起,但這時的心中又更多的是悔恨,悔恨那些被浪費掉的一去不復返的時光,悔恨面對激烈的競爭卻手無縛雞之力。

不斷的慨嘆青春易老,悲情韶光不再,懷念似水年華。古人早就留下“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勸誡,可多少人只是左耳進、右耳出,最終難逃徒傷悲的結局。也有一些人意識到競爭的激烈和殘酷,抱有憂患意識。有提高自己競爭力的做法是“看熱門”,哪個行業賺錢就去學相關的技能。

面對眾說紛紜的形勢和不確定的外界,你唯一可持續的競爭力,也是可以掌控的競爭力,就是卓越的自我學習能力。卓越的自我學習能力可以讓你觸類旁通、比較迅速地掌握一門全新領域的技能,在激烈的角逐中成竹在胸,保持清醒的頭腦,對于自己的發展格局運籌帷幄。

卓越的自我學習能力,可以讓你在焦慮和浮躁泛濫的荒原中擁有自己的一塊棲息的綠洲,看天天更藍,看水水更幽,保持一顆純樸向上而積極美好的心態。

而活在未來,更是要跳出日常的繁瑣平庸、虛度光陰的狀態,做好個人長遠規劃。活在未來,應該好好想想明年的現在我將做什么,能做什么,再將未來所希望的生活倒推分解,將愿景轉化成可執行的任務,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