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經干貨】暖夜寒冬--致我的大學

暖夜寒冬--致我的大學

    --by jack Li
    --2015-12-30
 這是一篇寫給學弟學妹,我的朋友同學以及最重要的我自己的一篇文章,
 用以記錄我在2015年最后幾個月的一些經歷和個人感受。
 如果你也有幸看到這篇文章,那將是你我的幸運。
yyy0.jpg

  首先,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上海XX大學XX學院大四的本科生,我叫XXX,我的專業是XX工程,我曾經在XX實習過,對XX感興趣,自學過XX語言。(為了隱私,XX代表參數)。
   為什么讓我介紹一下自己我能巴拉巴拉說出這么大一串呢?因為已經熟能生巧,自然反射了。
在過去了三、四個月里,我和成千上萬大四學生、研究生一同在找工作的戰場上廝殺,在這個戰場上有血有淚,有功成名就也有敗北而歸。
   如果說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那么找工作的過程比高考更加嚴苛。

正文

2015年的冬天來得特別早,特別寒冷也特別的漫長,在這漫長的冬季里,我看見了許許多多和我一樣孤獨行走的人。
  從9月份開始準備簡歷到最后和理想公司簽約的過程中,我修改過幾次的簡歷,投過幾十家的公司,聽過十幾場宣講會,獨自一人餓著肚子去陌生的地方面試,然后成功的消瘦了好幾斤。其中涵蓋了互聯網,互聯網金融,證券保險銀行,電子商務,汽車制造,軟件服務等行業。
  從9月到11月30日,我關了朋友圈,減少和朋友的聯系,安安心心的投簡歷,面試,找工作。
在這忙碌而充實的幾個月里,我仍然沒有拿到offer。我曾經一度的失眠焦慮,看著周圍的很多同學都拿了offer而自己卻還毫無頭緒,茶飯不思,夙夜難寐。

似乎人的運氣總是一陣一陣的,你在這段時間倒霉必會在下段時間走運,在為工作焦慮了兩三個月的時候,當我都已經絕望準備向命運投降的時候,幸運女神仿佛又站在了我這邊。
  11月30日下午5點左右的時間,我正在忙碌手頭的工作,突然接到一個電話,電話那頭是甜美的女生,問我是不是XXX,我說是,問我是不是上周四參加過公司的面試? 我說是,然后她說:恭喜我通過了面試。我當時已經興奮過頭而激動的不知如何表達了,那種感覺就像你曾經日日思戀的女神突然答應和你在一起,一直渴望的東西突然到手,心里巨大的一塊石頭成功落地的那般興奮愉悅。
   我想這樣的心情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我想了很久,只有幾年前初中畢業考了全校第一那時有過這樣的情感。用古人的話來總結,人生幾大樂事:金榜題名時和洞房花燭夜。此刻的感覺就像金榜題名般幸福喜悅。
   她又問我愿不愿意簽約?問我怎么不是很高興的樣子啊?我說當然愿意啊,太興奮了說不出話來。然后她確認了郵件說稍后把offer發到郵箱注意查收,為了滿足一下虛榮心,我問了句:是不是就我一個本科生?她說不是啊,還有別的本科生...然后我把這個電話存在了手機名為幸運女神hr。
自此幸運女神打來了第一個電話,其他的幸運之神全都出動,在十二月里我接連收到了很多個offer,也都一一回絕了。
  就在前兩天,上海通用打電話讓我去體檢,接到HR電話的那一刻我是興奮而又恐懼的,這一切雖然早有預料,但真正來了的那一刻,卻不知所措,我當時腦子一片空白,工作也沒有心思,因為已經簽約所以我特別的糾結。我想上海通用會是我這段經歷的一個完美的落幕,從九月份投遞簡歷到通知體檢共去去通用面試過5次,帶過去15張簡歷,被6個高級經理面試, 終面和SGM高級總監,IBM工程師博士和碩士進行過圓桌會議,能經歷這一切我感到很滿足,至于結果能不能去通用,會不會去通用已經沒那么重要了(至少我當時終面完是這樣想的)。

以下是干貨:

在這幾個月里我接觸過國企,外企,合資企業,私企業。他們有的是世界五百強,有的是行業龍頭,有的是上市公司、有的是創新性產業.....
  以下排列以時間為順序: 華為 飛牛網 通聯支付 普華永道 IBM 上海移動 浦發銀行 萬達信息 上海通用 百聯電商...
  因為比較多每一家分開來說顯得比較臃腫,我總結了一些找工作的共性,但是每家公司都有每家的個性如果要了解,有空一一介紹:
  找工作流程圖

SHU找工作.png

注意:不要以為終面不刷人,每一輪面試都會刷掉一些人。
   有些公司群面到終面會在一天內完成,比如華為。
   有些公司則會拖拖拉拉很久,和每個公司的安排有關。

干貨一: 關于簡歷

簡歷是一個人的標簽,頭像是一個人的門面。每一家有名氣的公司每天都會收到很多很多簡歷,如何在這么多簡歷中脫穎而出是一門技能。
  寫簡歷的時候問問自己以下問題:
  1.我的大學是211么,是985么?
  2.我的專業是熱門專業么?
  3.我有拿過什么獎學金么在大學?
  4.我有過什么樣的實習經驗么?
  5.我大學的成績怎么樣?
  6.我大學除了學習還做了什么有意義的事情?
  很多人在寫簡歷的時候無從下手,其實,你仔細想想,還是會有很多東西可寫的。
另外在寫簡歷的過程中一定要突出差異化競爭,一定是你有什么別人沒有什么才會更容易被選中,
而且hr每天看一樣內容的簡歷很多遍,你如果有耳目一新的東西讓她眼前一亮,就更好了。
  簡歷上內容的優先度我給排個序:
  1.大學
  2.專業
  3.實習經歷
  4.獎學金、競賽獎
  5.成績
  6.個人特點評價
  說到這就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了:關于大學和專業的問題,是不是985大學一定比211要好?答案為否,985的好專業才是真的好。
  比如:你告訴我你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歷史系的,我會覺得這個好像有點不對勁啊。
我之前看過一個帖子吐槽說北大青鳥的畢業生工作幾年都月薪2w了,其實是完全有可能的。
總之一句專業很重要
  那現在如果給學弟學妹們推薦專業:據我了解:理工科計算機相關專業還是挺好的。
我曾經面試的時候遇見本校計算機學院的一個妹子,告訴我說:你通信怎么又來搶我計算機學院的工作?
  我說是你計算機搶我通信工作吧。她告訴我,她現在在IBM實習,但不準備去了,因為拿了Intel的offer。(除了羨慕只有恨了)
  哎,說到這想起之前有個hr告訴我說通信不是計算機相關專業(=.=)我瞬間崩潰。
  之前一個朋友說:現在985的大學+計算機專業+大企業實習經驗=年薪20w,對于這個,我其實很相信的。
  那如果你不是985大學也不是熱門專業那怎么辦呢?
    彌補的辦法是:
    1.你自己發明創造過什么東西
    2.你在比較知名的企業打過醬油
    3.你獲得過ACM的什么獎
  對于這幾條:每個人可以看看自己的情況去深入。
  不過大家也不用擔心,真正985大學+熱門專業的比率不到10%,而且大家不在一個level上,不會有正面的競爭。剩下的都是和我們差不多的,所以此時要講究差異化競爭。

干貨二: 關于群面

群面其實是很具有殺傷力的一輪面試,這輪面試一般5-10個人為一小組不等。
我記得華為的是10個人分兩組辯論。其他一些公司就是5-6個人討論一個項目,都是很開放的問題。
一般會刷掉3分之一的人,特別少的表現特別好的小組不會刷人。
  群面是一個慢慢積累和成長的過程,如果你在學校很喜歡和同學談天說地關注國家大事,那么會有一點的優勢;如果你參加過辯論賽會有一點優勢,
  但是如果你是一個比較shy的小姑娘或小男孩,那需要好好修煉這方面的能力。
  群面考察的是你的這些能力:
    與人溝通的能力
    邏輯思維的能力
    靈活變通的能力
  群面又稱:無領導小組面試。雖然是無領導小組面試,但是有話語權的一個競爭。
舉個例子:
  在華為的群面中,是我人生第一場的群面,一大早穿著帥氣的西裝(正裝很重要一定要給人干凈的印象,可以不帥氣但一定要干凈),到了五星級賓館,結果基本都是復旦的同學。
我們小組10個人,8個復旦本科及碩士,剩下我上大本科,另一個上大研究生學長。
因為人生的處子群面,特別緊張,沒有經驗,敗得很難看。
后來我總結了 失利的原因
  1.5v5的辯論賽,看見都是貴族學校的本科和碩士,覺得自己上大的本科和他們差太多,我心虛了,沒主動把握話語權。
現在想想當時真是too youg too naive。現在我明確的給上大的同學打打氣,我們上大雖然不是貴族學校,但是我們上大的人還是很厲害的,不要虛就是干。
  2.沒有準備好自我介紹,當時每人3分鐘的自我介紹,輪到我的時候,我一直打哆嗦啊,瞎說了一通把時間超了。(太丟人了)
  3.這點很重要,大家一定要記住:選座位很重要!選座位很重要!選座位很重要!
盡量選靠近面試官的地方,不然像我一樣坐在最后面試官都看不見(=.=)
從第一次的群面比較心虛緊張不知所云害怕群面,到后來越來越享受在群面中也人唇槍舌戰。這一方面是心態的變化,另一方面其實,
  這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與人共同交流,分享思想和經驗的能力,快速思考和反應的能力。從某種角度來說,這種能力大于你的專業能力。
  最后說一點:在群面中一點要有自己的觀點和態度,你可以不欣賞我的人,但請重視我的聲音。
做人的幾字箴言:不爭不搶不緊不慢;言之有理,言之有據。能做到這幾字的人其實已具有大將風范了。

干貨三: 關于專業面

專業面一般會看你的簡歷并跟針對你的項目經歷去問,理工科大多如此,別的科我目前不了解。
  專業面很少會涉及你在學校上過的課程,我說的是很少,但偶爾也會問一些。
    想想下面問題怎么答:
    通信相關:
   1.說說香農定理
   2.比特率和波特率的區別
   3.畫一個恒流源
   4.介紹一下TCP/IP 協議
  ...歡迎補充
   計算機相關:
   1.寫一個sql語句:具體遇見什么題得看運氣了這個可難可簡單
   2.用c++或者Java寫一個最小棧
   3.排序算法
   4.二叉樹的翻轉,插入,判斷兩顆二叉樹是否相等?(遇見數據結構的題基本爆炸)
   5.對MVC的理解
   ...歡迎補充
  面試官會拿著你的簡歷問項目相關的問題
  1.你在這個項目遇見了什么難題?怎么解決的呢?
  2.你對這個項目中最滿意的地方是什么呢?最不滿意的地方是什么?
  3.有沒有對這個項目做過什么優化?
回答面試官問題一定要冷靜自信,不要躲躲閃閃,有的地方不會就直接說不會,因為畢竟會有不會的問題。而且他們知道你們應屆生都是一群渣渣。
想從事It方面的,你至少得有一項自己拿得出手的語言:c 、java、c++、Android objectC等等。
說白了大家都很水,但你比別人厲害一點那么就是你了。
  但據我觀察,一般大公司不會在意太細節的問題,我在通用的專業筆試基本一道題都沒做出來(=.=)運氣差,后來過了很久居然過了專業面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大公司一般看你的潛力和綜合能力,他們會將各個環節的成績綜合來看。
  還是以通用為例:去專業終面的時候我看見我的人事評估是A,6個高級經理全票通過。

干貨四: 關于一些個性的問題

一般在找工作的時候,前期刷簡歷,做題,群面都是在和別人競爭。
換言之,在這幾輪中需要我們把別人pk下去,但越是到了面試的后期,就會越接觸到公的高層,
此刻,大家的能力都相差不多,而更值得關注的則是一些個性的問題:
好好想想以下一些問題:
1.你大學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2.說說你自己的三個優點和三個缺點?并舉例說明
3.你感興趣的是什么?你為之付出過什么努力?
4.說說你對我們公司的認識和理解?說說你對這個行業的認識和理解?
5.你對未來的人生規劃是什么?換言之:你的夢想是什么?
6.你大學里最擅長和最不擅長的是什么學科?
7.你覺得你本科生和研究生相比有什么優勢么?(其實我覺得如果你到了這一步就說明你的能力已經很厲害了,至于優勢大家都知道就看你怎么把話說好了)
其實,這些都是自己的問題甚至說是一些哲學問題,沒有任何一個標準答案,而當面試官問你這樣的問題的時候,往往并不是說想得到表面的答案,
而是通過這些去看你的本質 。
在學校的時候我們可能從來沒有好好想過這些問題。但是在找工作之前一定要仔細思考這樣的一些問題?
只有自己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能知道自己能想要什么。做一個聰明的人做一個聽得懂話,會說話的人。
而很多情況卻是,在面試的時候,公司的高管問你一些這樣的問題?突然腦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東西?那被淘汰下來是必然的。

干貨五:相信自己是個幸運的人

       一些公司在應聘條件時會加上一條:覺得自己運氣好。
       關于運氣不得不信,尤其是一些創業公司,你如果運氣不好人家怎么會要你呢?
       但有一點:首先自己要相信自己是一個lucky star。另外,天道酬勤,勤奮的孩子總是幸運的。 

以下是感悟:

確實有時候人會在風口有時候也會在浪尖,這些很多因素可以歸結于機遇和運氣,(就像去年的冬天是多么的溫和而今年的冬天如此寒冷)
但另外一個詞可能更適合一些:天道酬勤,水到渠成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我也曾有過依賴心理,依賴自己的親朋好友給自己提供一些便捷通道。
后來,碰過一些壁之后,我才懂得:一個人得抬頭挺胸不低頭,依賴往往是我們變強大的道路上最大的阻礙。
我們內心之中得有這樣的一種魄力:去看看不靠別人,靠自己究竟能走出一條什么樣的道路。
換言之,其實就是需要我們培養出自己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想,獨立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私以為,不論你現在剛入大學還是已經準備工作就業還是準備考研深造,或是出國留學。
我們都得有自己的想法:我為什么來到這個城市?我為什么選擇這個大學和這個專業?我為什么選擇工作?我為什么選擇考研?我為什么出國留學?
自己走的每一步就想想究竟要為什么這樣做,如果想明白了自己走的每一步,那我們的腳步就會堅決穩固,道路就更筆直平坦,而不是人云亦云聽之任之。

最后一句話,與君共勉: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