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于投機總是嗤之以鼻,感覺只有投資才高大上。其實不然,投資和投機本身沒有哪個更高級,投機注重對機會的把握和時機的應用,需要操作者對環境更加敏感和果斷,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大展拳腳。投資更注重長期的價值回歸和成長,更重要的是耐心和步步為營。針對不同風險偏好的人和資金量,找到適合自己的才永遠是最好的。
其實投資的門檻要更高一些,資代表資本,是可以為了未來的利益而犧牲現有的機會成本,不受短期的波動所影響。也就是說這部分資本不可以隨意進出市場,但一旦參戰就需要像鱷魚一樣靜待時機,只有當獵物到離嘴最近一刻才結束戰斗,繼而繼續等待。操作可能是以月甚至年為單位的長線投資,普通投資者只有用閑錢才可以參與,但忍受無數個日日夜夜的等待與波動對任何資金何嘗不是一種煎熬。
相比而言投機需要更加敏感,只要目標符合要求,就要制定作戰計劃馬上行動,因而承擔了更高的風險,高風險搏高收益,沒有一擊必中的必然把握,還有被對手反殺的概率,因而投機的不確定性是很大的。
無論對于哪種方式,全軍出擊的模式都是不可取的,因為黑天鵝灰犀牛事件只要出現一次,本金就會全軍覆沒。用有限的本金去搏無限的風險是愚蠢的,無論哪種方式,最重要的其實不是收益有多誘人,而是本金至上。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不出局,就有機會東山再起。
除了本金最重要,還有什么相對更重要呢?是投資者的獨立思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其實所有參與者并不能統稱為投資者,專業的投資者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人扮演的角色其實是“玩家”“賭客”,市場變成了零和博弈的賭局。市場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稱重機,因而并沒有絕對的理性可言。商場如戰場,甚至要更加慘烈。
對于剛入市場者而言,由于缺乏專業的訓練和正確的方法。往往都需要走非常多的彎路和踩坑,而本金則在不斷損耗中越來越少。慢慢的人們便退出了市場,這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比賺錢更重要的是活下去,活下去才有機會,在亂世中要盡量保全自己少折騰,要繁榮中收獲而抽身而退,說是簡單,但實際操作中的反人性操作又有幾人能做到?
對于普通人而言即便難仍然蘊藏著機遇,在階層固化和巨頭壟斷的當下,大資本所回避的高風險反而是普通人搏一搏的機遇。大資本的短板正是小資金的優勢,進退自如。只要利用好這個機會和優勢,就有可能讓資金快速成長,讓自己快速成長。但這其中面臨的困難仍是艱辛的,從0到100萬是100萬倍,而從100萬到500萬則只需要5倍。因此小資金更重要的是進攻,大資金更重要的則是防守,有時防守要比進攻更難。但對于普通人的我們而言,如果起點非常低,100萬倍顯然困難重重,還需要很多機遇和運氣成分。
沒有誰是隨隨便便成功的,只有經歷的歷練才會誕生出智慧與財富。諸葛亮號稱臥龍擅長進攻而攻城拔寨,數次祁山北伐但時勢不濟功敗垂成。司馬懿號稱涿虎擅長防守,十年磨一劍而參戰寥寥無幾。但每次進攻都能順應天意最終平定三國。
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