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畢業前夕,在萬達廣場找到一份看似很光鮮的白領工作。每日和一群同樣年輕充滿青春活力的少男少女一起工作。
? 心累倒是每日的日常,當每日穿梭在這些看似要沖上云霄的高級寫字樓里。做著自己既毫無興趣亦并不擅長的工作時,當一道又一道重壓壓下來時,好幾次近乎崩潰。
? 不久后,毅然決然選擇辭職,于我而言,一生不做自己喜歡的事簡直就是對大好青春的一種巨大辜負。
? 辭職后去了一趟北京,當我在十幾條盤根錯節縱橫交錯的地鐵線上,穿越洶涌人流時,一直在思索自己的未來去向,何去何從這個命題一直都存在于我的腦海里。無意想起還未畢業前,突然有一天被推入人才市場,當我拿著簡歷穿梭在每個企業面前,窮盡一切的說辭,希望能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而正是這個時候,一種巨大無比的迷惘開始空降,就像黑云壓城般,將我的心城裹挾著。我像鉆進一個密不透風的網里,無論我如何掙扎都掙不脫束縛。
? 說不心慌絕對是假的,一個普通大學文學院的學生,履歷單薄,隨處往人才市場一抓就是一大把。那些日子,我就像是個無頭蒼蠅一般,四處亂竄。
? 投遞簡歷的時候,和大多數人一樣,堅持著“廣撒網”的原則。這種被選中的概率也很大,于是那段時間,基本上每天都會接到3個以上的面試通知。學校的輔導員也是趕鴨子上架,急著歡迎下一批學生,急著讓我們走出學校,走向社會。
? 前二十多年極其有限的學習生涯里,并未有人真正指引我以后該如何走。小時候回想著長大以后成為科學家成為大明星成為藝術家,長大以后反而無意被人問起“以后準備干什么時?”反而一時語塞。從小就有長輩來幫我裁定小學去哪兒,中學去哪兒以及大學去哪兒,我唯一所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成為尖子生一枚,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 而當自己真正意義上需要去決定未來去往何方時,一時之間,失了分寸。印象之中,有段時間,連續一周,不是在面試就是在去面試的路上,考官們雖然千篇一律的沿襲著:“先自我介紹,再進行筆試,最后等復試通知”的套路。但工作方法也大不一樣。有人比較溫和,輕言輕語;有人則比較直接,直接一口否決。記得去某家公司復試的時候,霸道總裁上場,來對我進行面試,他先詳細盤問我大學四年的日常生活,然后毫不留情的和我說了一句:“我很悲傷你大學輸在起跑線上,希望你參加工作以后加油,不要再輸了?!?/p>
? 生平第一次被人一口否決之前的所有努力,那一刻,倘或地下有個樹洞,我會毫不猶豫的鉆進去,然后再也不出來。
? 在北京待了一周后,終于決定要去從事一項自己喜歡的事,方能不負韶光。某日,當我迷失在故宮中,左走右走,走不出去時,突然想起初中時曾癡迷的那本叫《花火》的雜志,于是乎,我就當機立斷,給這個公司打電話,獲得了一個面試的機會后, 我就馬上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