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我從小學開始就是個愛看書的好孩子,我家長也從來不擔心我的學習,也不擔心我亂跑。現在回想起來,大概是三四年級,認識了很多字以后,我就開始看找書來看了。那時候的我真的很乖,書對我而言有深深的吸引力,一般情況下,我不是在去圖書館的路上,就是在借漫畫書的路上(因為去圖書館的路上有一家漫畫書店,一本的租金只要3毛一天),要不就在家里看書。
自從在少兒圖書館辦了借書卡之后,就陸陸續續的看了很多書,像鄭淵潔童話、花季雨季、十七歲不哭、劉墉的書、三毛的書、福爾摩斯探案集……還有各種漫畫,感覺我那時候看的書,是我這輩子看過最多的書了。就像這兩個月,把我這前半生沒有碼過的字都得碼了。
看漫畫書,我一開始看得還不算快,但是,為了能趕上還漫畫書的速度,我必須趕時間看啊。后來,速度提上來了,每次借1本回來,大概45分鐘可以看完一本,薄一點的,更是半個小時就看完。接著我又跑去書店,又去借新的回來。為了省錢,我還跟朋友一起交換看漫畫,比如一天借2本,我們兩個還輪流看,這樣,也無形中鍛煉了我看書的速度。
慢慢的我逐漸發現,原來我不僅看漫畫書快,連有字的書也看得飛快。
看書快,是一種極強的自嗨的能力。有時候朋友發一篇文章,我就在樓下秒回復了,并且還能針對她文章里面的內容點評一二,朋友很質疑的問我,你真的看完了嗎?我說必須啊,要不然呢?
再說看剽悍晨讀,如果當天我希望能在留言區入選。為了占領到先入選先上墻先被點贊的紅利,我會在6:30盯住手機,等待奕晴寶寶一發出當天晨讀鏈接,我可以在6:35分就把留言提交上去。當然,并不是每次的反應都可以反應如此神速,我也有寫到40多分才提交留言的時候。我目前收獲了6本紙質書哦,歡迎來交流。
和朋友一起瀏覽網頁,我看完了,拿鼠標要點下一頁的時候,他們通常說,等等,我還沒看完,我就問,你看了多少,有人說,剛看了一半。我說,好吧,我等你,于是我在旁邊玩了會手機,他看完當前頁了,我們繼續翻頁往下看。
一起看一本書的時候,也發生過類似情況,我要翻頁了,被制止了,朋友會說,你為什么翻那么快。我說,我看完了。朋友繼續說,你看那么快,不過是水過鴨背,你記得住嗎?我說,為什么要記住它?又不是考試,有的文章,只需要過一下就可以了。
有時候看書太快,反而因為別人看書慢而懷疑是不是自己的態度問題。但是,看了今天的晨讀(感覺今天寫晨讀的是一位武林高手),仔細對比才發現,原來我一直都在運用晨讀里的讀書方法。
“流水式閱讀”就是這樣:讓書籍如水一般從心中流過,不用在意是否把書里的內容全部理解或者記住,就像水過留痕,相信只要讀過,便會有所收獲。
書的類型有很多種,對我而言, 如果是需要考試和專業的書,我自然會采用嚴肅閱讀模式,花比平常慢很多的速度去根據知識點有針對性的去閱讀。如果是其他的書,我一般采用流水式的閱讀方法。讀書并不在于“復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獲。對于經典的橋段、句子,我會做讀書筆記,或是找機會重新拜讀。
千萬必要小看這1%的作用,也許正因為這1%,你會有豁然開朗或受益匪淺的感覺。
02 多讀習慣養成法
通過框定閱讀的“時間段以及情景”,可以讓大腦產生“習慣的錯覺”,從而將讀書時間嵌入日常生活。
營造看書的氛圍,找到自己喜歡的閱讀環境非常重要,把讀書融入到你生活中,變成生活中的習慣,你會愛上讀書。
我是有多久沒好好看書了呢?從大學畢業之后,我就是跟著習慣看了無數遍的哈利波特全集、指環王而已。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在今天這個閱讀浪潮里,我需要的,就是靜下心來,按照晨讀的辦法,給自己和喜寶妹妹定一下小目標,讓我和她把讀書作為生命中的一部分,讓我像小時候一樣那么熱愛讀書,也希望喜寶妹像我小時候一樣愛閱讀。
03 呼吸式閱讀
養成多讀習慣只是“流水式閱讀”的一部分,還需要配合“呼吸式閱讀法”。就像一個人不可能只吸氣不呼氣一樣,我們不能只讀書不動筆。不過,這個“寫”,并不是指完整地寫出一篇書評來,而是指“三個一行”:一行采集、一行精華、一行評論。
吸氣,就是吸收書中的精華。呼氣,就是把精華通過文字進行輸出。通過輸出,加深印象,培養出良好的閱讀習慣。回顧的過程會帶來愉悅感和成就感,更有利于閱讀習慣的養成。
我摯愛的三毛說過,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云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現在的我,雖然沒有傾國傾城貌美如花,但是我仍保持純真,相信這個世界的真善美。那是不是與我小時候看了太多童話書和漫畫書有關?
以上就是我看書比別人快的秘密,希望我們都能熱愛讀書。讓讀書的種子落在心間,生根發芽,請靜待花開吧。晚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