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的這部分內容,分析了完全不同的兩類人:傻帽兒悲觀派,理性樂觀派。
曾經我就是一個傻帽悲觀派。印象特別深刻的一件事兒就是,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準備參加公務員考試,自己在家里做申論題,其中有一道,就是講要不要破壞一部分的環境來發展地區的經濟,這道題目給的資料當中詳細描述了發展可能給地區環境造成的危害。當時傻乎乎的我,直接回答,那干脆就不要以環境為代價去發展經濟了。
我的答案當然是錯誤的,得不到分數。但是直到那之后很多年,還是不應該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發展經濟,應該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可事實上我并不是很清楚什么是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而一部分的代價到底是不是必須付出的。
羅胖今天講的幾個故事,恰恰解了我的困惑。當資源即將被用盡的時候,節省可能并不是一個好的方法。利用知識,不斷探索,獲取新的替代能源,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
而盲目的關燈一小時活動。事實上,反而可能給電路帶來不可逆轉的危害。
總而言之,我們應該努力去做有知識的理性樂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