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親愛的,我想換工作了”
“支持吶,趕緊的 ”
“真的,我沒開玩笑”
“我知道,辭職以后想好做什么了么?”
“要不還去酒店吧?,我也不知道,只是對現狀不滿”
前幾天好友lala給我發微信說她想辭職了,沒記錯的話這是她的第三份工作。第一份是和自己專業相關的財務,第二份是酒店客房部領班,第三份是度假村滑雪場部服務。我知道,其實她并沒有準備好。
三份工作經歷她并沒有累積什么可以傍身的經驗,工作經歷也沒有什么亮點,甚至后兩份工作還把財務知識甩的干干凈凈。她也不知道自己第四份工作要做什么,只是想離開那個沒有wifi,快遞也到不了,三餐全靠食堂解決的季節性營業度假村而已。
可是,姑娘,離開看似是一個瀟灑的決定,只是你想好下一步去做什么了么,下一份工作如果還是這個樣子怎么辦?
2.
小時候的我們心里都有一粒種子,當老師問你,長大想做什么的時候,我們都爭先恐后的說要當警察、律師、科學家、演員、白領,那時候那個稚嫩紅撲撲的小臉少年好像對未來很篤定,覺得長大就會成為的那個人。是有可能的,但是中途早早放棄的人也不計其數。按部就班的上完小學,初中,高中,大多人也就是在上大學選專業的時候才真正的考慮以后要做什么吧。但是畢業以后呢,沒人再告訴你上完大學接下來要做什么,那時候怎么辦。
二十幾歲往后的人生要自己對自己負責了。
3.
有個同事喜歡動漫,前段時間買了手繪板,她總說要離開體制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那個手繪板收到貨后用了一次以后再也沒見她用過。
不是喜歡動漫嗎,現在有這樣的契機重拾畫畫,為什么不堅持呢?況且已經八九年沒提筆做過畫,那一句“我想辭職做動漫”,拿什么來實現呢。吳宗憲在周杰倫懷才不遇的時候給了他一個機會,讓周杰倫用10天時間寫50首歌,10天時間他吃泡面寫歌一頭扎在音樂室。10天后他把譜的工工整整的50首歌交給了吳宗憲,后來,我們聽到了《Jay》。想遇到伯樂,至少得是千里馬。不是千里馬,也要在做千里馬的路上。想做漫畫師,先開始練習線條吧。
天才太少,大多數人的能力和才華都配不上自己的野心。
4.
有女生說我要找個高富帥男朋友,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是個普普通通的女孩子,家庭,長相,能力都不占優,你吸引高富帥的閃光點是什么?如果都沒有,眼下還是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衣品,學著化淡妝,提高眼界和談吐最實際。
男孩說我要看樂隊的演唱會,起碼你要關注演唱會時間吧,不要等到過了售票時間才發現自己連搶票的資格都沒有,天天掛在嘴上說要去看的演唱會,你這樣什么時候才能看上呢?
工作遇到不順想辭職,孤獨委屈不甘心都會滋長放棄的念頭,可是你清楚自己的能力嗎?下一份工作做什么呢?如果沒有,辭職后的第二天就是失業的第一天。還是先做好當下的事情,等待能力足夠成熟再決定,這種默默努力后的積蓄爆發的反轉不是比天天嚷著要辭職更爽快。
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要掛在嘴上,提前看看攻略,計劃自己的假期再出發,起碼要對要去的目的地有一個認識,這也是旅行的一部分不是嗎?
看清楚自己的興趣和注意力所在,知道自己的能力和籌碼再做決定,畢竟莽撞不等于果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