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熟最爛的夏天
夏天沉落在貓眼的鐘面
沉落在沒被窗欞遮擋住的光線
和我們趴著偷懶被光線曬成栗子色的四肢
我是93年末生人,所以08年的時候,應該算是花季
說是花季,其實那是姑娘們一生中最丑的時候。
肥胖、干癟、猥瑣、半發育,還有牙套和高原紅。紅樓夢里描寫十五六歲的女孩子,總是喜歡用香汗淋漓、粉拳亂捶這種令人害臊的詞匯。可08年的初中校園真正盛產的,是愛說人壞話的女同學,個個沒整容又純素顏,丑的清新脫俗。穿東方駱駝和潮流前線,買貼滿碎鉆花枝亂顫的水筆,誰用鉛筆盒誰是土包子,亮片的筆袋才是尖端標配。最時髦的女孩兒剪了田馥甄的BOBO頭紅遍全校,男孩子追來跑去,樂此不疲地解前座的抹胸帶子。
06、07年,是屬于加油好男兒的夏天。
毛茸茸的,但各有小帥的男孩們被捧為王子,關在東方衛視的城堡里,就此拉開了人生的帷幕。
其實說不上當年為什么要看這些,只是突然選秀節目拔地而起,奇人異事烽火燎原。隔著一層電視玻璃搖旗吶喊,看著他們愛恨情仇,感動的一塌糊涂。好像你支持的選手獲勝,就能當上總統,帶來福祉似的。彼時沒有彈幕,更沒有直播,用手機編輯短信發送到XXXX為你支持的好男兒投上一票,現在看來就像訂購彩鈴一樣,真是原始到早該入土的方式。
猶記得我媽當時特別喜歡6號陳宜川。在一堆厚劉海殺馬特的猴子群里,空軍出身的陳宜川光著額頭,一身正氣,迅速捕獲了中老年婦女的心。
這他媽才是真正好男兒該有的樣子啊,那些動不動就哭,讓著花環,揪著衣角,嘴上無毛的少年們,更應該去參加《加油,傻小子們》。
然而不管陣營怎么分化,每周日晚上我媽還是會抱著絨線跑到鄰居家里,兩家人一起看比賽。男人們聊著中南海,婆娘們聊著西紅柿。
我拿著剛買的好大一串馬天宇硬塑料掛件炫耀給同齡的小孩看,可她表示完全不care因為憂郁的巫迪文更是她的菜。
我當時為什么喜歡馬天宇呢。
不是因為他長的帥,也不是因為他走著音唱《該死的溫柔》很該死或者很溫柔。
而是我初中暗戀的那個男生,他的學號是8號。只有這樣,我才能光明正大地在班級里,爬上桌子奮臂高呼著:“我喜歡8號!!!!”
表白著我不為人知的小心思。
看吧,我就是這么膚淺又深情的人。
直到多年之后,有人去世,有人紅透,有人老婆孩子熱炕頭。他們再想07年 ,該是什么樣的心境呢,后悔嗎,得意嗎,害羞嗎。
在我看著TFBOYS載歌載舞的時候,會像我媽當時一樣露出不屑的表情
“切,這幾個毛頭孩子有什么好”。
反正鄙視鏈永遠隨著年代的齒輪被生生不息的繼承著。
但是幾天前下班路過龍華殯儀館,還是忍不住停了一會。
深秋的上海特別冷,風刮在臉上像是在切刀削面。KIMI,當時好多朋友喜歡你,所以你現在在哪呢。
于是我想,青春期的夏風年年有。
只是哪一股
都不再是能吹到我身上的那一種。
寫到這里我突然有點詞窮,大概是到了中考作文800字的瓶頸。08年真是個多事之秋啊,每天都有大新聞在上演,周記和月考真是從來都不缺素材呢。
金晶保護火炬是本能還是作秀呀,劉翔會不會再創輝煌呢?北新疆的暴動平息了沒有,三聚氰胺的負責人被抓起來了嗎。
奧巴馬當上了總統,成為了黑人的神話。
希拉里就職了國務卿,彼時主流的聲音都在贊頌她打破了女性的天花板。
大地震頭七全國鳴笛,我們在教室里低著頭集體默哀
班上的女生問她的小男友,如果地震了你會保護我嗎,然后沒有得到她想要的回答。
好像我所能感知的22年,從未有像08這樣嘈雜,歌頌的聲音,批判的聲音,火箭發射的聲音,孩子哭泣的聲音。對國家的憤怒和自豪持續交相輝映,前一秒佯裝意見領袖在語文課上高呼“中國怎么了!”,后一秒就在午休時間看著《感動中國》哭的屎尿橫流。
那個時候成績好的女孩子最性感,而穿裙子會被當成妖艷賤貨孤立起來。長了一根腋毛可以自卑一整個暑假,衛生巾掉在地上會在竊竊私語中被撿起來互相傳閱。男生跑去打球,女生逃避著體育課,討論昨晚《命中注定我愛你》的床戲真是好長。
翻來覆去一本《YOUNG揚》是最熱門的讀物,記載著很多不可描述的科普。
沒有淘寶,花里胡俏的郵購冊子承包了小鎮青年的時尚進階。
每日每日在眼保健操的時候和同桌用胳膊肘互相推搡。
趴在教室外的欄桿上曬太陽,用拳頭的影子去打正好站在角度下的老師。
在一片歡送奧運,盤點過去,迎接世博,展望未來的盲目狂歡中,我們升學了。
又過了7年,就變成了現在的我。
其實23歲還是非常年輕的,年輕到拍著感懷的電影也無人共鳴,年輕到成為公司的老幺,還能不違和地說一聲,切。也尚未有人變成大腹便便的老板,變成功成名就的男士,變成相夫教子的主婦,變成墳頭矗立的墓碑。
前段時間回家,碰到了初中的同桌,她是我當時最要好的女同學,后來考了醫學院之后仿佛人間蒸發一般,失聯太久,讓我以為她已經被泡在了福爾馬林里。
她說,你還記得嗎,我們總是在彩印的歷史書上搓著五顏六色的橡皮屑。
我說,那當然,曾經讓我尋死覓活的月考排名我現在一次也想不起來
但是我們寫的交換日記,用矯情話傳的卡片,都還好好收著。
撕著報紙疊紙團,撿起粉筆頭當子彈
“咻”地 一聲扔出去,就到了現在。
那個從不發微博、沒看過一眼微信的年代
大把大把的時間都是怎么度過的
曾經貧窮的少年去游園會,勸著姑娘簡單點愛就好了嘛
可是教他簡單愛的周杰倫卻去塞納河畔唱著告白氣球,在偉大的城堡里娶了和我同齡的公主。
如果有一天,中國要拍請回答系列,請務必選擇2008吧。小人物的情感和時間總是在大時代的推動下才能有那么一丁點兒的意義。
才能變成故事被記載,等待著被人取材
或者只能揮發在時間里讓人無限唏噓
唏噓就是
有點難過但又沒那么難過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