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寫簡書,有什么不恰當?shù)牡胤剑蠹抑刚?br>
既然是第一次,就先介紹一下自己吧。十幾歲的時候出國到北美,小學,初高中,一直到大學都是在國外,現(xiàn)在在加拿大五大銀行做大型企業(yè)貸款的客戶經(jīng)理。對于北美語言和文化可以說和當?shù)赝辽灵L的朋友們沒什么區(qū)別。不過,在往下看之前請各位剔除“年紀小+英語環(huán)境=學英語好容易”,以為我也經(jīng)歷過語言關(guān),也能多少能理解朋友們走過或正在走的路。
關(guān)于學英語是不是一定要學語法,主要看你學英語的目的。如果是純寫作,那么學習語法是必須的,因為文字溝通相對嚴謹,如果語法不準可能更加容易產(chǎn)生溝通上的誤解,或影響閱讀體驗,甚至有些特定的情況下也有人會以語法的嚴謹與否來判斷文字后面作者的綜合素質(zhì)。
前兩點不必多說,關(guān)于最后一點我深有體會。就算在國外也有很多教育程度相當?shù)偷耐鈬?,母語就是英語,可寫的email或Facebook什么的都是語句碎片,有時看半天不明白他想表達什么意思。這時候很多人都會先入為主的產(chǎn)生“這人教育程度低”的感覺,這點我的老師,朋友和同事們都或多或少的有同感。而在沒有其他判斷條件的時候,語法上漏洞百出的寫作可能會讓讀者產(chǎn)生輕視,繼而輕視內(nèi)容,耽誤事情。這也是為什么商用郵件對寫作要求很高,我曾經(jīng)在工作中有幸和一位Stanford出身的CFO合作,那個email寫的叫一個漂亮,讓人無法不重視其內(nèi)容,尊重其作者。
當然,對于語法方面要求的嚴謹程度也取決于寫作的性質(zhì)。我是搞生物制藥出身的,寫論文的時候哪怕有一點錯誤都必須及時改正。但平時Facebook上留個言聊個天什么的,只要能準確無誤的傳達意思就可以了。有一次沒接到女朋友的電話,她給我留言”why you no pick up”,誰也不會誤解這什么意思,不過有別的理解方式的朋友可以留個言,哈哈!她本人七歲出國,酷愛閱讀寫作,英語寫作和口語水平比一般加拿大本地人都要強,這么寫就是好玩兒的。
可如果學習英語是為了日常口語交流,那么我認為學習語法可以說基本上沒有幫助。我始終認為在交談之中,語言只是一個工具,用來傳達事實,觀點和情緒,所以別管講出來的語句是不是蹩腳,能傳達自己的意思就好了。況且還有語氣,表情,肢體語言,和參照物,結(jié)合當時的環(huán)境作為輔助,只要有一些英語基礎(chǔ),無論語法是否精通,在絕大多數(shù)日常情況下應該都沒有溝通的障礙。
再者,就算是精通語法,在實際對話中的幫助也不會太大。大部分人剛開始講英語的時候,每說一句話都要把自己要說的考慮好,然后翻譯成英語。有時候我們用自己母語聊天的時候都要費心思考慮好說什么更恰當,那腦子要轉(zhuǎn)的多快才能想好自己的回答,按語法組成合理的句子結(jié)構(gòu)+時態(tài)然后說出來?
王語嫣為什么精通天下武功卻不能對敵?因為她沒練過。所以說語法在口語中真的沒什么太大的用處,反而會在會話中因為要想好答案又要估計語法,考慮得太多,又一時間不能組成通順的句子而緊張窘迫,造成更大的溝通障礙。
這就好像拳擊一樣,對手右直拳打過來,電光火石之間誰能用腦子去分析“他出右直拳,哦,那我下蹲,然后左勾拳瞄準下巴反擊”。等你想好了也被KO了。任何拳手都是熟練+下意識預判,對方出什么拳,身體已然做出反應。
英語對話也是如此,絕大部分精力用來考慮回答對方的內(nèi)容,以至于說出來的句子都是信手拈來,至于是否通順,那就靠日常的會話積累沉淀了(和揮拳一個道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錯,但如果想要順暢交談,別無他法。不過好消息是,其實日常會話用到的句型并不會很多,這又和拳擊一樣,也就是直拳,勾拳,uppercut,熟能生巧之后還是可以達到“信手拈來”的程度的。馬云為了練口語不也在西湖邊上給外國友人當過導游么,看看人家面對外國記者時的游刃有余。如果不信我,請信首富。
這也可能是為什么中文這么難,咱的功夫上來就是什么太極六十四式…七十二路譚腿……說獨孤九劍無招勝有招的那位泥奏凱。
再舉個身邊的栗子。我父親年輕時潛心鉆研語法,每天晚上學習到凌晨兩三點,對語法的分析運用堪稱精妙,我到現(xiàn)在都拍馬莫及。不過只要一有外國友人在場他就完,一句整話都說不出來,還是得我上。后來遇到一個加拿大老師點撥,叫他口語中不要太講究語法,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語法天馬行空我聽著都臉紅,不過日常對話真是相當流利。不過凡事還是要講個度……
那么想練好英語的朋友們需要怎么做?我覺得還是那句話,想想拳擊運動員,都是日揮幾百拳的熟能生巧,量變引發(fā)質(zhì)變,有沒有揮拳時還抱著理論分析的?要練習寫作的話,就多閱讀,并嘗試寫作。盡量多讀長篇小說,不要讀短文,因為故事的發(fā)展有助于你的理解。
一開始看不懂沒關(guān)系,不用重頭看起,看完就換下一本。第一本能讀懂10%,第二本30%......直到能讀懂90%,這時候閱讀和寫作也就都入門了。還有就是閱讀難度,不要上來就Catcher in the Rye or Stone Angel,選一些寫作水平低一點的,比如Harry Potter就很簡單。如果我低估了大家的閱讀水平,請原諒。
如果想要口語進步,可以多看看美劇。還是從簡單的開始,最好看動畫片,因為是面對少兒的節(jié)目,內(nèi)容和語言都很簡單,便于理解。動畫片看懂了就可以開始看給青年觀眾的,比如綠箭啊閃電俠啊什么的,像house of cards這種語言相對復雜一點的,可以晚點兒看。千萬別看帶字幕的!我這英語都成第二母語的人看到字母都會忍不住盯過去。
說實話,出國以后,你很快就會看明白,語言只是一個交流工具,更重要的是心態(tài),和克服文化上的不同。你面對的不僅僅是語言障礙,更重要的是不了解環(huán)境,不了解社會,更不了解文化。而善良又固執(zhí)的加拿大人民,不會因為你是新來的而遷就你。
例如,在北美人與人之間注重相互尊重和自信,而中國文化提倡的謙虛就沒那么重要,甚至如果謙虛成為謙卑,迎來的只有輕視與漫不經(jīng)心。溫言細語,小心翼翼的與政府工作人員詢問證件辦理手續(xù),他很有可能敷衍你。不是因為他不善良或沒有同情心,而是一個強勢社會的公民對于表現(xiàn)柔弱的外來人與生俱來的輕視與反感。不如中氣十足的打聲招呼,加上一個陽光自信的微笑,然后直截了當?shù)母嬖V這個拿你稅金吃飯的人今天該怎樣服務于你。如果覺得句子不夠通順,那就表情手勢道具一塊兒上。這時候如果拘泥于語法,可能會因為一時想不出來而緊張窘迫,更影響溝通的效率和結(jié)果。
再例如,就算你把牛津詞典背下來+語法精通,也不一定能融入這個社會,交到真正的外國朋友。不是因為你聽不懂他們講的笑話,而是你聽懂了,可你并不覺得好笑,因為你不了解這里的文化,和這個社會。他們覺得好笑,你可能覺得無聊,而你感興趣的,他們覺得莫名其妙,所以沒法一起玩耍。不信你找一個外國友人,給他詳細解釋一下grass mud horse的起源于妙用,看看他能不能打心底里欣賞咱們幽默的國粹。再問問自己,無法以國粹溝通的友人,你與他能否建立信任。
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小學中文水平,可能有點語無倫次,語法肯定也不行,各位莫怪。如果有什么地方大家需要我更詳細的解釋一下,在答案下面留言給我就好。
寫這篇答案主要是為了在簡書認識一些朋友,如果需要,我也可以推薦一些自己喜歡的英文書籍,歡迎與我私聊。(不知道簡書有沒有這個功能,沒有的話可以微信)
無論是否贊同我的觀點,如果還能認同我對這篇回答的用心,請各位留個言,或者喜歡一下也行。長篇大論的目的是拋磚引玉,讓大家一起留言討論,相信都能給大家一些思考的靈感。我會從中得到更大的動力繼續(xù)寫下去,謝謝。
Ro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