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古詩詞去旅行——南京

為什么我們會被那些千白年留下來的詩歌所感動?是不是他寫的那個情景與心境你也曾有過相同的經歷,甚至有時候你會驚愕,這寫的不就是我嗎?這也是我想脫離出本,走到中國那些詩人的詩句中,看他們看過的風景,走過他們走過的路,或許我會離他們更近一點。

我的詩詞第一站選在南京。

南京這座城市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重”。這里有六朝古都沉淀歷史的厚重,有自來戰爭錐刻下來的沉重。這是一座凝重而滿腹心事的城市。這里有太多不如意的詩人流經漂泊到此,在異鄉成了客途。但詩人的偉大就在于能將自己的心事凝聚成詩,蔓延千古。

5月4日

早上7點多到了民宿。這也是我第一次獨自一人出行,也是第一次住在民宿(推薦愛彼迎,真的很好)。我選擇住的地方就是要交通便利且安全。

我簡單收拾了一下,拿出提前做好的古詩詞地圖,但這些信息資料來自網絡較多,可能有些詩詞的地址是不對的,如果有知道詳情的朋友,請指正,待我下次旅行時再去。

杜牧《清明》——杏花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關于杏花村今在何處?至今無定論。我查閱了一些資料,江蘇南京、安徽貴池和湖北這三個地方可能性更大一些。我這次先到南京,到的第一天就指向杏花村。我查到的地址在集慶路以南的南京市第四十三中學一帶。在古瓦官寺附近,(公交35路底站往東走50米右拐30米后左拐,拐進花露北崗。)明中期著名文學家王士禎寫有《游瓦官寺記》。古瓦官寺雖深處巷中,但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的歷史,始建于東晉興寧二年(公元364年),名列中國五山十剎。這里吸引了歷代許多詩人墨客來此憑吊吟誦,留下了許多詩人的作品和足跡。

從這里進去


最好不要在寺院里拍照

從古瓦官寺出來,一直走出巷子,向右方向直走,能看到群排的深灰色和白色的房屋,那里可能就是牧童指的杏花村。昔日的景象早已被“時間“隱蓋,已看不出它原本的模樣。我頂著烈日走進小巷中,放眼看去盡是破舊與人煙。那時在清明時節,那天下著大雨,身在異鄉的杜牧,思念著親人,傷感隨之徒生。他應該會把酒吟詩,沉醉不知歸路吧?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鳳凰臺”在金陵鳳凰山上,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集于此山,乃筑臺,山和臺也由此得名。李白是我最喜歡的詩人,我知道他來金陵(今南京)到過很多地方,我跟隨他的詩一路找尋。

隨手拍

鳳凰臺,在今的位置有幾處說法:第一處是在金陵鳳凰山(又稱韓府山)上,具體位于南京市雨花臺區和江寧區交界處,在鐵心橋南側,牛首山的東北;第二處是在秦淮區長干里西北側鳳臺山上,據說杜牧《清明》詩中的杏花村就在附近。我去的是第二處,因為在杏花村附近,所以我就開啟了尋找鳳凰臺,我當時在附近憑著感覺找尋,這也是一種緣分吧。(如果有知道地址的朋友請留下詳細地址。)我一路尋找一路打聽,也沒有找到鳳凰臺,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地方。

隨手拍

李白《長干行》——長干里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十六君遠行,瞿唐滟滪堆。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門前舊行跡,一一生綠苔。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長干里,是當年系船民聚集的地方。我查找的資料地址是:位于今中華門外長干橋南,雨花路的西側。我在地圖上直接搜“中華門”距離不算特別遠,我就跟著導航走到中華門。當我看中華門的時候,我的直覺感覺李白的這首《長干行》不像是在這里。我看了一下中華門的介紹。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城門,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結構最復雜的堡壘甕城,其建筑規模僅次于通濟門(現已不存),有“天下第一甕城”之稱。

隨手拍

在下面看的時候就聯想到電視劇里打仗的畫面。走上去之后挺迷茫的,不知道該從那里走,我去的時候是也沒趕上有什么旅游團,只能憑著感覺走。里面的結構還是挺復雜的,給我的感覺就是陰森森的,而當時其實是烈日暴曬。如果你不趕時間的話建議進去看看,門票50元。

這里距離大報恩寺也很近,門口有公交可以到。我走的有些累了,加上手機也沒電了,上午的行程就此結束,回到民宿休息,準備晚上夜游秦淮河。

友情建議:下午5點左右先從夫子廟開始逛——江南貢院——烏衣巷——天黑以后坐船夜游秦淮河

劉禹錫《烏衣巷》——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從民宿坐地鐵3號線夫子廟下,因為當時天還比較亮,我打算先逛一下秦淮河附近,原本想找一個地方吃飯,但發現這里有美食街,有太多太多的小店了,好不容易來一次南京,當然是都不想錯過,所以我就挨個買一點嘗一嘗。邊逛邊吃。建議少吃一點,因為晚上可以到秦淮河邊上的飯店,我覺得秀色可餐就是這個意境。

夫子廟即孔廟,這里是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國第一所國家最高學府,也是中國四大文廟。不過這里我沒進去,想去的朋友可以進去看看,門票30元,我在門口買了一份狀元糕,不太適合我的口味,不太建議嘗試,因為要買就要3塊還挺占肚子的。

狀元糕10元3塊

江南貢院也在附近,這里是中國古代專門進行科舉考試的地方。門票是20元。在夫子廟美食街上,有電動游覽車票價12元,大概25分鐘左右,還有人給講解,如果走累了可以選擇坐這個。我在烏衣巷下了車。

江南貢院

烏衣巷是晉代王謝兩家豪門大族的宅第,兩族子弟都喜歡穿烏衣以顯身份尊貴,因此得名。

烏衣巷

劉禹錫來到烏衣巷時這里已是衰敗之像,而后這里又經歷了破壞,我覺得烏衣既有像王羲之、王獻之,及山水詩派鼻祖謝靈運等文化巨匠,又有因戰爭留下的傷疤。劉禹錫到這里懷古,留下這首《烏衣巷》,我來這里尋詩,看歷史的蒼涼和世事的無常。

王謝故居在烏衣巷內。門票8元。

在秦淮街上

杜牧《泊秦淮》——秦淮河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杜牧這首詩行世后,秦淮河之名始盛于天下。李白《留別金陵諸公》詩中,也有“六代更霸王,遺跡見都城。至今秦淮間,禮樂秀群英”的詩句,出現了“秦淮”河名。

這里的秦淮即秦淮河,發源于江蘇句容大茅山與溧水東廬山兩山間,經南京流入長江。相傳為秦始皇南巡會稽時開鑿的,用來疏通淮水,故稱秦淮河。歷代均為繁華的游賞之地。

等到天黑以后,我去買的夜場船票80元(我直接買的,沒有在網上購買)。像我第一次來江南的人,對于這種意境當然是很欣喜。

我坐在船邊上,想象著曾經這里也是燈火通明熱鬧非凡,而杜牧就站在對岸,看著周圍不知亡國恨的商女和貴族們尋歡作樂,在此寫下了《泊秦淮》。也是這樣的夜晚,這樣的月光,他沉重的心事觸景生痛,正如《唐詩正聲》曰:“國已亡矣,時靡靡之音深入人心,孤泊驟聞,自然興慨。

夜游時間不到1個小時,游過了白鷺洲公園(吳承恩等許多著名文人詩酒歡會的雅集之所)、桃葉渡,瞻園等景點。

5月5日

今天要去尋找王安石,主要的行程就是爬山!早上從民宿出發到公交站臺乘坐315到紫金山索道。公交20路、游3路都可以到。

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紫金山其一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其二桑條索漠楝花繁,風斂余香暗度垣。黃鳥數聲殘午夢,尚疑身屬半山園。

《書湖陰先生壁》是王安石題在楊德逢屋壁上的一組詩。湖陰先生本名楊德逢,隱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紫金山時的鄰居。

公交下車就到了紫金山,如果不太想爬山可以坐車,但坐車也只能到半山腰,想要登頂還是要靠自己爬。我原計劃是爬山上去,然后坐纜車下來,結果當天下雨纜車沒開,我爬山下山都是靠自己下來的,真的是很累,而且自己一個人特別容易走錯路。

我伴著小雨腳滑的爬著山,不過我覺得這樣的天氣好過烈日晴空,風迎過來吹走熱汗,帶來一絲寒爽,倒也是很舒服。剛開始一同爬山的人還很多,但到半山腰以后就所剩無幾(其實是我自己走錯了路,繞了好大一圈),再加上這樣的雨天,能遇見真人就更讓人高興了。如果我在霧氣蒙蒙的路上遇見你,我是真的很高興。

我一個人走在霧氣灰漫的路上,時而威風問候帶來清涼,雨水落地的聲音、大雨撞擊樹木的聲音、風與樹木花草打招呼的聲音,還有鳥兒與其他隱藏起來的小動物們的聲音····這聲音只有你靜下來的時候才能聽到的。有一種凈化心靈的感覺。

走著走著霧氣越來越深,甚至連一直陪伴在周圍的蒼茫大樹也看不清了。一個人走在這樣的路上剛開始有些膽驚,我隱約看到前方站著一個駝背的老者,當我快步走到前面才發現是一個彎曲的大樹。

再走一會兒從霧中看到一個人形,打著傘,漫步走向我,我們彼此沒有說話,只是輕瞄互看就各自上路,但我心里卻踏實了,繼續趕路,慢慢的開始享受這份靜寂的孤獨。再走一會兒,突聞一陣笑聲,抬頭一看從茫茫霧氣中悠然走出兩位仙女,我攔住她們,問登上紫金山還有多遠,小仙女帶笑用手輕輕一揮指著遠處說:“哦還遠著呢!”我只好繼續堅持。每走一段就會遇見一個人,我突然有點期待這種遇見。每遇到一人便會去問:“紫金山還有多遠?”連續問過兩個人,一個說:“再有5分鐘就走到了····”再問到下一個人卻說要10分鐘。我問:“剛才我問過一個人他說還有5分鐘,怎么走到這兒變成10分鐘了?”他笑笑說:“5分鐘是不行的,你的速度要10分鐘的!”好吧,我的速度!

山上很多蝸牛,走路要小心一點哈~

走在路上的感覺真的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我想就這樣走著走著,李白會不會從遠處的霧中出來呢?我們談詩旅行,我們一起去拜訪王安石的住處,看一看他親自栽培的田地。

紫金山山頂

下午1點多終于爬到山頂,因為下雨的原因,站在山頂就像深處在云層,除了霧什么都看不到。這段文字就是我在爬到山頂后在某快餐店里喝著熱乎乎的咖啡寫的。

天文臺

下山的時候雨已經停了。路過紫金山天文臺,門票15元。在這里有一段非常美妙的遇見。天文臺上有一個拿著相機的襯衫男孩、一個聽歌的白衣男孩,還有一個我。我們三人有距離的站成了三個角,但同時都望著遠處,聽著鳥兒在山林里的對話,還有微風吹來的清爽,我們都安靜的享受這一刻帶來的美好。我們就這樣一直站了好久,好久。(很痛苦無法用文字描述那種感覺)

詩中提到的半山園是王安石退隱江寧的住所,故址在今南京東郊。 我在網上查到地址在海軍指揮學院內。很遺憾不能去看一看了。

最后去了南京博物院,距離我住的民宿很近,地址:玄武區中山東路321號。地鐵2號線在明故宮站下。這里是免費的,只要帶著身份證即可。

5月6日

今天是在南京的最后一天,原本想去李白寫的那首《秋夜板橋浦泛月獨酌懷謝朓》,但“板橋浦”這個地方有好幾處,而且都比較遠,最后也只能放棄了。我跟李白真的好沒有緣分誒!

上午先去找劉禹錫吧,先去石頭城。石頭城遺址公園,公交6、21、23、60、75、91、204、302都可達到,具體那一站我忘記了,但下車還要靠導航走一段才能到。

劉禹錫《石頭城》——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石頭城有“東吳第一軍事要塞”之稱。筑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吳國孫權遷至秣陵(今南京),在石頭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頭城。

站于此地,最能領會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和譽為登臨之絕唱的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詞的意境。

“鬼臉照鏡子” 是一個在歷史上即聞名的景點,因在城墻中部有一塊突出墻體的橢圓形石壁,遠看隱約可見耳目口鼻,酷似一副鬼臉,所以也稱鬼臉城。真的挺嚇人的!

今天天色陰沉,我剛到這里沒多久就細雨紛紛,你無法長時間直視它,我真的感覺它也是在看著我的,讓人不寒而栗。我還是從這個圓形門洞上去了,我用手輕撫這些千年石頭,小心翼翼的生怕驚動了誰。那些石頭本來就是這么涼的嗎?

走在上面我想象著在這城墻里外發生的故事,那些紛如雪的白骨,每走一步都有可能會踩到誰的血。雨越下越大,我越來越害怕,我在上面站了一會兒準備離開。當我走到圓洞的時候,突然聽到有女子哀怨的哭泣的聲,我頓時毛骨悚然快步走了出來。

最后我還是回頭看了一眼,這座威嚴又陰氣森森的城墻,即使石頭之間生長出來的綠植卻也是如此的滄桑。這里一定是有太多的委屈。

李白《金陵歌送別范宣》——清涼山

石頭巉巖如虎踞,凌波欲過滄江去。

鐘山龍盤走勢來,秀色橫分歷陽樹。

四十馀帝三百秋,功名事跡隨東流。

白馬金鞍誰家子,吹唇虎嘯鳳凰樓。

金陵昔時何壯哉!席卷英豪天下來。

冠蓋散為煙霧盡,金輿玉座成寒灰。

扣劍悲吟空咄嗟,梁陳白骨亂如麻。

天子龍沉景陽井,誰歌玉樹后庭花。

此地傷心不能道,目下離離長春草。

送爾長江萬里心,他年來訪南山老。

石頭:山名,今南京清涼山。

鐘山:即紫金山

今地址:鼓樓區清涼山83號。從石頭城遺址公園直接導航走過來,從天橋走上去,然后一直走就到了。

這是我在南京最后的一首詩,終于跟李白相遇了。我以為這里不大,但越往深處走,就越有新發現,但這里來往的人很少。走到一半的時候我迷路了,我在上面看到一個亭子,我在想李白會不會曾經也在這里避過雨呢?

南京3天的古詩詞行程結束了,雖然有很多遺憾,但也遇見了很多美好。南京,像是一個威嚴而沉重的長者,不知道千年以前它是什么性格呢?

下一站,常熟!


南京其他詩句今址

棲霞寺——劉長卿《棲霞寺東峰尋南齊明徵君故居》地址:棲霞區棲霞街84號

臺城——韋莊和劉禹錫都有寫過。地址:玄武區解放門8號

莫愁湖公園——據北宋《天平寰宇記》記載:“莫愁湖在三山門外,昔有妓盧莫愁家此·····”莫愁湖因此而得名。有“江南第一名湖”的美譽。地址:建鄴區水西門大街132號

閱江樓——朱元璋《閱江樓記》。地址:鼓樓區建寧路202號。

如有其他詩句地址請留下詩和地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197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15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104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884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647評論 6 40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30評論 1 323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08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366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887評論 1 334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3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39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478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174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586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27評論 1 283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08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14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