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演員的誕生》辛芷蕾一下子就被觀眾記住。
12年,《北京愛情故事》佟麗婭被全國觀眾所熟知。
辛芷蕾,熾烈的玫瑰,熱烈桀驁。
佟麗婭,深秋的菊花,淡雅倔強。
她們倆鮮明的不同,骨子里的果敢卻不謀而合。
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辛芷蕾坦誠且認真的說,我就是想紅。
我挺想紅的,我特別希望自己趕緊紅了,這樣我的選擇機會就會很多。
《演員的誕生》的舞臺上,她飾演《金枝欲孽》里面的一個失寵的妃子。她把后宮嬪妃的陰戾、跋扈、狠毒、幽怨等紛雜的情緒,通過每一個微表情演繹出來,讓人討厭又心生憐憫。
在最后的PK環節,雖然輸掉了,面對鏡頭仍舊一臉淡然的說,我沒有覺得她比我好,我沒有預設過自己會輸。
的確,在氣場上,她的遠勝舒暢。
誠然,在自信上,她的確沒有輸。
這個在表演上野心十足的姑娘,在影視圈已經默默耕耘了很多年。
《長江圖》里的安陸,性格堅韌,篤定的相信愛情。
《繡春刀2》里的丁白纓,即使與張震的對戲,也沒有絲毫的遜色。
她被認為是“被低估的80后演員”。
很多人說,演員的工作有的時候是要憑借運氣的,并不是你的演技好就可以一夜成名的,有的人甚至要賭上一輩子的時光。
那么,潛伏在內心的勇氣,張揚在臉上的野心可能就是在這個混雜的圈里執著堅持的恒久動力和一直堅持下去的信念。
貌似佟麗婭要比辛芷蕾幸運的多,至少現在的佟麗婭要比辛芷蕾紅。
可實際上,成功的道路上,從來都是荊棘叢生的。
《星空演講》臺上的佟麗婭,一襲純色的晚禮服,依然如《北愛》里的沈冰,晶瑩剔透、不染纖塵,比當年的“沈冰”多了堅毅與果敢,也更加的知性與優雅。
我喜歡別人叫我“兒子娃娃”。
21歲的我,和那些十六、七歲的應屆生一起考中戲、考北電,其實是一個有風險的事,但是我還是操著一口帶著孜然味的普通話走進了考場。
她,瘦弱纖細,弱不禁風,骨子里面卻又有一股敢拼、敢闖的勇氣與果敢。
《真正男子漢2》里面,她真實、率直、拼命,讓你由衷佩服這個瘦弱的女子;細心、體貼、照顧別人又讓人感覺特別的窩心。
已經走紅,有劇本選擇權的她,三番五次找導演,申請出演《平凡的世界》的田潤葉。她說,我是演員,碰到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為什么不去爭取?
一個扛著十幾斤馕,闖北京的小丫頭,現在已經為人母,她是那么的膽小,又是那么的勇敢。
經歷了生活的巨變,她依舊是那個堅強的丫丫。
她的野心如冰山一角,3/4的感情與能量存蓄在海底,不驕不躁的把野心變成現實。
你有野心,可是,你沒有能力實現。
你沒能力,因為,你沒有勇氣改變。
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是精神的嗎啡,只是無奈時的阿Q精神;還是快樂的果凍,讓你不懈追求?
《康永,給殘酷社會的善意短信》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后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成功從來都沒有定式,里面的內核你有足夠的野心,足夠的勇氣,努力、果敢的前行,不寄希望不勞而獲,不憂慮一時的得失。
如果你是熾烈的辛芷蕾,那么就怒放,開成一朵絢爛的玫瑰。
如果你是堅韌的佟麗婭,那么就蓄能,綻放一束深情的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