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寫作的緣分
學生時代的我,有過幾次作文被當作范文在全班朗讀。高中時代的老師給過我一個評價讓我至今記憶深刻:“這位同學寫得很有新意,別的地方沒有見到過。”
當時描寫了家里的一盆紫羅蘭,我說她張開的枝條像是要給我一個擁抱,感恩能來到這個生機盎然的世界。除此之外,和萬千高考大軍一樣,寫的都是應試作文。東拼西湊,無病呻吟,不偏題就謝天謝地了。
近幾年開始愛上了看書。為了填補大學時代的荒廢度日,什么書都來者不拒。看完書就會寫寫短評,對特別有感觸的書還會寫書評。我的第一個伯樂就是這樣看到我的文字的。
那一天,在圖書館多如汪洋大海的圖書里,目光掃過一本又一本書脊時,冥冥之中與黃成老師的《書籍的慰藉》相遇。看到書名的時候,我就覺得:嗯,就是這本書了。讀完之后覺得作者對書的態度讓人很敬畏,于是回家之后就寫了篇書評。
后面的事情直到今天我也覺得神奇。我的書評被作者看到,并且被邀請刊發在他所編輯的紙媒上。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作品被刊登,第一次拿到稿費,第一次覺得原來寫作真的能給人帶來快樂!
現在看來,我當初寫的那篇文章一點邏輯性也沒有,純粹就是想到哪兒寫到哪兒。正因如此,這也鞭策我以后要好好學寫作。
寫作給我帶來的好處
首先,生活變得很充實。
以前下班到家吃完晚飯就躺沙發上看電視。時間飛快流逝我還覺得生活平淡也是福。
現在為了寫作,吃完飯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電腦。雖然時間依然飛逝,但在這永遠不會倒流的時間里,我留下了我的感情,我的思想,仿佛這一刻成了永垂不朽。以后老了看看也不會覺得枉費青春。
感官變得敏銳,心思變得細膩。
平時遇到一些事情,會在腦子里想很多為什么,不斷地和社會上的其他事情進行聯想,挖掘可以寫作的素材。
遇到想要表達的東西,也會第一時間記錄成文字。寫東西的時候也會學著運用辯證思維,考慮很多角度。
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通過寫作,認識了五湖四海,各種職業的朋友。因為熱愛寫作,毫不相干的平行線相交到了一起。我們相互鼓勵,相互監督,相互點評。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能夠走得更遠。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寫作的路上我不再孤單。
更迫切的想要看書
因為每天都要寫,擔心總有一天會靈感枯竭。于是我就不停的看書。看到好的段落就會馬上做摘錄,寫筆記,不斷充盈自己的知識庫。這樣就形成了良好的知識循環,不斷地有輸入,有輸出。長此以往會非常有成就感。
我的三個月目標
最近剛開始寫作,太遠的目標不確定因素很多,定得太宏偉我怕難以達成而先把自己嚇倒。
剛開始寫作,難免有時候會靜不下心來。坐在電腦前面半天憋不出一個字來,寫了又刪,刪了又寫。這大概是自己還沒有調整好寫作狀態吧?我希望未來三個月里能夠達到一寫作就全身心投入的狀態。
都說寫得多了,自然就找到自己的道路了。我希望未來的三個月能夠不忘分享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初心,不斷嘗試各種寫作風格。
最后,我希望通過不斷的寫,能將寫作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畢竟能給自己帶來愉悅的愛好才能堅持更久!
加油吧!
-End-
文:續雪
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