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碗雞湯,至少故事本身不是。但是,對于處于底谷的人來說,這是一粒補藥。
昨天帶梓予在公園,接到高中老友寶拉的電話,聲音低慫而迷懵,說論文搞完就徹底畢業了,天南海北的投簡歷,沒有方向,跟H分手很久了,12號分開的(度日如年),今天早上又試著聯系了一下,并不是想挽回什么,只是咨詢一些工作方向的事情,他在湖南那邊人脈廣,也許可以幫忙。一直走不出這個陰影,出去散心幾天剛回來,然而并沒有什么風景(心不在,風景何存?)。后來的話,已經被哭聲都湮沒掉了,大意是她覺得一切糟透了,32歲了,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遇到一個可以結婚的人,工作也沒有著落,幾年的戀情,在男方家里不同意的背景下一直堅持著,卻最終經不起事情與人情的變動,在工作被異地化以后,感情慢慢變淡,直到分開。
寶拉本來可以過著富足安穩的日子,在省內一所軍校性質的大學畢業,在堂哥幫助下進入C市一家大型銀行,從事人力資源工作,每天很忙,有時候也很累,經常加班,但是薪酬高,除了極具競爭力的基本薪酬外,日常福利也是好的不可理喻,工資卡經常在不是發工資的日子里,莫名多個幾千元,生活用品福利也頻繁發放。
但是,人最怕有夢想,且最怕夢想經常在現實面前張牙舞爪來勾引你的不安分,寶拉覺得這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她的夢想是做一名播音員,通過廣播與喜歡自己的聽眾一起分享喜怒哀樂,上學的時候就種下了這顆種子,但是一個農村女孩子在強大的現實面前,這種不切實際的夢想,只能默默藏在內心某個角落,不敢示人。 直到工作后,靠自己每天的忙碌付出,積攢了一定經濟基礎,看過更多屌絲逆襲的故事,才終有勇氣敢于去折騰,在工作3年以后,又糾結半年之多,吞咽下各種即將付出的沉沒成本,凝望著那熠熠閃光的夢想,終于做出了辭職的決定,瞞著家里。
沒有任何播音基礎,嗓音條件除了甜美一些也似乎沒有特別優勢。裸辭后開始準備考研,畢業三年,大齡女脫產考研路上的辛苦就自不必多說了吧,中間還丟了相愛8年的男友,撕心裂肺,死去活來,覺得天都要塌了,一切在遠離,夢想卻還遙遙無期,擦干眼淚,斷掉一切交際,潛入北京默默準備考研,一個人邊舔舐傷口邊自我激勵。
考上研究生,也并不代表成功,只能說離夢想近了一步,憑一腔熱情,讀研期間在一個縣級市找到了電臺實習的工作,認識了同樣在電臺工作的W,W學歷不高,但是嗓音條件不錯,且已經有了一定成績,覺得生活又有了光,然而生活不是連續劇,起承轉合沒有看起來那么明顯,小城市的電臺環境距離自己想要的差了好遠,平臺、人、文化,都是如此。輾轉試了很多地方,大的進不去,小的不如意。
W也因為職場關系的不敏感,被架空,進入底谷的兩個人惺惺取暖。后來W在朋友的介紹下順利去了省臺,再次迎來異地戀,直到分手。W似乎回到了他應有的高度,而塔圖覺得自己當初放棄優渥的工作,逐夢路上一直在失去,歲月流逝,男友離開,存款減少,皺紋初現,她抓著夢想的衣襟,在寒風中瑟瑟發抖。面臨畢業,失去校園的庇護,每一步選擇須更加謹慎,算命的說她是金命,適合待在北方,而她覺得北方的電臺做的并不如南方。
這么多年辛苦跋涉在路上,到底什么時候才能見到曙光?人生路,更多時候是一個人走,不論早晚,總是要交過情感的學費,才能淡然面對得與失。但是,生命給予我們的時間有限,學費交一次足矣。
人,是應該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當站在夢想之巔的時候,回頭來看這一切,真的都不算什么,都可以把自己當年受的那些苦楚,以故事的形式笑著講給別人聽,最難是當下。
人生總有夜路要走,如果不努力爬出底谷,那么此生的路,將永遠黯淡。
何不,
【調整態度】【制定目標】【量化差距】【分解任務】【列出計劃】【打卡執行】【反饋調整】【目標靠近】
“有史以來最大的發現就是,一個人僅僅改變自己的態度,就能改變他的未來。”
最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百度了一下日常用到爛熟的“態度”一詞,恍然發現,我并不認識它:(請深讀3遍,并用于自省)
態度是人們在自身道德觀和價值觀基礎上對事物的評價和行為傾向。態度表現于對外界事物的內在感受(道德觀和價值觀)、情感(即“喜歡-厭惡”、“愛-恨”等)和意向(謀慮、企圖等)三方面的構成要素。激發態度中的任何一個表現要素,都會引發另外兩個要素的相應反應,這也就是感受(道德觀和價值觀)、情感(即“喜歡-厭惡”、“愛-恨”等)和意向(謀慮、企圖等)這三個要素的協調一致性。一般來說,態度的各個成分之間是協調一致的,但在他們不協調時,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導地位,決定態度的基本取向與行為傾向。態度中的內在感受是指人們對事物存在的價值或必要性的認識,它包括道德觀和價值觀,價值觀以得可償失為條件來影響人們的行為,而道德觀則能使人們不惜任何代價甚至是不惜生命來達到一些目標目的;態度中的情感是和人的社會性需要相聯系的一種較復雜而又穩定的評價和體驗,它包括道德感和價值感兩個方面;意向是指人們對待或處理客觀事物的活動,是人們的欲望、愿望、希望、意圖等行為的反應傾向。
失戀,很明顯是態度的各個成分之間變得不協調,面臨的各狀態暫時沒有表現出得可嘗失的條件,所以,情感成分出來占了主導地位,任由自己悲傷。但是把失戀這件事情放到整個逐夢路上來看,真的得不償失嗎?
首先,不能跟你一起堅守的一定不是最好的,他的離去是為了給最合適的人讓位。
其次,在奮斗路上,戀愛是把雙刃劍。在你情緒低落,態度消沉的時候,身邊有人親密分擔是不錯(幾個志同道合的閨蜜也可達),但是,理性計算一下的話,戀愛是個純粹的能量消耗體,約會、浪漫、互送禮物,互相照顧與牽掛、猜測對方心思、吵架….所有戀愛帶來的行為所耗費的時間成本,精力成本,不穩情緒對奮斗決心的腐蝕等等,昂貴的讓人消費不起,這些時間明明可以用來做以下對實現夢想有絕對意義的事情:
去練聲,去健身,去讀書,去總結思考,去舉一反三,去增加你的出席率,去吸引志同道合的人,去行走體驗,去模仿超越,去做早飯,去愛自己。
最終你會發現,他的離去,是老天幫你清掉了一個通向夢想的最大障礙,于無人之處默默努力,從此,厚積薄發,管它金命水命,南城北市任你闖。
我們沒有預見未來的能力,但是,在外漂泊多年,你早該變得內心強大堅不可摧的,早該循著事物運行背后的規律,去看見紛繁現實背后清晰的脈絡,并順著脈絡推演未來走向。你也早該懂得“千差萬別一時通”的真理,用平和的態度去面對一切變動,有險避之,有責擔之,有榮承之,有苦咽之。不論多少人人事事,在我們生活中來來去去,交過的學費,就該拿到應得的offer。
付出十寸光陰,就要它十寸金。
今天再聯系的時候,寶拉正在上課,學架子鼓。我想,她已繼續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