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周落下帷幕,各大電影票房也頭魁花落誰家也露出水面,《羞羞的鐵拳》以壓倒性的優勢成為繼“戰狼”又一國產票房的黑馬。截至目前據貓眼統計累計綜合票房已達19.5億,勢頭呈增長趨勢預計過20億沒有太大壓力。
這樣火爆的電影場景,和徐崢的《泰囧》可以相提并論,都是低成本高投入的商業賣座電影。但是在人們的慣性思維里,高成本投入就是票房的保障,這部喜劇作品似乎打破了這樣慣例。
其實按理來說,也不然。很多高成本電影大多花費在“炙手可熱”明星出場費用,在電影制片里的成本似乎占總投入的較少的一部分。實質上,在中國的國情上高投入低投入電影,除去特效而言,成本是差不多的。
對于小品這一藝術形式,時間大多為15分鐘左右,都是以時事熱點為題材的笑料的有頭有尾的“短電影”形式(個人理解),融入電影當中自然是水到渠成的喜劇形式。
《鐵拳》是以靈魂互換的形式,帶來男女不同誤會作為笑料的源頭,自然是圈粉無數。“打假拳”和“網絡暴力”是本片的融入的事實,同時以矛盾對立的“打假拳選手”和“揭發假拳黑幕的記者”愛情故事作為本片主線,發生一系列的起伏式升華的愛情故事,也為無厘頭的劇情增添了一定的可看的真實性。
作為喜劇片亮點還是它獨特的笑點,這必須要提去少林寺“臥薪嘗膽”的二師兄的那段了。武林絕學三招,是以生活市井小事作為“絕學”也是開心麻花接地氣的標志笑點了。“碰瓷”那段出現在三大絕學始末,也是有較強的諷刺性,大徒弟的離奇死亡讓人笑中帶淚,似乎是對“碰瓷”的生活民生一問題的無奈的反應。
“開心麻花”出品三部電影廣受好評,得益于它小品出身帶有諷刺性的笑點,有力抨擊了生活熱點時事,給人可看性強的黑色幽默既視感。
星爺對市井文化鐘愛,而出現的“周氏幽默”,和開心麻花的諷刺生活時事的黑色幽默,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對平民老百姓的生活進行藝術加工,都達到了笑中帶淚的觀影感受。
但是對于《鐵拳》而言,也是又進一步升華的。笑點來自于小人物的生活無奈,卻有著正能量的結局。真正拳王是靠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背后金錢利益鏈驅使,給人大快人心的結局,十分的“完美”。
同時比《夏洛特煩惱》更為國際化一點,不再是中國“過去的日子”了,融入很多國內外拳王、大場景的拳臺、記者會、都市生活等元素。
提起黑色幽默,不得不說卓別林的《摩登時代》。貼近工人的機械日常生活,諷刺資本家壓迫工人不顧其死活的歷史狀態。這部黑白片讓卓別林成為當之無愧的幽默大師。
而《鐵拳》也是揭露打假拳的熱點時事,不同的是正能量圓滿的影片結局。開心麻花黑色幽默能貼近時事并且是正能量的中心題材,十分中國圓滿化也是大勢所趨。
希望這樣的正能量黑色幽默影片能更受觀眾喜愛,也欣喜于喜劇能給社會帶來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