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閱卷系統小編為您推薦高考的新變化和備考建議:
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已經公布,《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規范性文件和標準,是考試評價、復習備考的依據。《考試大綱》明確了高考的性質和功能,規定了考試內容與形式,對實施高考內容改革、規范高考命題具有重要意義。
2019年高考大綱完整版正式公布!復習有方向了!
各科新變化及備考建議
語文
2019年語文考綱的字詞表述有略微調整,在考核目標中,兩處提到“據普通高校對新生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要求”這一指導思想,2018年僅表述為“素質的要求”,這表明2019年高考將強化“立德樹人”的總體要求和對理性邏輯思維的考查。
試卷設題順序有變化。在考試范圍與要求部分,將現代文閱讀順序調整為一般論述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和文學類文本閱讀。
2019年語文考試大綱提示,學生備考不要單純關注審美鑒賞類文章,還需要多關注訓練理性思維,注重對文本整體閱讀、篇章結構梳理、內容要點的概括和表達技巧的掌握等。實用類文本的重要性提升,更加強調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關鍵信息的篩選和整合能力。
建議考生應廣泛閱讀,除了文藝隨筆外,還應閱讀一些小論文、時事評論等,反映當下變化、成就類、傳統文化類等都要涉獵,還要多進行邏輯思維訓練。
閱讀需要加強對各類文體特征的認識以及文體閱讀間的聯系,進一步強調對閱讀中思想內涵和藝術技巧的理解。強化快速閱讀能力,引領學生在閱讀廣度、數量、速度上要下大功夫,快而準地讀,快而準地表達仍是訓練重點。
考生需要縱深處反思自我或將自我與時代相聯系,于家國社會中找尋自我,積極運用“審辯思維”發展“深刻性”和“豐富性”,學會突出自己寫作上的特點與亮點。
數學
數學學科的考試范圍與要求與2018年保持一致,命題指導思想體現“一體四層四翼”,即高考核心功能: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重點考查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強調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及創新性。
就命題趨勢而言,試題結構保持穩定,也就是說題型、題量、難度將延續2018年的特色,關注考生的創新意識,滲透數學文化,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命題體現三大特色,突出八大主干內容,即:函數與導數、三角函數、平面向量、數列、立體幾何、解析幾何、概率統計,考查空間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論證、運算和數據處理等關鍵能力。注重通性通法,淡化解題技巧,以常規方法考查基本能力。降低運算量,強調貼近生活,考查數學的實際運用能力。
英語
考綱要求學生掌握的詞匯量是3500左右,但是要想英語考出好成績,詞匯是基礎,掌握的詞匯量越多越好。篇章閱讀涉及到的知識背景多種多樣,建議考生不要局限自己的閱讀范圍,文科生也可以看看含有理科知識的文章,理科生也應多了解人文社科知識。
考綱所列的24個語法項目應為語法復習之綱。語法復習要重點復習掌握各語法項目的主要用法。在文本閱讀中過程中針對長難句或復雜句子自覺地運用所學語法知識,尤其是從句和非謂語動詞知識,進行句子成分分析,養成自覺的句子成分分析意識。
平時的文本閱讀過程中應嘗試對文本進行解讀分類,培養文本歸類意識。可以預見2019年高考英語試題文本選取將更多地體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外國優秀文化、科普、社會現實生活、環保話題,更多的體現講述中國故事、體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大主題,更多地體現家國情懷、文化傳播、“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
物理
2019年高考物理試題在考查方向上和難度上會與2018年基本持平,但考核目標指導方針有微調,加上了“思想道德素質”,大力引導學生從“解題”向“解決問題”轉變,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思維,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等新要求。對考生的“思想觀”和“科學觀”要求更明確。
同時2019年高考命題會更加注重對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考查,那些聯系學習生活和生產勞動實踐、考查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題目數量可能會有所增加,實驗中可能會增加一些設計性實驗,考查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特別注意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和高中知識點的對接問題,例如動量是物理學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動量守恒定律是與能量守恒定律同等重要的基本物理規律,在宏觀、宇觀、微觀世界都成立。動量的概念起源于力學,但貫穿熱學、電磁學、光學、近代物理等領域。
對動量的學習,不僅有利于理解力學現象、掌握力學規律,而且有利于深入理解其他內容。比如,動量的學習有利于理解氣體壓強的微觀解釋、光子動量的概念等。所以對動量的復習,要注意動量觀點解決實際的問題,例如,理解火箭發射的基本原理等。
/ 化學 /
從2019年高考考綱來看,考查的知識點和往年相比沒有大的變化,但考綱更重視對化學科學素養、整合化學信息能力的要求。這意味著考試或將加大對化學主干知識的考查,加大情境式設問類型考題的比重。
考綱開篇提到“全面檢測考生的化學科學素養”,指的應是化學的核心方法、原理和思想,比如化學中分類的方法、反應的觀念。備考時,考生們應該把這些主干知識理解透徹,夯實基礎。
考綱中的第一項目標是考查學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這提示考生們要更重視情境式設問的題目。這類題目把化學與生活、生產聯系得更緊密,要求學生更注意觀察生活,學以致用。考生們應將課本中帶有情境材料的習題“消化”好,如帶插圖、帶介紹材料的內容要多加留意。考生們還應該多關注社會熱點,了解最新科技動態,如手機電池問題、新材料等話題。
生物
高考生物試題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識、能力和素養,強調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生物學科知識在日常生活、生產實踐等方面的應用。考試范圍包括必考部分和選考部分,必考部分在課程標準必修模塊的范圍內,選考部分在課程標準選修模塊1(生物技術實踐)和選修模塊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的范圍內。
今年的考試說明關于選修1增加的部分有五處。第一,酶活力測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第二,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滌等方面的應用;第三,制備和應用固相化酶;第四,測定食品加工中可能產生的有害物質;第五,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主要涉及選修1教材中專題1的課題3,專題4的課題1、2、3,專題5的課題3,而選修3沒有變化。
思想政治
認真學習領會十九大精神,將十九大精神貫穿到四個必修中去。考綱雖與去年相同,但年度間國內外重大時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現階段的基本路線和重大方針政策,都屬于與時俱進的變化內容。仔細研究新課標,把握本學科的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處理好新舊教材間的關系。新教材增加的重要觀點必須讓學生知曉、理解并與舊教材融會貫通。這既是政治學科的特點,也是政治學科的特殊要求。比如必修一中第十課和第十一課、必修二中關于國家監察委員會的相關變化內容等,建議結合十九大精神,采用新教材內容。牢抓主干知識不放松。
歷史
將2018年考試大綱“根據普通高等學校選拔的要求”修改為“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要求”,將相應要求具體化,并強調了對“素質”的要求。
增加了“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與素養,引導其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從而進一步完善了考核目標,而且突出學科考查特色,體現歷史學科的思辨性、人文性特點及思想教育的引導作用。
將“對有效信息進行完整、準確、合理的解讀”和“認識歷史事物的本質”部分的例題做了變更,其含義應該是要突出歷史學科思維和能力的考查,強調發揮歷史學的社會功能。
總的來說,2019年歷史考綱體現出穩定性特點,考慮到高考模式改革的大前提,這種穩定性將是這兩年的總體趨勢;同時考綱的細節調整體現出緊隨時代步伐、強化歷史學科社會教育功用和學科素養培養的特征,一線教師們要注意把握這一細微的變化。
地理
新考綱強調了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養。落實“以德樹人”的考綱要求,考生應形成正確思想觀和價值觀。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挖掘并理解中華文化中蘊藏的學科知識和原理。
考綱的新變化與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緊密呼應。地理問題必須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以學生的終身成長為目標。
知識原理來源于生活,同樣服務于生活。地理的知識原理不是孤立的理論性內容,它需要我們借助于基本的審美能力、價值判斷、閱讀分析、空間思維和創新能力去解決實際應用問題。
目前我國高考已啟用網上閱卷系統,保證了閱卷效果和公平性。如果對網上閱卷系統的雙評機制和多評機制不了解的歡迎咨詢我們 小題分網上閱卷系統的工作人員,也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討論。最后希望這份《考試大綱》能帶給您幫助,并預祝考生們取得一個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