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護理學:水電解質酸堿平衡 | 2016
1. 水鈉代謝紊亂的臨床表現
(1)高滲性缺水
依據缺水程度和臨床癥狀輕重不同可分為三度:
歡迎加入湛江衛生學校,群號碼:290524778
(2)低滲性缺水
依據缺鈉程度可分為三度:
歡迎加入湛江衛生學校,群號碼:290524778
(3)等滲性缺水
①缺水癥狀
口渴不明顯,甚至不口渴;尿量減少,尿比重增高;惡心、乏力、厭食、唇舌干燥、皮膚彈性降低、眼球下陷。
②缺鈉癥狀
以血容量不足的癥狀為主。體液喪失達到體重的5%時,就有血容量不足的表現;當體液喪失達到體重的6%—7%時,休克表現明顯常伴代謝性酸中毒;若因大量胃液喪失所致的等滲性缺水,可并發代謝性堿中毒。
2. 低鉀血癥
臨床表現:(低鉀三聯征:肌無力、腹脹/腸麻痹、心律失常)
①肌無力為最早表現、嚴重者有腱反射減弱、消失或軟癱
②惡心、厭食,腸蠕動減弱,腸鳴音減弱,腹脹,麻痹性腸梗阻及絞痛,便秘
③傳導阻滯和節律異常
④意識混亂,易受刺激,急躁不安,嗜睡,抑郁
⑤夜尿多、尿潴留
⑥反常性酸性尿
診斷檢查:血清K+濃度低于3.5mmol/L;尿量增多,尿比重下降;缺鉀時典型的心電圖改變為:T波降低、增寬、雙相或倒置,隨后出現ST段降低、QT間期延長和U波。
3. 補鉀原則
不宜過濃、不宜過多、不宜過快、見尿補鉀、禁止推注。
①盡量口服鉀:常選10%氯化鉀溶液或枸櫞酸鉀為佳,對不能口服者可經靜脈滴注;
②禁止靜脈推注:常用針劑10%氯化鉀,應稀釋后經靜脈滴注,嚴禁靜脈推注,以免血鉀突然升高,導致心臟驟停;
③見尿補鉀:一般以尿量必須在40ml/h時方可補鉀;
④限制補鉀總量:補鉀量應為60-80mmol/d;
⑤切忌滴注過快,補鉀速度不宜超過20-40mmol/h;
⑥控制補液中鉀濃度:補液中鉀濃度不宜超過40mmol/L。
4. 高鉀血癥
臨床表現:輕度高鉀血癥為神經—肌肉興奮性升高,重度高鉀血癥為神經—肌肉興奮性降低的表現:四肢無力,腱反射消失甚至弛緩性麻痹,神志淡漠或恍惚。胃腸道癥狀惡心、嘔吐,小腸絞痛,腹脹、腹瀉;嚴重者出現皮膚蒼白、濕冷、青紫及低血壓心動過緩、心率不齊表現,甚至出現舒張期心搏驟停。
診斷檢查:血清K+濃度高于5.5mmol/L;血清鉀大于7mmol/L者,幾乎都有異常心電圖的表現:早期為T波高而尖, QT間期延長,隨后出現QRS波增寬,PR間期延長
處理:糾正高鉀血癥的主要原則為禁鉀、抗鉀、轉鉀和排鉀
(1)降低血清鉀濃度(2、3小點為降血鉀的措施)
禁鉀:立即停給一切帶有鉀的藥物或溶液,避免進食含鉀量高的食物。
轉鉀(使鉀離子暫時轉入細胞內)
①靜脈輸注5%碳酸氫鈉溶液促進Na+—K+交換。
②25%葡萄糖100—200ml,每3—4克糖加入1u胰島素靜脈滴注。
③腎功能不全,可用10%葡萄糖酸鈣溶液100ml、11.2%乳酸鈉溶液50ml、25%葡萄糖溶液400ml、胰島素30u,24小時靜脈持續滴注,每分鐘6滴。
6. 排鉀
①應用陽離子交換樹脂口服或保留灌腸,每克可吸附1mmol鉀;也可口服山梨醇或甘露醇導瀉以及呋塞米(速尿)靜脈推注排鉀。
②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③對抗心律失常(即:心臟驟停的搶救)可用鈣離子對抗鉀離子對心肌的毒性作用,臨床上常用的是10%葡萄糖酸鈣靜脈注射;
④積極治療原發病;
⑤改善腎功能。
7. 代謝性酸中毒的臨床表現
①呼吸深而快,呼出的氣體帶有酮味(爛蘋果氣味)
②表情淡漠、疲乏無力、嗜睡、精神混亂、定向感喪失、木僵、昏迷
③酸中毒時常伴有高鉀,可引起肌張力降低、腱反射減弱或消失,骨骼肌無力,弛緩性麻痹
④心跳減慢,心音降低,心律失常,血壓低
8. 呼吸性酸中毒的臨床表現
①慢性換氣衰竭,無效型呼吸,如哮喘、呼吸困難
②頭痛、嗜睡、定向力喪失、木僵、譫妄,甚至昏迷
③腱反射減低,骨骼肌無力,弛緩性麻痹
④皮膚常干燥、蒼白,嚴重換氣不足時四肢末梢發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