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沒想到簡書讓我試課的通知來得這么快,這么突然。
我是前個周五剛提交的簽約作者的申請,上周二下午就有陌生人加我,簡書的辦事效率堪比“深圳速度”。
了解以后才發現,原來小江就是簡書的工作人員,她要我準備第一次的試課,而且越快越好。
越快越好,這幾個字頓時讓我神經繃得緊緊的:都說慢工才能出細活,而且我這人從來不打沒有準備的“戰役”,這越快越好,可如何是好?
但既然她都這么說了,我想肯定有她的原因,我是從來都是乖寶寶,咱照做就是,幾經猶豫,最后定為上周日,11月12日晚。
活是攬下來了,可是試課,講什么?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呀。
但周二晚上我要晚自習,要備課、改作,根本就沒時間想這個問題。
周三上午,我才開始認認真真地思考這個問題:試課到底是講什么內容呢?講如何輔導孩子寫作業?還是講學習習慣的培養?講如何教會孩子找回自信心?還是講如何做好孩子的“后勤部長”?
和小江商量過后,她也覺得不好決定,讓我自己去打聽一下,看家長可能會對哪個問題比較感興趣,他們比較需要哪方面的引導?
首先是和一個挺有想法的同事商量,他覺得我這三個問題都不錯,也許家長都挺關心的,討論過后,我有點底:也許情緒這個問題會比較好一點,畢竟,控制不良情緒是門大學問。
上午10點左右,我最好的同學,也是老師,她剛好也和我說開講座的事情,因為她們學校經常有做講座,我是她應該是比較了解的,她更貼近家長。
果然,還沒幾句話,同學就一錘定音:就講情緒的,家長很愛聽。
都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咱三個臭皮匠還真勝過一個諸葛亮了:至少,我用半天時間就定下來了主題,講情緒的,其他的不考慮了。
真心感謝同事和同學的給力,是他們為我指點迷津,讓我撥開試課道路上的第一團“迷霧”,讓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否則,如果我的方向不對,我想我付出再多也是白搭的。
02
確定內容以后,我就著手寫教案。
按說寫教案是我們的專長,可這次我卻覺得有點兒棘手:純故事吧,擔心前來聽課的親們反感,沒有深度,覺得我把他們真正當作學生了;理論多點吧,又擔心他們之前沒有學過相應的內容,會覺得我講得云里霧里,讓他們不知所云。
度,就是這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度,讓我糾結了好一陣子。
正在我為寫教案而忙得暈頭轉向的時候,小江卻告訴我:要先把課程內容、簡介等等拿出來。
乖乖,乖乖,這我真不會啊,我從來只會做字面文章,這些需要粉飾的事情,我真的太不擅長了。
所幸,小江很專業,馬上就給我發來幾份其他開過課的大咖的課程簡介讓我做參考。
于是,字斟句酌,增增減減一個多小時后,也就是在周三夜里11點多,我才發出了自己的課程簡介,讓小江審核。
周四晚上,小江告訴我,課程簡介還不錯,可以發布了,讓我繼續準備課。
一個晚上下來,把課的思路給梳理個大概,小江在10點左右告訴我說,要我寫個文案。文案?老天爺,什么是文案啊,是為自己打廣告嗎?是推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