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朋友圈被一篇文章刷屏《摩拜單車創始人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可能又會引發新一波的焦慮。
關于焦慮
焦慮,很多時候其實是對現狀難以掌控所產生的不安情緒。面對未知,不知道要怎么辦。因為難以掌控,所以害怕面對。人工智能登上舞臺,我們都會面對更多未知,如果不做改變,只會越來越焦慮。
很多個案被推到前臺,也讓我們有一種焦慮,同樣背景成長起來的人,別人能做的,如果我做不到,就是我出了問題。而事實是,每個時代,絕大多數人都是平淡的生活著,只有極少數人因為各種際遇和因素才被推到前臺。
關于知識付費
一些人看到這些焦慮,發現新的商機:知識付費。利用公眾號、APP,傳播知識付費理念。讓普通人經由買課上課,提升自己,改變自己,從而進步并收獲財富。利用美好的憧憬來緩解這些焦慮。還有一些網絡大咖出來給這些課程站臺。仔細回想我們所購買的課程,有多少是認真學完并且付諸實踐了的?
學知識與買知識的錯覺
這些課程里,有一些的確是值得買來學習的。但很多人其實一堂課都沒有聽。買課這個動作,帶來一種不現實的安全感,好像買了,那些知識和能力就已經變成自己的;自己與知識距離很近,并且與大咖同時在場。這種想法暫時緩解了兩方面的焦慮:一是學了這些課程就能提高能力,獲得財富等報償;二是同齡人都在學這門課,我買了課所以我不會被落下。
學習的本質
有些付費課程,其實是引導人們通過做和別人一樣的動作,來釋放暫時的焦慮。告訴你學了課程,就能解決自己在實際中遇到的所有困難,然后一步登天。買課的動作,代替了學習的本質。而真正的焦慮,由于能力不足、心態負面、不愿意付出努力,仍然會繼續蔓延。
記得初中時一位歷史老師對我們說:學習就是刻苦的忍耐。很多知識,很多領悟,終究是需要時間和點滴的積累才能獲得。它不能一蹴而就。那些一夜成名的故事,背后有多少辛酸和付出,我們是看不到的。
持續而有目標的努力,才是關鍵
當自己想要變得更好,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行動起來,有目標的去努力。面對學習的本質,只要每天都比昨天進步一點,結果就會更好。所以,從來不存在被同齡人拋棄。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可能很多人一生都沒有機會知道15億到底有多少。但這有什么關系?在有限的時間和生命里,把更多未知變成已知,今天比昨天過得更開心,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生活富足,還有一點能力影響到其他人變得更好,就已經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