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丸,你不知道的10種新用途

文/溫暖中醫

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樹。

關于血府逐瘀丸,大家要記住四個字,行氣活血。

因為情緒上的一些原因,生氣啊,郁悶啊,導致肝氣郁結,氣機無力推動血液運行,形成瘀血,在古代,血府逐瘀湯是專方,到了今天,血府逐瘀丸就是專藥。一個字的變化,從湯藥變成了丸藥,但功效不變。

血府逐瘀丸由清代名醫王清任所創,記載于《醫林改錯》一書中。這個藥化瘀血的力度很大,很多看上去比較嚴重的疾病,大多跟瘀血有關,都可以用它來調理,比如:

1、冠心病

冠心病只是個簡稱,全稱比較長,叫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的主要任務是給心臟運輸氣血,它就像一根管道,因為年久失修,發生堵塞。

中醫雖然沒有冠心病這種說法,但是中西醫的認識不謀而合。冠心病最典型的癥狀,胸悶、胸痛,和古醫書中記載的胸痹高度相似。痹就有不通的意思,西醫認為是血管堵塞,血管不通,中醫認為是氣血不通。

心臟有瘀血,把氣血流通的道路堵塞了,那么,瘀血又是怎么來的?從氣上得來的,大家知道,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中醫就按照行氣活血的思路來調理,用血府逐瘀丸,大方向是沒有錯的。

2、下肢靜脈曲張

也屬于瘀血比較嚴重的一種情況,我們可以把血管想象成一條河,瘀血就像是干凈的河道里突然多出的垃圾,用血府逐瘀丸把舊的血液清理掉,就像是把河道里的垃圾撈出來,讓河水干凈起來。

3、心肌缺血

說白了就是心臟缺血了。為什么缺血?因為血虛。這是一種可能,還有一種可能,瘀血把氣血流通的道路堵塞了。

前者用歸脾丸,后者用血府逐瘀丸。如何區分?血瘀的人,舌頭翹起來,舌下靜脈分外明顯。如果血虛血瘀同時出現了,血府逐瘀丸配合歸脾丸。

4、發熱

身上發熱,皮膚摸起來卻不熱,不是感冒,如果是感冒發熱的話,那額頭摸上去也是滾燙的,可能還會伴有一些感冒的癥狀,鼻塞啊,咳嗽啊,流鼻涕啊等等。王清任在《醫林改錯》里有過記載,說有一種燈籠病,心里熱,身外涼,屬于瘀血化熱。

5、高血壓

高血壓只是一個病名,病名背后是形形色色的病因。也就是說,引起高血壓的原因有很多,用血府逐瘀丸來調理高血壓也僅僅適用于瘀血體質。


6、突發性耳聾

突然之間,耳朵就聽不到聲音了。遇到這種情況,大家首先要想一想最近一段時間有沒有生大氣,或者說經常生氣啊,郁悶啊,情緒上的波動最容易影響到肝,因為肝主情志,從而導致肝氣逆亂,把耳朵給“堵”上了。

如果有,可以吃一點柴胡舒肝丸。但是吃完以后呢發現效果不大,說明已經從氣滯上升到血瘀了,此時堵在耳朵里頭的不光有氣,還有瘀血,血府逐瘀丸是比較合適的。

7、高血脂

高血脂也是西醫的說法,從中醫辨證的角度來看,它跟肝有關,肝氣郁滯,進而影響到血液運行,形成瘀血,瘀血裹挾著其他垃圾,堵在了血管里。

8、帶狀皰疹后遺痛

說到皮膚病,大家總是習慣性地把目光放到皮膚表面,以至于當我們看到皰疹退去的那一刻,立馬就放松警惕了。

古人有句話是這么說的,有諸于內,必形于外。別看皰疹痛得厲害,實際上是氣血不通的原因,不通則痛。只有把瘀血化掉,把氣血疏通,這病啊才算是徹底治愈了。那遺留下的疼痛呢,當然是繼續活血化瘀了。

9、強迫癥

主要表現在兩方面,行為上和思維上。西醫認為,人的思維意識歸大腦管,中醫有不同的看法,中醫認為心主神明,所以歸根結底是心神不安的原因。神藏在心里,而心又離不開心血,假如體內有瘀血,心臟就會因為缺血,從而導致心神不安。

10、關于血府逐瘀丸的妙用,王清任在《醫林改錯》里還記載了很多,比如睡覺的時候胸口要壓著東西或者趴著睡。還有什么,睡醒出汗,一覺醒來,出一身大汗,都是瘀血的表現。

脾胃不好的人,建議泡腳,方子是這樣的:柴胡6克、桔梗9克、川芎9克、桃仁24克、紅花18克、當歸18克、生地19克、牛膝20克、甘草6克、赤芍12克、枳殼12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通過簡信或評論聯系作者。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