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驛路奇奇
前一陣子,電影《千與千尋》重新上映,有人慨嘆湯婆婆事事為孩子代勞,最后養出了一個巨嬰,著實可悲。最近大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是被很多人拿來作為教子方式的正反面教材。那么,究竟怎么做才算是積極育兒呢?
我們不妨來看一個例子,杰克的父母在他身上傾注了很多愛,為了保證他每天的生活、學習一切順利,很多時候不惜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替他做事,盡可能地幫他彌補些什么。比如:起床晚趕不上校車可以開車送,忘帶運動鞋可以犧牲喝咖啡的時間幫他拿,甚至于打傷了同學、作業沒有按期完成,父母都能想辦法替他擺平,他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任何后果。
例子擺在這,或許很多人覺得杰克父母的做法并不妥當,但仔細回想,類似的情況并不鮮見。不少父母在面對孩子的糟糕行為時,為了不讓事件本身進一步發酵蔓延,往往選擇原諒,選擇出面替他們解決和承擔,而孩子自己只要好好學習,好好玩耍就夠了。
就像影片中的哪吒,起初有些叛逆,自己闖了禍,傷害了鄰家的孩子,嚇壞了鄉親,打妖怪殃及無辜,都是父母替他道歉,為他的行為埋單。
這樣的做法妥當嗎?
并不!在《正面管教魔法書》一書中就有對類似低效育兒策略的列舉,以及其背后原因的解讀,同時也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讓父母在掌握簡單有效的方法后,輕松培養出獨立樂觀、積極向上的孩子。
全書從九個分項著眼,以場景和案例為引子,指出問題,挖掘深層原因,給出方法(良好行為養成術,部分方法根據不同年齡做了相應區分,確保循序漸進),并輔以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便于落地和參照,真的相當實用。
不妨仍舊以哪吒為例,雖說他性格乖張,有魔丸賦予他的能量,但若把他作為一個普通孩子來看待,他之所以一次次逃出家門,一方面是由于小孩子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缺少陪伴。用書中的話來說,就是缺少身心靈時間,父母沒能在哪吒小的時候給予足夠的時間陪伴,他只好搞一些惡作劇來引起注意。這不僅是人之常情,也在后來敖丙和他一起踢毽子時喜極而泣的場景中得到印證。
站在父母的角度,由于虧欠了孩子,想要以其他方式彌補,幾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換作是我們可能也會這樣做。正是基于一個補償,一個放縱的狀態,二者之間形成了一份理所當然。
這種心態在父母與子女共同生活的過程中,是普遍存在的,被作者稱作“瘟疫”,由此,很多孩子慢慢被寵壞,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表面上的原因還是理所當然的心態作祟,而實際上除了缺乏陪伴,便是在孩子尚且年幼的時候父母沒有做好必要的引導和培訓。
不過,萬幸的是哪吒的父母沒有縱容到底,雖說他的人生在命數里只有三年的光陰,但父親李靖不希望他一輩子渾渾噩噩,于是讓他跟著太乙真人學藝,之后降妖除魔,走上正途。
哪吒還算幸運,雖魔丸侵體,本性卻依舊保持純真美好,這才能在最后時刻頂住壓力,拯救了陳塘關的村民,自己也不致靈魂消散。
這剛好印證了書中的核心理念:我們無法控制孩子,但可以控制自己對孩子的反應。
哪吒的父母起初一直不敢提及他的身世,后來他生命將近,父親告訴他可以自己掌控命運,這份堅毅才讓哪吒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反觀敖丙,因為父親的所謂復興龍族的夢想,反而讓他畏首畏尾,瞻前顧后,自卑而壓抑。從這個意義上講,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真的很有可能左右他們的一生。
作者在書的最后告訴我們:做父母的,不必擔心自己的不完美。盡管言傳身教的運用不言而喻,但我們身上一些問題點可以作為間接經驗供孩子參考,何樂而不為?
有的人天生怕麻煩,事事為孩子代勞,就像杰克的父母;有的人協助孩子厚積薄發,最終收獲一番不一樣的天地,的就像哪吒父母。孰優孰劣,不言自明。
無論如何,想要讓孩子健康成長,告別叛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很重要,想了解更多正面的管教方法,讓自己的孩子也能不斷進步,實現蛻變,不妨也來看一看這本《正面管教魔法書》,相信一定不會讓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