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三觀賣血記》是余華1995年創(chuàng)作的經典小說,講的是許三觀靠賣血度過人生中一次次難關的故事。余華創(chuàng)作《許三觀賣血記》,源于做外科醫(yī)生的父親給他講過的一個血頭的故事。
這個血頭,叼著煙卷,穿一身臟臟的白大褂,有條不紊的充當賣血人和醫(yī)院的聯(lián)絡官。在醫(yī)院血庫充足時,他利用供需不平等培養(yǎng)賣血的人對他的尊敬,讓賣血人經常給他送禮物。血庫缺血,他又利用各地賣血的價格不同,組織賣血人集體去更貴的醫(yī)院,這個能干的血頭讓余華印象深刻,萌生了寫一篇關于賣血的小說的想法,也就有了《許三觀賣血記》。
《許三觀賣血記》里,余華沒有把血頭寫成主角,主角是賣血人許三觀。許三觀是一個平凡的普通人,他為了生活摸爬滾打,在賣血的路上越走越遠。許三觀就像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這部小說里的每一個人都有鮮明的特點。
01 許三觀的“痞子式”求親
許三觀是城里絲廠的送繭工,他聽四叔說,身子骨結實的人都去賣血,賣一次血掙35塊錢,頂?shù)乩锔砂肽昊睿已粯樱淮蛩膊粫啵焯齑蜻€是那么多。為了證明自己身體好,許三觀開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賣血。
許三觀拿著賣血的35塊錢,開始仔細盤算錢該怎么花。在他看來,工廠掙的是汗錢,賣血掙的是血錢,不能隨便花。用這些錢干嘛呢?給爺爺花,爺爺都糊涂了,也花不了,給四叔花自己又舍不得,于是他決定給自己找個媳婦兒。
他有兩個合適的人選,一個是絲廠女工于芬芳,一個是“油條西施”許玉蘭。一天晚上許三觀在戲院門口碰到臉被燈籠照得通紅的許玉蘭,他決定請許玉蘭吃包子。
許三觀請許玉蘭吃飯花了八毛三,小籠包子兩毛四,餛飩九分,話梅一毛,糖兩毛三,西瓜一毛七。許三觀一邊算著賬一邊對許玉蘭說,“你吃了我八毛三分錢,你什么時候嫁給我?”
他倆的對話特別能引人發(fā)笑。許三觀說我會對你好,以后你每天都可以吃這么多。許玉蘭說,“要是我嫁給了你,我就不會這么吃了,我嫁給你以后就是吃自己的了,我舍不得……”
許玉蘭的工作沒做通,許三觀就上門找許玉蘭她爹。雖然許玉蘭的爹已經跟許玉蘭的現(xiàn)對象何小勇喝過好多次酒了,但他還是被許三觀說服了。
許三觀說,“你看你就許玉蘭一個閨女,她嫁了何小勇孩子就得姓何,你們許家就絕后了。要是嫁了我許三觀,生的孩子都姓許,我就跟倒插門差不多,你們家也不會絕后。”
許玉蘭的爹一聽對呀,我許家可不能絕后,大手一揮答應了許三觀的求親。
雖說是許三觀橫刀奪愛,從何小勇手里搶走了許玉蘭,但何小勇也不是什么有擔當?shù)娜恕TS玉蘭讓何小勇替她把八毛三還給許三觀,何小勇說“咱倆都沒結婚,我憑啥替你還賬。”
甭管怎么說吧,許三觀用他的痞子精神和賣血的錢如愿娶了許玉蘭,許家也有了許一樂、許二樂、許三樂這3個傳宗接代的人。
02 許三觀“耍賴般”的追求平等
許一樂越長越像何小勇,街坊鄰居都說許一樂是何小勇的兒子,這讓許三觀很受傷,在三個兒子里,他最喜歡的就是許一樂,偏偏這個不是他的種。
- “我什么都不干了,我要享受”
當許三觀知道,何小勇和許玉蘭有過一次親密接觸之后,更是覺得不公平,他開始耍賴追求平等了。
許三觀對著許玉蘭說,“我現(xiàn)在什么都不做了,我一回家就要享受。你知道什么叫享受嗎?就是這樣,躺在藤榻里,兩只腳架在凳子上。你知道我為什么要享受嗎?就是為了罰你,你犯了生活錯誤,你背著我和那個王八蛋何小勇睡覺了,還睡出個一樂來,這么一想我氣又上來了。你還想讓我去買米?你做夢去吧。”
許三觀覺得自己吃了虧,所以他拒絕干活,回家就要享受,作為對許玉蘭的懲罰,也作為對自己白替何小勇養(yǎng)了9年兒子的補償,這是他追求的平等。
- “二樂和三樂,你們長大要去找何小勇報仇”
許一樂砸壞了方鐵匠兒子的腦袋,許三觀沒錢賠,他讓許玉蘭和許一樂去找何小勇要錢,搞得沸沸揚揚,但一分錢都沒要回來。
許三觀已經想好去賣血了,但他覺得這樣太便宜何小勇了。他替何小勇養(yǎng)了九年兒子,還要替何小勇的兒子還債,他的胸口像是被堵住了一樣。于是他告訴二樂和三樂說,讓他們記住是何小勇把他們家害成這樣的,長大以后要去找何小勇報仇。得到二樂三樂的保證,許三觀心滿意足的去賣血了。這是他第二次賣血。
許三觀再次用無厘頭的方式給自己換來了平等,我賣血替你兒子還債,你等著我兒子以后找你報仇。
- “一人一次 ,才算平等”
絲廠女工林芬芳受傷了,許三觀去她家看她,兩個人聊起了年輕時候的事,聊著聊著就睡到一起了。許三觀越想越覺得林芬芳好,于是他決定再去賣一次血,給林芬芳買些豬肉黃豆補補身子。結果因為買得東西太多,被林芬芳老公發(fā)現(xiàn)了,許玉蘭也知道了。
這次許三觀被抓住了把柄,他以前的“享受”被取消了,他開始做牛做馬的干家務。他內心追求平等的觀念給了他靈感,他開始反擊許玉蘭。“你和何小勇是一次,我和林芬芳也是一次;你和何小勇弄出個一樂來,我和林芬芳弄出四樂來了沒有?沒有。我和你都犯了生活錯誤,可你的錯誤比我嚴重。”
許三觀一直都在追求平等,為了平等,他給自己做的很多事情,找到了交換的籌碼。他讓二樂三樂記何小勇的仇,作為他賣血救許一樂的交換。許三觀痞,許三觀耍賴,但許三觀做的事情都是他認為對的事情,所謂的追求平等,只是他給自己的心理安慰。
03 荒誕的舉動,藏不住的真
余華的小說總躲不過那個特殊的時期,吃不飽飯的日子來了,許三觀家也不能幸免。就算許玉蘭精打細算,省出來兩缸米,但一家5口人還是連著喝了57天的玉米稀粥。為了讓全家人能吃上一口好飯菜,許三觀第4次賣血。
- 對許一樂:賣血的錢,只能給我兒子花
許三觀要帶全家人去吃面條,但不包括一樂,他不想把自己賣血的錢給別人家兒子花。一樂只得到了一塊紅薯,他也想吃面條。他去找何小勇,讓何小勇帶他去吃面條,被何小勇罵了回來。一樂在街上亂轉,直到晚上都沒回家。許三觀心里著急了,出去找一樂,找到后一通罵,“你這個小崽子,小王八蛋,小混蛋……我養(yǎng)了你十一年,到頭來我才是個后爹,那個王八蛋何小勇一分錢都沒出,反倒是你的親爹……”
許三觀一邊罵許一樂,一邊往飯店走帶一樂去吃面條,大概就是在這一刻,他心里已經確定了許一樂就是許三觀的兒子,賣血的錢許一樂也能花。
事實上許一樂是讓他賣血最多的兒子。對自己的親生兒子,許三觀只賣過一次血請二樂的生產隊長吃飯。一樂則是7次,砸了放鐵匠兒子的腦袋賣一次;上山下鄉(xiāng)身子虛,許三觀又賣一次;一樂得肝炎去上海住院,許三觀一路賣了5次血交住院費,救回了一樂的命。
許三觀嘴里經常罵養(yǎng)一樂太虧了,替別人養(yǎng)兒子了,但在他心里,許一樂就是他兒子。
- 對情敵何小勇:善良的“詛咒”
何小勇出車禍危在旦夕,許三觀心里掩飾不住的開心。他認為何小勇出車禍是老天爺在罰他,“做了惡事的話,若不馬上改正過來,就要像何小勇一樣,遭老天爺?shù)牧P。老天爺罰起人來可是一點都不留情面,都是把人往死里罰。”
有大仙兒說,想讓何小勇活的話,就得讓何小勇的兒子去房頂哭,把何小勇的魂兒叫回來。許三觀前腳兒跟許玉蘭發(fā)狠話,“你想讓一樂去把那個王八蛋的魂喊回來,先從我尸體上踩過去。只要我還活著,何小勇的魂就別想回來。” 后腳兒就跟一樂講做人要有良心,何小勇是個人,是人的命就要救。
于是就出現(xiàn)很滑稽的一幕,一樂站在房頂上,一邊對著天空喊“爹,你別走,你回來”,一邊對著許三觀這個爹說,“爹,你快上來接我”。
許三觀的價值觀是樸素的,對何小勇他肯定是愛不起來,但是人命攸關,即使這種叫魂兒的方式在我們看來是可笑的,但在“病急亂投醫(yī)”的年代,最起碼能給家里人一些安慰。
善良也是可以傳染的。許一樂并沒有把何小勇的魂兒叫回來,但許三觀的善良感動了何小勇的妻子。在許一樂得肝炎要去住院的時候,何小勇的妻子把自己家僅有的17塊錢全都給了許三觀,里邊還有2個女兒的零花錢。
- 對許玉蘭:夾雜在吵鬧中的柔情
許玉蘭和許三觀這一對夫妻很少甜言蜜語,說話也是吵來吵去,許玉蘭更擅長坐在地上呼天搶地。但真到了有危難的時候,許三觀對許玉蘭卻表現(xiàn)出少有的柔情。
許玉蘭因為曾經和何小勇的關系,被批斗生活作風有問題,讓她去游街,接受批斗。許三觀讓一樂二樂三樂給許玉蘭送飯,三個孩子都不去,許三觀親自出馬,遇上看管的人還說“不給她菜吃,只讓她吃白米飯”。
飯送到許玉蘭跟前的時候,他悄悄跟許玉蘭說,米飯下面藏著紅燒肉,孩子都都不知道。
這次的落難讓許玉蘭也感動萬分,她說,“我在外面受這么多罪,回到家里只有你對我好,我腳站腫了,你倒熱水給我燙腳;我回來晚了,你怕飯菜涼了,就焐在被窩里;我站在街上,送飯送水的也是你。許三觀,你只要對我好,我就什么都不怕了……”
多好的男人,平常咋咋呼呼沒正形,遇事就能頂起一片天。
余華說,《許三觀賣血記》是一本追求平等的書。許三觀追求的平等,不是政治家口中的人權,他追求的平等,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都挨餓,那就一起挨餓,我也能想辦法度過難關。他不在乎生活的好壞,但是他不能容忍他和別人不一樣。
追求平等的過程,是自強不息的英雄之路,許三觀是個痞子英雄。追求平等的過程,也是互相付出互相成全的過程。單方面的付出無法長久,只有平等的付出才能換來同等的尊重。
就像許三觀和許一樂,血緣關系已經不那么重要了,你養(yǎng)我小,我養(yǎng)你老,是不是親生的又何妨?
還有許三觀和許玉蘭,兩個人打嘴仗吵嘴過了一輩子,許玉蘭省吃儉用操持家,拆手套織毛衣,省出兩缸米,許三觀賣血讓家人吃飽飯,給受批斗的許玉蘭紅燒肉,感情都是在平等的付出中升華。
這樣就有了最后,60歲的許三觀想吃豬肝了,就去賣血但醫(yī)院不收,他還被血頭侮辱了,許三觀嚎啕大哭。許玉蘭像哄孩子一樣,霸氣地拉著許三觀奔飯店,“我們去吃炒豬肝,去喝黃酒,我們現(xiàn)在有的是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