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末除了細(xì)讀了咪蒙的《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還粗讀了日本作家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也許是不習(xí)慣日本作家的寫作風(fēng)格,也許是不喜歡譯者的翻譯方式,這本整理書比我預(yù)期的要差很多,有種像雞肋的感覺,讓我不得不選擇粗讀,以快速尋找書中寫得不錯的地方。
把同一類的東西全都集中在一起后, 再一口氣做出判斷。
我們平時在收拾家里時,常會出現(xiàn)好不容易收拾整理并存放好了某類的物品,但在收拾下一類物品時又會突然蹦出之前的那一類物品。
比如收拾衣服,好不容易將冬外套都分類裝在密封袋并抽真空了,接著在收拾冬裙時又突然蹦出一兩件冬外套,這時左腦會說:重新打開剛剛那個袋子吧,把這滄海遺珠放回去,畢竟人家都是一家人嘛,免得下次要用的時候又要東找一樣,西找一樣,那就跟沒收拾一樣啊。但我們往往會在三秒后義不容辭地將那件冬外套夾在冬裙的袋子里,因為右腦在說:我記住這件外套是放在冬裙里的了。但到了冬天要拿出這些衣服時,又會再次出現(xiàn)某人在東找西找衣服的情境。
整理訣竅:收拾前把物品從收納空間里一樣不剩地全部拿出來 ,集中在一個地方。
只留下讓你怦然心動的,其它丟掉
我們經(jīng)常因為某些店家的促銷活動,或眼光失靈,錯手買了一些并不是很合自己心意或身材氣質(zhì)的衣服,因為既然好不容易都買了,也還能穿,丟掉可惜,所以就統(tǒng)統(tǒng)拿來當(dāng)家居服 。
收拾大半天衣服后,順利減少的衣服總量結(jié)果就會完全沒有改變,只有家居服的部分又開始愈堆愈高。
但是,像這樣降格為家居服的衣服當(dāng)中,十之八九還是沒穿。結(jié)果,只不過是把丟掉不心動衣服的動作不斷地延后而已。 ?
仔細(xì)想想,連家居服在商店里都自成 一個類別,更不用說外出服與家居服本來就不同。無論是素材還是款式,都讓人感覺輕松的才是家居服,在家里也是有人會關(guān)注自己啊,而且面對的人是自己最愛的家人,在他人面前我們尚且注意衣著打扮,而在家人,愛人面前,我們難道不更應(yīng)該注重自己的衣著嗎?
我似乎明白前幾年同事曾經(jīng)說過的那句話:我的睡衣是所有衣服中最貴的,質(zhì)量最好的,因為我要穿給我最愛的老公看,老公的關(guān)注和看法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不能讓你怦然心動的衣服,丟掉吧,不要再留作家居服了
正確的整理物品的順序讓你事半功倍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要大掃除,大整理,但往往整理到一半就發(fā)現(xiàn)時間不夠或精力不夠而半途而廢。
一開始就整理自己書桌里鎖著的那個抽屜,里面滿滿的都是各種紀(jì)念品,相冊啊,獎狀啊,定情信物啊,每一樣都觸碰到自己的小心臟,想起當(dāng)年的我,當(dāng)年的他(她),當(dāng)年的事,一晃就大半天過去了。
一開始就收拾各種繁鎖的小東西,小物品,收拾了大半天,精力沒了,但眼前滿是還沒收拾的大件物品,動力蕩然無存,因為沒有成就感啊。
順利丟掉東西的基本順序:首先是衣服,其次是書籍 、文件、小東西,然后最后才是紀(jì) 念品,這是最佳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