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子罕篇》之十二.jpg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閑,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于臣之手也,無寧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原 句 譯 文
孔子病重,子路找來一大群孔子的學生充當家臣準備料理喪事。后來孔子的病好些了,知道了這件事,說:“仲由做這種欺詐的事情很久啦!我沒有家臣而冒充有家臣。我欺騙誰呢?欺騙上天嗎?況且與其讓這些“家臣”給我操辦后事,我更希望是你們這些親近的學生來送終啊!而且我即使不能按照大夫的葬禮來安葬,難道你們會把我扔在路邊不管嗎?”
我的感悟:
(一 ) 衰老、病痛、乃至死亡……是每一個人或早或晚必須面對和接受的事實。衰老的臨近,預示著個人對自己人生的掌控感無可挽回的在變弱,偉大如孔子也無可奈何。所以在病情好一些之后,其得知學生部分行為違背了自己的意愿時,大發雷霆。
一個人之所以憤怒,往往是因為事情的發展超出了自己的掌控,失去了掌控感。
(二 ) 當自己想發怒的時候,自問一下:是什么事情超出了我的掌控,令我如此憤怒?……找到了根源,絕大部分的憤怒自然消除。
(三 ) 當一個人對你大發雷霆的時候,自己要冷靜,千萬不要被對方的情緒左右了自己理性的思考。做自己情緒的主人,警惕被別人的情緒帶坑里去。
(四 ) 經常愛發脾氣,控制不住自己不良情緒的人,是可憐而又愚蠢的!
寬恕愚蠢的人!
杜絕做愚蠢的人!
(五 ) 努力把不良情緒從事情當中剝離開來。只要是人,都不可能做到永遠風輕云淡。絕大多數人都會因為不良情緒而影響做事。極少數優秀的人卻可以做到不良情緒與做事完全隔離開。情緒歸情緒,做事歸做事,瞬間切換。
這也是我正在努力修煉的方向!盡管剛起步,但我會全力以赴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