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未知小黃盒”刷遍朋友圈,螞蜂窩和杜蕾斯的跨界營銷再次推向最高潮。老大說最近組內(nèi)要玩跨界營銷,就讓我看看,臨時抱抱佛腳也是可以的。收到命令后就從以下幾點開始考慮,周末還到公司看文章,還有點上進的心思我就放心了。
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來研究:
1. 營銷節(jié)奏
2. 營銷手段
3. 營銷內(nèi)核
營銷節(jié)奏
什么是營銷節(jié)奏?梳理好第一步該做什么,第二步該做什么,做好營銷規(guī)劃后,再談具體的品牌營銷案怎么來做,說到底就是要把握營銷節(jié)奏。
作為一個工作一年的運營人員來說,之前很多工作都偏向于執(zhí)行層面,老大說什么就做什么,派什么任務就接什么任務,很多時候沒有考慮到自己所做的事情,對產(chǎn)品的推廣是處在哪個環(huán)節(jié),能起到什么作用。最近,老大跟我說,作為一個市場人,有三點是必需的,思路、技術及人脈。思路,在這里指的就是營銷規(guī)劃,將營銷過程中可能產(chǎn)生的路徑、推廣、傳播及效果全都預演一遍,把握營銷節(jié)奏。
這里我們就以螞蜂窩&杜蕾斯推出的小黃盒為案例,全面介紹營銷節(jié)奏。
1.跨界營銷伙伴選擇
做營銷很多時候可能就是拍腦袋瓜做的,想起一出是一出。
老板想起一出是一出,我們這些執(zhí)行的人就是拼了命也要完成。但是如何完成,全都取決于你,因為最后KPI肯定是你來背,既然如此,收到任務后就把主動權掌握在你手里,根據(jù)目的定創(chuàng)意,想方案,執(zhí)行落地。
螞蜂窩未知旅行實驗室負責人王雪琳如是說,“營造小黃盒的神秘感,是螞蜂窩對旅行理念的一種詮釋。我們希望用這種不可選擇的隨機方式告訴旅行者,旅行能給你無限的可能,而攻略則將為你探索未知提供保障。”
于是“未知小黃盒”的slogan就是“深入未知,盡情攻略”。圍繞著“未知”和“攻略”二詞,想著法出花樣,而且花樣出的很有吸引力,包括Garmin、小米、氣味圖書館、700bike、網(wǎng)易美學、歐珀萊等群體用戶都是有活力愛探索的年輕人的產(chǎn)品,小黃盒定價為99元,劃算又有趣,想不買單都難。
而作為此次跨界營銷的兩位主辦方而言,要將合作進行到底還要有共同目的。即雙方為何能合作營銷:
1.共同的目標群體:年輕人,新一代主力消費者
螞蜂窩近幾年圍繞“未知旅行實驗室”這個IP進行年輕化營銷, 讓年輕人在該平臺扎根團聚。杜蕾斯自帶“污力”的社會化傳播和具有話題性的事件營銷也成為套套界的常駐網(wǎng)紅。仔細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兩個品牌的目標群體其實具備相同的細分特征:
?消費群體都集中在18-22歲的年輕一代。
?行為大膽又十分尊重個人的自我表達,思想即行動,探索未知世界的價值。
?將旅游視為解放天性的最佳方式,是一群自帶 #Don‘t fear the unknown# tag 的引領者。
2.各自的營銷目的:促進品牌曝光,推廣產(chǎn)品
所有跨界營銷的目的無非就是兩個,品牌及產(chǎn)品。品牌曝光在一次好的跨界營銷中是可以一炮而紅的,產(chǎn)品則是根據(jù)相應的產(chǎn)品來弄,網(wǎng)站可能是注冊,App可能是下載,電商可能是銷量,萬變不離其宗。
而聯(lián)名推出的旅行套裝“未知小黃盒”中包含的物料其實就能顯現(xiàn)出他們的目的。
螞蜂窩:
1.面向年輕人群體,強化未知旅行實驗室
2.套裝中的二維碼旅行攻略,掃碼出現(xiàn)相應的自由行攻略,查看全文下載螞蜂窩APP
3.螞蜂窩攻略錦囊,由螞蜂窩用戶杜蕾斯撰寫,增加用戶信任,引導注冊
杜蕾斯:
所有的營銷都是為了銷量
2.營銷時間安排
敲黑板,這里是重點。時間節(jié)點這個及其重要,什么時間持續(xù)多長時間做出什么事情才能讓效果最大化,這里就是我們說的重點。
我們先來看看此次跨界營銷的時間節(jié)點
預熱階段:
7月16日,螞蜂窩官微圖文消息收集分享
7月18日,杜蕾斯官方微信微博海報&H5,螞蜂窩官微海報&H5
7月19日,杜蕾斯官微引導H5
7月20日,杜蕾斯宣布京東零點開售,螞蜂窩鏈接直接到購買
上線階段:
7月21日,杜蕾斯官微、螞蜂窩官微開售小黃盒,咪蒙及才華有限青年自媒體廣告
7月21日到7月23日,全城尋找小黃盒
7月23日,杜蕾斯次條引導購買
高潮階段:
7月24日,微信自媒體廣告,微信朋友圈廣告
7月25日,小黃盒售空
結(jié)束階段:
7月27日,scott航機,螞蜂窩官微、scott官網(wǎng)說航班,以獲得機票結(jié)束參加旅行結(jié)束本次活動,并引發(fā)討論
7月28日,跨界營銷案例文章
從以上時間節(jié)點來看,每個時間都安排的很緊湊,從預熱到結(jié)束都僅僅有條,雖然時間持續(xù)時間不長,只有半個月,卻達到了快閃效果。
營銷手段
1.線上推廣,精準且維度廣
微信自媒體
前期:僅有咪蒙(女性用戶居多)和才華有限青年(標簽為年輕人)
中期:自媒體選擇
我們可以看看這些自媒體的相應特征:
差評(商品評價)、杜紹斐次條(男性)、旅游頭條(旅游)、不正常人類研究中心(性)、YangFanJame(女性時尚)、每天學個小知識(好玩資訊、性知識)、冷丫(女性、冷笑話)
由杜蕾斯及螞蜂窩衍生出來的詞便是兩性及旅游,購買商品衍生出來的詞是商品評價,每個自媒體的選擇都精選了一個大型KOL,從而達到最大化效果。
微博話題#未知小黃盒#
毫無疑問,微博話題是營銷推廣必備,閱讀量達442.4萬,討論量1487。此外還有微博合作方及相關大V轉(zhuǎn)發(fā),進一步擴大事件知曉面積
還有號稱騰訊有史以來“尺度最大”的朋友圈小視頻廣告,剛一上線,就在社交媒體上自燃,充滿趣味感的視覺效果引來網(wǎng)友們主動傳播。
APP首頁:
京東APP首頁,螞蜂窩APP開機屏,好奇心日報
2.線下推廣,有趣且重參與感
7月21日到7月23日,ofo 單車全城尋找小黃盒,周末在成都、上海、杭州、廈門和北京,五所城市,騎上小黃車,尋找小黃盒,成為這個夏天最盛大的全城游行。
顯然,無論是在顏色還是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風口浪尖上的小黃車,他都與小黃盒不謀而合。讓用戶參與尋找小黃盒,通過體驗–付出勞動–獲得獎勵等一系列參與過程,讓他們更加對品牌產(chǎn)生好感和忠誠感,對于行動派的年輕人來說,參與感和成就感也是他們愿意接受品牌的有效途徑。
scott航機
7月27日,小黃盒還包下一架酷航 787 飛機,打造“小黃盒專機”。從天津飛往新加坡,讓小黃盒帶領年輕旅人順利抵達全世界。在設計上的用心,及在航機中設置的小標簽和小獎勵更讓年輕人們開心滿滿,紛紛曬出照片,包機事件再次發(fā)酵,并成為此次活動結(jié)束的討論話題。
營銷內(nèi)核
面向年輕人的“未知小黃盒”營銷事件無疑是成功的,5天20000盒售盡應該就是最好的數(shù)據(jù)說明。至于是注冊量或者是下載量,畢竟我不是內(nèi)部員工,不得而知。
就面對的群體而言,就是要攻克未來消費者——年輕人。年輕人對品牌產(chǎn)生了強烈的使用依賴感,讓內(nèi)容和產(chǎn)品從隨機閱讀和購買過渡到了旅行必備工具的角色轉(zhuǎn)變。
以上,僅為啦啦跨界營銷學習做的梳理,還有很多因素沒有考慮到,比如跟其他跨界營銷相比他有什么亮點及缺點,是否還有更腦洞、傳播范圍更廣的可能性出現(xiàn)?
等到工作時間更長一點,有更多的經(jīng)驗,應該會對今天寫的這篇文章有不同見解,期待未來那個時候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