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來,中國人一直相信勤勞可以致富,尤其我們還聽過富豪白手起家的故事之后,更崇尚勤勞可以改變命運了。于是,我們努力奮斗,加班加點沒有加班費,996奮斗到三十歲,到最后發現自己多年的奮斗,都不如趕上拆遷的暴發戶。勤勞致富這個曾經的真理,分分鐘成了這個時代的謊言。
如果勤勞不能致富,那么我們的財富才哪里來?著名的華人經濟學家、原耶魯大學金融學院終身教授陳志武的《財富的邏輯:中國人為什么勤勞而不富有》可以給我們答案。
財富來源于財富創造力的變遷
1、科學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機械化替代了人工,我們在單位時間內的產能就得到了提高。陳志武教授在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工廠每個人原來做一件手工襯衣,需要花一天多的時間才能完成,但是通過機械化生產,加上車間流水線的勞動分工及批量制衣,平均每個制衣工一天就能做50件以上的襯衣,這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2、全球化
在全球化以前,我們生產的產品都自產自銷,比如,我家種柚子,我就只能在當地的市場上賣柚子。但是全球化之后,我家的柚子都直接被收購走了,按照質量進行分級,有的出口,有的銷售外地。
陳志武教授提到,如果在湖南的小鎮,一件手工襯衣只能賣20元,但是在美國可以賣到80美元,跨地區、跨國界之后,原來的產品能賣出更高的價錢,賣出更多的銷量,提升了大家的收入水平,使得財富創造力也得到了提升。
3、金融證券市場
在證券市場以前,我們很少聽過有誰是億萬富翁,哪怕是百萬富翁,他們的資產也是幾代人共同創業奮斗得來的。但是,有了證券市場之后,人們創收財富的時間大大縮短了。以前需要幾代人才能獲得的財富,在金融市場里面,可能幾年就能達到了。金融市場的發展,從根本上加快了實現財富的速度。
財富創造力在科技、全球化和證券市場這三個維度的發揮,其實取決于一國的制度,包括產權保護體系、契約執行體系以及保障市場交易安全的其他制度。
財富創造力取決于制度的品質
制度成本直接體現出來的就是人們的收入水平,當人們的收入水平低的時候,,人們就不得不格外勤快,996工作,還不一定有加班費,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那么勤奮卻還是那么窮的原因。
產權保護體系
中產階級是推動產權保護立法的中堅力量,因為他們當中的多數人都有保護私有財產的要求,如果他們的財產被踐踏了,他們不會袖手旁觀,因為他們有保護產權的愿望,就會去投票給那些想推動產權保護立法的候選人。
只有將產權歸屬個人,每個人才會愛惜和保護它。比如,你會對自己辦公桌上的綠植保養得很好,每天澆水、修剪,還裝飾得很美,因為這是你自己的東西。但是如果是公共空間或者財產的話,就沒有人會自愿去管理和保養,比如公共場所的運動設施就經常被損壞。
全球化的市場保障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我們在進行國際貿易和跨國經營時,需要做好市場的保障。首先,我們要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人才,要懂得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歷史、人文與地理,因此,我們在教育上需要進行一定的調整。同時,我們的人力成本優勢只是暫時的,因為人力成本最終會上升。
在國際秩序里,我們需要把握好發展的機遇,以建設性的姿態參與維護并改善有利于中國發展的世界秩序,保證跨國公司在國外的安全,解決中國資源危機。
結語
財富從何而來,從科學技術到改革開放,從制度到全球化,多種因素才提升了財富的創造力。開放的市場,完善的制度,第三產業的發展等,都關系到財富的創造。抓住時代的機遇,進行相應的調整,讓我們從根本上提升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