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是家里的“定海神針”。
我出生在滇西北一個小縣城近郊的農村家庭,母親是個淳樸、勤勞的農村婦女。平日里母親隨著父親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將自家的果園和葡萄園規整得井井有條。做完農活回到家后,母親總是忙得像顆不停旋轉的陀螺,把整個家打理得有條不紊。每逢有客人到訪家中時,總忍不住夸上一句:“好整潔的小院子!”。
老公也常感嘆,母親是他所見過的最勤勞的人。
母親是家里的太陽,她把溫暖帶給家里的每一個人。
我是家里的獨生女,外出輾轉求學幾年,完成學業之后,在父母的央求下,我考回了老家的一家銀行,之后順理成章相親、結婚、生子。由于老公是北方人,參加公考來到我們這個小縣城,結婚那一年他又調到離我們縣城約70公里的州級單位工作,通常他只在周末回家,因此我們一直住在家里。
我仿佛是個幸運兒,沒有婆媳關系問題,沒有買房壓力,雖然平日工作辛苦,卻有母親這個堅強的后盾。女兒被母親養成了一個白胖可愛的小妮子,我則心安理得的享受著母親的照顧,就連老公都時常打趣道,母親是這個世界上除了婆婆和我之外對他最好的人。? ?
美好的事物一旦融入日常生活,天長日久,人們往往就會忽略它的存在。
我們一家人都享受著母親的照顧,卻總覺得母親像個超人一樣身體健壯、無所不能,直到幾天前突如其來的一場病痛,如同當頭棒喝敲醒了我們。
那天晚上,母親從葡萄園做完農活,趔趄著走進家門,劇烈的疼痛使得她連腰都直不起來,我一下子就慌了,母親卻倔強得不肯去醫院,爭執再三后,母親答應先吃藥,第二天早上再去醫院,于是母親吃了幾顆緩解疼痛的藥就睡下了。
父親嘆息著坐在院子里抽煙,老公半夜來電話關心母親的病情,掛斷電話,我躺在床上,卻怎么也睡不著,我在網上查了所有可能導致腰痛的病因,胡思亂想了各種可怕的后果。回想起這些年來,母親為這個家,尤其是為我所做的一切,我不禁深深的自責起來,原來,我不僅不是一個稱職的母親,連一個合格的女兒都不是。
生女兒那一年我還是個前臺綜合柜員,母親心疼我的辛苦,就把女兒抱去和她睡,女兒半夜啼哭,母親就抱著她一宿一宿的哄,怕影響我休息,母親從來不曾半夜叫醒我;女兒七個月大時因為出疹子半夜發高燒,母親陪著我和女兒連夜住進了醫院。女兒高燒不退,看著她燒得通紅的小臉,母親忍不住淚流滿面,輸液時母親緊緊抱著女兒不肯撒手,一抱就是好幾個小時。
之后的幾天,母親怕我抱不好女兒,讓她針頭穿孔進而受苦,硬是不讓我抱女兒輸液。最后,女兒病好出院,母親的手腕也落下了腱鞘炎;今年,因為工作的關系,我被借調到州里臨時成立的部門幫忙,因為時間不定,老公也時常出差,我們夫妻無暇顧及孩子,女兒被留在了老家上幼兒園,母親就全然替我承擔起了我這個母親該盡的責任。
以前總覺得自己工作辛苦,母親還年輕是家里的堅強后盾,等我把女兒拉拔大了,我再回頭好好孝順、報答母親。這一刻,我悔恨不已,我多么怕母親再也站不起來,不能健健康康的享受我遲來的照拂與盡孝。想到這里,我的心生疼起來。
就這么睜眼胡思亂想了整夜,第二天一早,我就帶著母親上醫院檢查,所幸,檢查的結果還算樂觀,一家人的心總算落了下來。俗話說,父母易老,行孝趁早,我慶幸著,母親的這場病痛敲醒了我,使我明白了這個道理,也使我的人生不至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如今,母親身體康復了,全家人的臉上都現了笑臉。家如瀚海,它匯聚著全家人的喜怒哀樂,承載著我們人生得失,是我們心靈的皈依,而母親就是我們這個家的“定海神針”,母親安,則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