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我們一起來辦社團吧,雜志社!”
“好啊!”
如果人不趁著年輕碰壁、摔倒、瘋狂的追逐自己的夢想,又怎會有日后的成熟穩重、從容熟練呢。阿雅說,當初若非我那一句好啊,換了一個熟悉她三分鐘熱度的秉性的人罵她一頓、讓她清醒,日后的一切也都不會有了。我沒有告訴她,若非她帶著我一起辦社團,高中三年我可能依舊會當一個“溜邊黃花魚”,不聲不響、平淡卻無趣的虛度時光。
我叫路芊芊。紅漆書桌、硬木板凳、墨綠色的黑板和白色的粉灰。我曾經的學生生活很簡單,聽課、作業和短暫的課間休息,倒也不苦不累,只是了無生趣,正如我的成績——中等生,不上不下,高不成低不就。
初三那年,我慢吞吞的爬到了班級第十名的位置,離省里最好學校的錄取線卻仍有不小的距離。中考前一個月,我咬咬牙熬了幾個晚上,終于把中考成績拉到了自費線以上。家里破費了幾萬塊錢,把我送上了省重點。
也許是因為幾萬塊對家里來說是不小的數目,我心疼爸爸媽媽;也許是因為平平淡淡的九年太無聊,我想做些改變;也許是因為上來高中人就真的長大了,我開始想努力……總之,連同我在內,剛剛上了高中的孩子們都抱著極大的熱情,希望在高中生活中開辟一片不一樣的新天地。就在這個時候,我認識了方木雅。
阿雅的身上似乎有種魔力,她對生活和學習總能抱著極大的熱情,總是不斷的有新的想法,總是抱著真誠的心與人相處,謙虛而隨和的她吸引了很多優秀的人與她做朋友,但不知為何,她待我更親近些。
這似乎是我的幸運,被她拉著,我參加了許多學校活動,也認識了很多新朋友。就這樣,在高一上學期的社團納新季,剛剛得知學生也可以自己創辦社團的阿雅興奮地拉著我想要實現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在雜志社工作。
在所有工作開始之前,我和阿雅先定下了雜志社的名字:微光雜志社。即便力量再小、影響力有限,我們都希望可以堅持初心,不斷的發出光亮,哪怕是微光。
萬事開頭難,沒有任何經驗的兩個人像無頭的蒼蠅,東撞撞西撞撞,四處打聽辦社團的信息。朋友的同學在校會的社團管理部門工作,我們就連忙跑過去,厚臉皮的麻煩人家給我們講注意事項和一些慣例,又咨詢了好幾個老師,了解往屆學長學姐的一些成功案例。阿雅真的很闖蕩,甚至要到了幾個校級社團社長的聯系方式,以短信的方式問了些基礎的申請問題。
收集了部分信息之后,我們遇到的第一個難題便是雜志社的定位問題。學校已經有一個文學社了,不但是校級社團,而且還有學校的省級優秀教師做指導,甚至已經出過幾本文集了。我們如果做文學雜志,有活動方式重合之嫌,可能學校會不予通過。如果雜志社只做編輯方向,顯然更偏重技術,而這些是文科的我們不熟悉的領域。我們找了幾個同學咨詢意見,發現他們竟更希望加入雜志社看雜志而非做雜志,弄得我們哭笑不得。
討論了幾天,買了幾十本雜志,我們終于決定:不做文學雜志,做學生生活雜志,展示學生生活的風采,討論學校及周邊的實際問題,并征集同學們在校園生活方面的困惑,每期請有經驗的老師或學長學姐解答。
方向一旦確定,下一步就是填寫申請書了。這時我們才發現,創立社團需要先編寫好一個社團規章制度交給學校審核,而此時離截至日期只有兩天了。顧不上埋怨自己的粗心大意,我們兩人很快投入了條目編寫的工作之中。
時間緊急,可似乎只有在萬分危急的關頭人的潛力才會被激發出來。平時的我面對陌生人羞澀內向,可事態緊急,我竟連害怕都顧不上,越忙思路越清晰,越緊急思路越活躍。我和阿雅商量了一下便決定兵分兩路,阿雅去問學長學姐借鑒他們以前的社團規章并咨詢一下班里同學的意見和建議,我則請求學校的電腦老師借我們電腦搜索一下網上的相關資料,再去校外把資料打印出來。
晚自習時,我們說服老師借自習室給我們,在自習室里,我和阿雅熱火朝天的討論了兩個小時,終于在放學前列好了大綱。
回家后,阿雅先填好了申請表,我則編寫了社團規章冠冕堂皇的前言。到了細節部分,我們一人負責幾個方面,邊討論、修改邊完善條目。那是我生命中最難忘的一晚了,第一次用電腦工作,第一次寫團規,第一次熬夜碼字。在爸媽催我時心不在焉的假裝睡覺,等到家里寂靜后又悄悄起來,沖了一包普洱繼續未完的工作。
那一晚,陪伴我的,是電腦風扇的呼呼聲,普洱醇厚的香氣,耳機里泰勒斯威夫特的mean,和阿雅qq頭像的閃爍。
終于,在天蒙蒙亮時,我們已經寫好了5000字左右的社團規章。對于作文還在1000字以下水平的我們,這內容充實的5000字實在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兩個興奮的小女孩初嘗奮斗的果實,互相鼓勵了一番,悄悄掩蓋了電腦旁一夜忙碌的痕跡,匆匆倒在了床上。
接下來,我們生活的節奏如疾風驟雨一般,每天忙著設計社團海報和報名表、宣傳社團理念和未來設想,先集齊了18個發起人申請二級社團,又迎來了納新活動,幾個發起人一起跑到另一個校區去做宣傳。
學校的分配很奇怪,高二在一個校區,高三在另一個,高一則分布兩個校區。兩校區之間大概有步行20分鐘的距離,由于學生會的主干都是高二,巧好是另一個校區,這就注定了納新期間的奔波。奇怪的是,明明是東北寒冷的冬日,雪厚1尺,步履艱難,我們還扛著各種物資,偏偏就是這樣的20分鐘,這樣一條難走的路,我們十幾個傻子竟一路歡聲笑語,樂在其中。
也不知阿雅用了什么招數,居然把我們學校廣播站的骨干拉進了社團,有了他的幫忙,納新進行的風風火火。雖然社團剛剛成立,但愿意加入的同學很多,還有高二的學姐慕名而來,當時我和阿雅都樂翻了,表面卻裝作十分淡定的樣子。
納新結束后,握著厚厚一摞的報名表,我和阿雅看了一遍又一遍,每次對視都會沖著對方傻笑,直把那幾十張A4紙都翻得卷了邊。
第一次微光雜志社的例會很順利,一群有抱負有理想的年輕人聚在一起,規劃著遙不可及的耀眼未來,暢想著叱咤校園的恣意生活。
人們說青春的熱血總會被現實打敗,很遺憾的是,微光雜志社連同我和阿雅也沒能逃過。下學期開學后,幾次拉贊助的不成功和繁忙的學業壓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很快,社團變得靜默,活動也越來越少。
阿雅進了實驗班,學習壓力很大,我則是忙碌于班級事務無暇抽身,其他幾個志同道合之人也各自有各自的煩惱,微光雜志社一度名存實亡,而我和阿雅也很少有時間敘舊。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高二上學期的一天。那天的晚自習,我出來上廁所,卻撞見了阿雅在廁所痛哭的一幕。
我坐在窗臺上,感受著涼風習習,靜靜的聽著阿雅的苦惱。學業的繁重,對未來的迷茫,對現在自己狀況的不滿還有和朋友之間的種種問題……阿雅抽泣著說:“芊芊,我現在好討厭自己啊,是不是因為我這么差勁,才沒有人喜歡我呢?”
“怎么會,阿雅,”在那一瞬間,我忽然想明白了許多事:“我喜歡你啊。我愿意做你的朋友,愿意聆聽你的苦惱,愿意在晚自習期間陪你在這里聊天,正是因為你是我的朋友啊。你知道嗎?你有一種很特別的氣質,吸引著很多優秀的人,也吸引著我這樣普通的人圍繞在你身邊,愿意為你做事。”
“氣質?從來沒人說過我有氣質呢,”阿雅開心起來:“可我這個連未來方向都不確定的人,有何德何能讓大家喜歡呢?”
“你或許不是最有能力的人,”我仔細思考著和阿雅相處的點點滴滴:“但恰恰是你的謙遜和包容吸引著大家,就像劉邦,他能力不出眾,但他善于任用有才之人。文人相輕,能夠做到團結他們的恰恰是你啊。阿雅,我們還小,未來不明確不可怕,只要意識到了,就可以從現在開始尋找方向啊!”
“可是……你還記得我們的雜志社嗎,他們說的沒錯,我就是三分鐘熱度,這樣成不了事的。”阿雅止住了眼淚,卻還是猶豫不安。
“阿雅,如果沒有你的這三分鐘熱度,沒有你的這次嘗試,你怎么知道你到底喜不喜歡編輯雜志呢?”和阿雅聊天的過程中,我感到自己慢慢釋然了:“嘗試了,不論成功失敗,我們都有了一次經驗,這就是我們成長的資本啊。人生哪會沒幾次失敗呢?碌碌無為,什么值得銘記的都沒有,才是真正的悲哀吧。”
阿雅終于綻開了我熟悉的笑容:“芊芊,聽你這么說,我心情好了不少。確實,如果當初沒有嘗試,只會更遺憾吧。至少,如果有下次,我一定會做的更好!”
高二,高三,高考,日子很快過去,轉眼,我們都是大學生了。微光雜志社在高二下學期幫助學校編排了社團展示手冊,獲得了學校優秀社團的榮譽,也順利的在高三找到了繼任社長。阿雅到了大學后慢慢轉向了編導和攝影方面,目前的微電影社團已經推出了好幾部作品了,在校內獲得了一致好評。而我,追隨著那文學夢,每日給不同的雜志、報刊投稿,竟也能掙出自己的零花錢來。
我的青春,少有意氣風發的時光,更多的是不斷的嘗試、失敗和成長。我曾加入過很多組織、遇到過很多人、做過很多事,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一次我能夠做到完美,但回首從前,我正慢慢變得更好。微光雜志社并非一個成功的社團,但卻是我的夢想照進現實的開始,對我來說,它成功與否,早已不重要了。那年那月的那天,我那簡單的兩個字,那個我一生重復了無數次的“好啊”,是它的開始,也是我的開始。
青青小路芊芊草,關于青春的故事永遠也不會結束,正如草之不盡,路之無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