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之前,師父對我說:開學早點來學校,不要在家呆著呆著就習慣那種安逸的生活。也不希望看到你,畢了業,就按照家里人的安排,相親、結婚、生子。如果一輩子就這樣一步步跟著家人的想法度過,未免有點遺憾。
我也曾經無數次的幻想過,如果有一天家人讓我去相親,應該如何與他們抗爭。可能抗爭這個詞不太合適,換成拒絕吧。
幾天前的一個下午,我原本在房間里看著直樹與湘琴夫婦的惡作劇之吻,突然接到姑姑的電話說:這邊剛好有個合適的男生,人挺老實,工作也挺穩定。你們兩個見一面吧,成不成的無所謂嘛,先看看。
很意外,我并沒有像以前幻想過的那樣大鬧一番,反而很淡定的回復道:好,吃完飯收拾收拾就過去。
其實我中午就聽到媽媽在打電話說什么見面的事情,還說讓男方先看看我,萬一不滿意就不見了免得孩子傷心。我明明聽見了我的名字,卻單純的認為只是別人跟我重名,我媽在做媒婆而已,真傻。
抱著玩一玩的心態,去了姑姑家。見到男生以后,便讓我們倆單獨去房間里聊一聊。男生開始向我介紹他何時畢業何時工作以及今后打算去哪里。
大概相親就是這樣吧,首先要兩個人的條件達成一致,然后覺得處得來,就交往,談婚論嫁。可愛情最美好的部分,不應該是小心翼翼的想要把一切美好都留給彼此嘛。正如一個知友所說:待父母百年之后,我希望枕邊的人是愛我的那個。不是我或者他權衡利弊之后功利性的選擇。
隨后我也談了談自己的未來規劃,畢了業去北上深這些城市。對方一再強調,他在南京就已經覺得壓力很大了,房價高不可攀,何況那些城市。
我回答說:壓力是挺大的,我也應該就混上一兩年就回老家,畢竟想在大城市扎根太艱難,還是小城市舒服。這才看到對方漸漸露出笑意。
其實我這人虛偽的很,嘴上雖然那么回答對方,心里卻想著:我就是要去拼一拼,我就是想去感受感受大城市的快節奏。也許現實的生活會壓的我喘不過氣,可是那里,有我想要的生活。或許幾年后我還是會一事無成的回到家鄉,但至少不是抱憾而歸。我根本就不甘心,按照家人的想法,找到他們所認為合適的人選,結婚生子,再以同樣的原則要求孩子……其實我個人覺得,不要總是埋怨中國的房價節節高升,要怪就怪自己沒能力,這年頭靠自己買得起房的人也不是沒有。
想盡快結束一場你不滿意的相親其實很簡單,把自己描述的既物質還差勁就足以讓對方逃之夭夭。
又想起在學校的一個片段:和幾個朋友聊到他們父母的婚姻,是自由戀愛還是相親。朋友異口同聲答道是戀愛,我隨即回了句好羨慕啊。在場的朋友們不以為然,被我的反應驚呆了。
沒錯啊,在我的老家,不讀書了家人就開始張羅的讓你相親。二十二三歲就算是大齡婦女,二十五六歲就會擔心你嫁不出去。身邊同齡朋友生寶寶的也都數不勝數,不論他們是否開心,他們的父母都很開心。
一個朋友曾經問我:你真的心甘情愿畢了業就聽家人話找個人就那么嫁了嗎?
我:好想嫁給愛情,嫁給一個,我是因為喜歡才在一起的人。而不是為了結婚,為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結婚。
很多人告訴我,這個社會很現實。或者說,許多東西由不得自己。
我問室友:偶像劇里的浪漫愛情真的會出現在現實中嘛?她說她一直相信。
我也相信,我會遇到那個跟我一樣想要躺在陽臺邊喝咖啡邊讀書;周末各自抱著喵和汪窩在沙發看電影;喜歡旅行逛博物館也不會覺得很無聊;那個能給我愛情的男青年。
話又說回來,誰TM都想嫁給愛情。
可是啊,遇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