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與兩位媽媽談論。讓我想寫下這篇文章。
有一句話是那么說的,我們給不出自己沒有的東西。
是的,我認為這句話說得很對。
你自己都沒有,請問你要如何給呢?
一位是養育著女兒的媽媽。
前幾天發現一個朋友的媽媽是我的“同事”。很奇怪的感受。但是我仍然不會把兩個人聯系起來,跟誰怎么相處還是怎么相處。
這位媽媽跟我說道,你們作為朋友,可以跟我女兒聊聊、教教她,目前她這個階段還有很多事情都不懂啊。比如朋友的選擇。我誠實的說道:我自己都還搞不清楚。因為我自己也覺得我有這種功課需要學。
我媽媽會跟我說:“你的某些朋友,我不喜歡,你不要跟她玩了!”
聽到這樣的話,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我總是覺得很受傷,為什么呢?為什么呢?為什么呢?自己沒了自由,連交朋友都沒有辦法自己去選擇?這就是中國式的教育?雖然我不認同,可是我開始會想,我要什么樣的朋友。我要拿回我的權力。
我覺得值得交的朋友仍然在交,不值得交的朋友就讓他存在那里,不管是過去也好,現在也好,僅僅是讓它存在于那里。
同樣的問題,我想你也遇到過吧,這樣的事情你是怎么處理的嗎?與父母吵架,恨父母,不聽勸,離家出走,斷絕關系,“離婚”,這些都有可能發生,其實這一切都在于你如何去選擇與判斷。
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而父母卻沒有教給我們如何選擇、如何判斷,去擁有自己的主導權。所以我們只是停留在與他人相遇了就相遇了的階段,不會去想與這個人應該如何相處,造成某些沒必要的傷害!
從小到大都是乖乖的聽著父母的話,一不聽話,就是不對?可是父母說的就一定是對的嗎?對于父母來說,或許是對的,對于你自己呢?真的是對的嗎?這就需要我們自己去判斷。
以前的觀念與教育方式早就不適用于現在這個時代了。以前是聽話就可以,現在卻不是。以前沒那么多機會,現在遍地都是,只在于你如何抓住。以前的政策不好,現在政策很好。以前的父母總是給子女最好的,讓子女少走很多的路,而現在卻是好上加好,變成溺愛。父母一輩完成不了的愿望,通通教育子女完成。
這個時候卻不是這樣的世道。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見解。你能給出的就是理解與提醒、傾聽與陪伴。
另一位是養育著兒子的媽媽。
沒有教導好兒子,讓兒子走上了所有父母都不愿意讓子女走上的道路。兒子不i在身邊不說,還得為自己做過的事情付出代價,承擔起他所要承擔的責任,還要時時掛著他,給他金錢。聊天時,我看得出她的傷心與無奈,更多的是不知道如何管教??墒沁@樣的無奈真的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嗎?不是耶。
“本不想管了,可一想再怎么樣也是自己的孩子也不能不管,管了還變成這樣,不管的話,那可能會變得更加糟糕?!边@是那位母親口中說的話。
在這位媽媽身上我看到的是原生家庭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
又一次因為原生家庭震撼了。
今天與養育兒子的媽媽聊過,我突然才發現,我為什么會那么享受一個人的生活,卻沒有結婚的打算(至少目前沒有)。我自己都還是個孩子,請問我要如何去經歷這個過程達到另一個階段呢?沒有那個能力,更沒有準備好。
在享受一個人的時間段里,我可以一邊學習如何照顧自己,一邊提升自己,一邊覺察并解剖自己。等我有能力能照顧好自己的時候,我相信那就是我有的時候,有了,我就可以給出去。這是一個循環,是一個把自己能給的給出去,他們在外面玩了一圈,最后又回到我這里的游戲。
每個人都有走錯路的時候,每當這個時候是最需要關愛的時候,而不用打罵去解決問題?;蛘呔秃煤民雎犓f的話語。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一直忙著賺錢,為的只是讓孩子過得好點,而就是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時候,失去父母的陪伴,父母的愛,父母的依靠,又或許父母都不知道如何做父母,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時,他們就要面對孩子的降臨,這樣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少年。
現在一切都還來得及,只要你用心去陪伴,用自己的行動去做,孩子看到了就一定能改變的。
父母總是孩子的榜樣。有些東西不用說,孩子看看自然而然就會了。
你也有成為原生家庭的一天。當你成為原生家庭時,你有想過你要如何教育你的寶寶嗎?
是把你未完成的愿望強加到寶寶的身上?
是自己都做不到還要求孩子去做?
是虎媽貓爸的方式來教育?
是聆聽寶寶,讓寶寶在學中成長?
是讓寶寶隨波逐流?
是對寶寶不管不問?
……
你還想要讓你的寶寶再一次重復你這樣的生活?這樣的痛苦?
請從此看見后慢慢的成長。
讓你做最好的原生家庭。
聆聽寶寶的想法,給出寶寶的需要。
帶著愛好好說話,好好的與寶寶說話。
推薦影片
《廁所女神》
《墊底辣妹》
By.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