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快兩歲了,一個話癆正在成長,一個運動健將正在精進。
每天和他在一起非常開心,其中他表現出的自主行為和語言更是讓我們驚訝不已。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幾個。
1
媽媽害怕兒子吃葡萄吃多了,告訴他不要再吃了,他瞪大眼睛轉了轉眼珠子,小眼神里透著一絲害怕說,再吃一個就不吃了。20170321
2
最近天熱了,兒子喜歡脫襪子,我們編了個理由說不穿襪子蚊子會咬,他隨意說了一句,“蚊子藏起來了,不咬?!?0170412
3
剛才兒子左手上的香蕉掉地上了,我撿起來洗了洗遞給他,他其實是想玩水,就伸出右手上的香蕉說也洗洗,媽媽說“沒掉地上不用洗”,結果他果斷把右手那塊香蕉扔地上了。
思考
其實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我隱約有一絲顧慮,就是我們的對話很開心,但這樣做是否引導錯了方向?
可能具體場景得具體分析吧,比如上面第二個脫襪子的場景,我們應該怎樣引導而不是編一個虛假理由或者恐嚇兒子把襪子穿上。
歡迎各位家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