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讀中學時候,看百家講壇,其中一個老師說:一個人的痛苦來自于比較之中。我當時奉為經典,很長時間內都在告誡自己,莫要盲目攀比,平添了痛苦。
后來長大了,知道了,人生的痛苦,哪是一兩句話就能總結的出來的呢?痛苦的原因有太多了,大事可稱為痛苦,小事就淺談為煩惱。總之,一言難盡的人生,十之八九不如意。老師的話也已經不再讓我信奉。而自己學會慢慢思考之后,也在慢慢追溯著自己各種痛苦的根源。
人,一長大啊,好聽的話會聽,但是不再盲目聽。對于人生的種種透悟,種種現象,思考多了,總能琢磨出一套自己的人生哲理,無論對錯,適用自己罷了。
而我自己總結出的,我的痛苦根源大多來于“得”、“失”二字。得失心太重,人就變得糾結,擰巴,事情怎么發展都不如意,總想得的太多,失的太少,最終只會失去的更多。
2.
這一番思考是在陪著弟弟買電動車時萌發的。
老公帶著我們陪弟弟去買電動車。寶寶睡了,我就在車里待著沒出來。他倆進了店里一會就出來了,在那閑聊。我問:這么快就敲定了?買了嗎?他們說買了。而我害怕弟弟稚嫩,吃虧,就下車和老板多說了幾句需要注意的地方和想要贈送的產品。老板人還隨和,一一應允。
所有的事都忙完了,我們開車回家,弟弟回單位宿舍。就這樣原本應該是辦完事之后感覺很輕松的。誰知老公隨口說了一句:兩千九也不便宜啊。其實我知道這車什么價,也就是兩千七那樣。她多收了兩百塊錢。但是誰讓我們倆都不會砍價呢,況且都很喜歡,認準了想要了也就這樣吧。男人就是這樣吧,買東西干脆,只要喜歡就行了。
這話一出,一下子惹惱了我。我瞬間變臉。質問道:什么?多花了兩百冤枉錢?如果不知道還好,明明知道為什么還要多花?老公說:因為老板死活不降個啊,我們又不會砍價,反正也要買,就這樣了。
我氣呼呼的說:以后遇到這種事情你為什么不提前告訴我?我去砍價,降得下來就講,降不下來直接就不要了。
我心里氣的很,一是因為自己如今說什么都于事無補,埋怨老公現在才告訴我。二是因為老公明明知道買貴了卻一副沒有辦法反正喜歡吃這兩百塊錢的虧也沒啥的樣子。三是因為買東西一直害怕被坑的我一直秉承的都是能占便宜不吃虧,而如今眼睜睜的虧了兩百塊錢。對我來說就跟巨款似的。
這股子氣,我無處撒,一直郁悶到很晚。按時間算下來,我因為損失了兩百塊錢生了一兩個小時的氣。?
所以,嚴格算下來,我一共失去了:兩百塊錢+兩個小時的快樂時光。
兩百塊錢是有價的,可是兩個小時的快樂時光是無價的。因為計較得失,我失去了更多。
3.
在這件事發生之后,嚴格說在我生過氣之后,我開始慢慢思考,我為什么要因為這兩百塊錢讓自己和家人不爽呢?真的是因為窮的不舍得花這兩百塊嗎?
不是,是因為覺得花的冤枉,覺得花的不值得。但是什么是值得的什么是不值得的?沒有一定的答案不是嗎?
追求到底就是自己過于計較得失,過于看重得失了。
人生就是修行,我們做不到萬物皆空,我們也沒比較做到萬物皆空,那樣人生也會少了一些樂趣,畢竟不是出家人。但是我們也應該讓自己過得更加超然一些,更加自然一些。
自從那天開始,我決定我要慢慢的按照自己的人生哲學生活,那就是不斷地提醒自己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要一切以快樂為主。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有時候得到不一定幸運,而失去也可能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人生修行路,慢慢摸索慢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