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沒到芝堰之前,我從未把這兒當做我的重點旅行對象。原因有兩點,一是因為路長,而且并無交通工具。二是因為已經很深入山里了,網上對它的描述少之又少,甚至還不如新葉,由此我并不抱太大信心,但總歸是失望伴隨著驚喜,從新葉到芝堰生生用雙腿走了十里地。看到村子的一剎那,它便刻在我的腦子里了。
? ? ? ? 芝堰村跟我腦海中腦補的江南村子是幾近吻合的,我腦海中的江南村子無非就是一湖村房繞,房后有乾坤。芝堰亦如此,迎面半月形的小塘,小塘周圍零零散散幾處徽州風格的民房,有新的有舊的,成半圓形把小塘包進去。有趣的是,這幾幢并不高大的房子卻硬生生的把后面的所有巷子都擋住了,且如果看不見小塘兩側的巷口,就會很容易忽略這房子后面的乾坤。還好我雖然累,但眼神還算靈敏,跟著一個本地奶奶進了巷子,古香古色的各式徽州古民居便一股腦的撲在我的雙眼上了。
? ? ? ? 芝堰村曾經是明朝的古驛站,就是曾經商隊歇腳的地方,所以才呈現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感覺,由于當地旅游局并沒有太重視開發芝堰村,基本都是村民自己開發的,所以芝堰村的建筑顯得參差不齊。有趣的是,這里面包含著元、明、清朝建筑,更有民國建筑、現代建筑,基本也算是元代以后江南村落古建筑的集大成者了。村落里面老人居多,依舊是家家門戶大開,做飯的做飯洗衣的洗衣,我嘗試用我的老人緣跟一位爺爺交流但是失敗了……我倆互相聽不懂對方說話,光靠比劃也描述不出自己想要知道的東西。值得探討的是,芝堰的方言貌似跟新葉的方言還是不一樣,真的如我的伙伴所說,一村一方言。我這時倒是羨慕那些會“兩門”中國話的童鞋們了,當然,我也可以大言不慚的說我也會“兩門”中國話,只不過要把“嘎哈呢”“你瞅啥”自行腦補成普通話就可以了……
? ? ? ? 芝堰最有名的景點便是“九堂一街”一街指的當然是古棧道,而“九堂”呢就是共前來歇腳的游客們休息娛樂的地方,祭祖的,看戲的,洗澡的,嘮嗑的,喝茶的。這“九堂”分別處在不同的巷子口,想要全找到可要費點心,但娛樂性就在于此。如果我此刻有三兩伙伴一定會興致勃勃的跟他們打賭看誰能在最短時間內找全,但輸得也基本是我,畢竟我眼瞎是出了名的。但上天垂憐,我終究還是沒有在巷子里迷路,只是多走了許多冤枉路才找全“九堂”站在堂口,摸著木柱,跨進堂內,心中便忍不住被震撼到了,即使斑駁的臺面,粗糙的石板,破舊的立柱也遮不住它們曾經輝煌大氣的時候……
? ? ? ? ?幾大堂口建筑風格相同,都是徽州古民居樣式,上面開著“天窗”,實乃徽州古民居建筑風格之“天井”。天井的由來是因為徽州地為了解決通風采光和心情壓抑等問題的,崇尚“天人合一”的徽州人便發明了通天通地的天井。而天井上方承接雨水的水瀽設計,使得四面屋頂坡面雨水從水瀽流入屋內天井水池中,所謂“四水歸堂”,滿足了徽州人“肥水不外流,財氣不外泄”的風水心理。
? ? ? ? 正值清晨一束光斜斜打下來照在天井水池內,我便遺憾為何沒有趕上下雨天?堂口內六個或八個立柱對稱分布在屋內,顯得霸氣十足,天井后面的地兒顯得昏暗,也恰恰是這種昏暗便顯出堂口的古樸來了。內墻上有鏤空,鏤空內有祖先牌位,用紅綢布包著,牌位前面還有著祭祖用的桌子和燭臺……古民居古堂口,給我的震撼不亞于遍地的油菜花,人文配自然,古樸配秀麗,新葉芝堰,不虛此行。
? ? ? ? 古民居的魅力就在于如果沉浸到里面,就仿佛能聽到古時候經商的人來來往往來客棧休息,就仿佛能聽到他們大聲說話大聲笑,就仿佛能聽到他們看小曲兒時候搖頭跟著哼哼,聽到他們泡澡時滿足的哈氣聲,聽到他們的喝茶聲,甚至聽到他們的呼嚕聲……商者多豪放,所以古棧道……應該會熱鬧許多吧。
? ? ? ?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只恨來時無煙雨,往若一場空。我來了,你便在這兒,我走了,你依舊在這兒,你不會為我改變什么,但我卻因為你,變了。
? ? ? ? 這便是為什么要來看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