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的春節。
我、乖飛魚會隨傅大廚回巴中過年。
妹妹、妹夫帶著侄兒們外出旅游。
與父親、母親在春節一起過年的時間少之又少。
每年到了臘月二十幾,母親都會在我們出發前一兩天準備團年飯。
今年十月,我還與傅大廚商量,今年春節帶父母回老家云陽去看看,父母親也挺樂意。
現在卻因為父親生病這個計劃也不能成行。我們全家今年決定不回巴中,而在龍泉陪父親、母親過年。
昨天,媽媽說:“我們啥時候團年啊,我好準備吃的。”? 我說:“明天吧。” 想著今年下半年母親照顧父親辛苦,我說:“明天我們在外面吃吧,懶得煮了。” 母親也欣然同意了。
但妹夫不同意,說在外面吃沒有團年的感覺。于是我們又改主意在家做團年飯。
母親昨天晚上便將臘肉、臘排等臘味煮上了。
今早,9點半,便到永輝超市去買些吃的,從超級物種這邊進去,通往萬達里面的門居然還沒開,被服務員告知10:00才開門。
無奈退出,改走其它門,轉了個大圈,只有1號門開著的。走進去,已經有人大包小包地從超市出來了。
走進超市,人還不算太多,我走向水產區,挑了活蹦亂跳的明蝦,乖飛魚想吃螃蟹,按人頭每人買了一只螃蟹。還買了牛肉丸子、魚丸子、蝦餃等湯鍋必備品,妹妹為侄兒們點的牛排。母親說買點蒜和葉子菜,按要求都買了。
走到結賬點時,看時間已經10:45了,趕緊給傅大廚打了電話,昨晚他應酬太晚回家,應該還在與床親密接觸呢。果然,接電話的傅大廚睡意日朦朧。催促他趕緊起床。
拎著買好的食材,回到小區,傅大廚在我的再一次催促下才下樓來。
驅車到母親家,妹妹全家還未到。母親已將羊肉燉好了湯,為做羊肉湯鍋做好了準備,自家熬的羊肉湯總比不上外面賣的羊肉湯那般乳白好看,但原汁原味的湯汁散發著濃烈的羊肉的味道,湯的面上飄浮著厚厚的一層油。
媽媽已將碗豆尖、萵筍葉、白菜葉洗好。見我買的棒菜,又剝了棒菜洗凈。
我趕緊洗蝦、洗螃蟹。洗好后,將蝦和蟹放入鍋中清蒸,操作簡單,卻非常美味。
想著買蝦時一位女士不停地說:“我之前從沒有煮過飯,今年讓我來操辦,咋辦哦,這蝦咋個挑嘛、啷個煮嘛。” 我便將我挑蝦、洗蝦、做蝦的經驗分享給了她。不經意間,就幫助了別人,心里還是挺美的。
不一會兒,妹妹全家也到了,妹妹就來煎牛排,妹妹還用西紅柿做了醬。
而我利用這個時間切好了臘味拼盤。
湯鍋也已在桌上沸騰了。
全家人圍桌而坐,團年飯就開吃啦。父親不在家,酒也沒人喝了。
我們擺著家常,吃著美食,享受著團圓的美好。
妹夫說:“團年在外面吃,只能算家里人聚會,而在家里吃團年飯,才能感覺到有親情的團年!”
俗話說得好,打一千,罵一萬,三十晚上吃頓飯。團年飯是年節習俗之一,又稱年晚飯、年夜飯、團圓飯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闔家聚餐。年夜飯源于古代的年終祭祀儀,拜祭神靈與祖先后團圓聚餐。團年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吃團年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后才開飯。事實上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古老的傳統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團年飯前拜神祭祖活動現在很多人都省略了,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對這些活動都不知道了。
記得小時候吃團年飯,沒上桌時,己經煮熟的所有菜肴都不能動。家人上桌吃團年飯前,由父親在擺滿菜肴的桌上,添幾碗飯,飯碗上擺上筷子,父親說:“李家的先人們,今天我們團年,您們上席吃飯吧。” 待過了幾分鐘,父親又會將筷子從飯碗上拿下,并說:“先人門,下席了下席了。” 敬過祖先的飯小孩子不能吃,怕孩子們擔當不起。待叫過先人吃飯。才能正式上桌全家人吃團年飯。
堅持是一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