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那年我在清華大學的課堂上,那位老師講,他說其實很快,因為科技的更新,人們就不會再用微信這種東西了。我當時感到很驚訝,繼而我理解了他的意思。
社交工具幾年以前還是qq,通訊工具當年裝一臺電話要等一兩年,還有什么bb機或者大哥大的年代,那些趣事,現在想想,真是夢境一樣。很快科技還會發展,科技改變生活,科技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還會有取代微信的社交工具,究竟是什么,現在不知道,不知道才有意思。就像古人可能無法想象有電燈,有電視,有網絡,他們不知道,但是他們不可憐,很多東西我們知道了就擁有了,我們不知道,我們就不想入非非,我們擁抱現在的生活,并被生活擁抱。
照相機的膠卷時代,常常因為沖洗的原因而丟掉記憶,膠卷有限,不能想拍什么就拍什么。即使到了卡片機的時代,也有內存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傳輸。
科技就是生活,而且很具體,很人間煙火。比如卡片機的時代,請別人幫助拍了照片,接下來就會有很害羞的事情,因為誰拿著相機,你得求人家把照片發到自己的郵箱,說一次還好,如果人家恰巧忘了,再去提醒,就會覺得很不好意思,你其實就是想留資料,但總是擔心人家誤會自己是一個很自戀的人。往往拍照的時候你要把自己的相機遞過去,一定要讓同伴用自己的相機來拍,這就顯得不信任對方,小氣了。
而現在就不一樣了,對方拍了隨手就能發過來,你大叫的方式也變成了:發原圖!對方如果大吼,可能是焦急的問:有wIfI嗎?有沒有網絡,是到了一個地方首先要尋找的東西,其次才是衛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