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話,10天減10斤的黃瓜雞蛋法,一天改變命運的方法,你還不如等著天上掉毛爺爺來的實際。
——我要是知道,我為什么不申請知識產權,反而免費告訴你呢?
你是否有過以下經歷:
想看一本800+頁的專業(yè)書,給自己規(guī)定下班后每天看20頁,計劃一個半月讀完。然而由于同事聚會、家里叫人來修熱水器、刷微博過時間、趕進度加班等原因,書簽停留在書的前幾頁;
買了一系列網絡課程,計劃一個月學一門課,半年將系列課程全部學完。課程就在那里,你卻從此再也沒有打開過那個網頁;
下決心修煉一個一萬小時計劃,制作時間表,每天只需要空閑時間的三小時,你也可以像專業(yè)人員那樣思考。而現在,你的計劃表不知道在哪里落滿塵埃。
為什么在學校里你可以完成每天的作業(yè),忙里偷閑玩連連看;在公司里你能夠按時完成每日項目進度和每周匯報工作,偶爾玩會斗地主。而一到放學、下班后的時間,很難完成自己的中長期計劃?
這時的你,開始尋找自身原因:
不夠堅持:用過21天訓練營的人都說好,從一件小事做起,累積21天,讓你的生命與眾不同。百十塊錢的報名費一咬牙點擊確認,你加入21天早起打卡訓練營,從每天早起的計劃開始做“堅持”這一件事,一切聽起來如此美好。
我的師弟也參加了一個這類的訓練營,他告訴我,到訓練的后期他每天早晨定鬧鐘、打卡,然后接著睡覺。別笑,參加這類計劃的同學大多數都不了了之,這恰好契合活動的舉辦思想,“別灰心!我們這里有其他的訓練營,這次你一定要堅持下來,讓你的生命與眾不同!”
然而,問題真的是不夠堅持嗎?
時間管理不足:番茄工作法、GTD時間管理、夢想記事本、知識管理...花樣繁多的名詞讓你應接不暇,“我在學習更合理的掌控生活的方法,能夠管理時間的人才能收獲想要的人生。”你對此深信不疑。
這些技巧同樣在一段時間內幫助了我,使我以為生活有規(guī)律可循,使我相信憑借努力可以去往想去的地方(他們甚至告訴了你如何尋找“想去的地方”)。
然而,你現在堅持的,是哪種時間管理方法?堅持了多久了,有一年時間、每天不間斷的使用嗎?
拖延癥:“克服拖延癥的11個技巧”“有什么小習慣讓生活變得更好”,你開始在網絡中瀏覽文章,治療自己的“拖延癥”,并且以“現代人都有拖延癥”來安慰自己,接受治療。
如果你三天后要參加一場非常重要的演講,臺下是你的公司頂頭上司,這時的你會會拖延嗎?如果你一星期后有這學期的最后一門考試,課本嶄新沒有預習,這時的你會從第一頁看起,還是詢問考點、考試范圍,以最少的時間掌握最重要的知識點?
這樣行動干練的你,又何來的拖延呢?
回想你上一次跑步超過半小時的情形。在操場的跑道,彌漫著都市氣息的霧氣里,又或是健身房混著汗味的跑步機上,重復、單調的動作,越來越喘不上氣的感受,耳機里聊勝于無的流行音樂,你的身體實實在在的感受著“邁開左腿、邁開右腿”這一動作。
想到我們的中長期計劃,不也應如此嗎?
你的計劃應當是一個“減法”的計劃。
這一概念出自知乎id李松蔚的知乎live。小學生從未想過終有一天將要去一個陌生的城市讀大學。上學這件事是一個“減法”的計劃,我們從未感受到來自十二年、十六年后的負擔,這是一個國家、社會、家庭調控的長期計劃。
我們自己很難執(zhí)行一個長達三、五年的計劃,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對未來的期待感導致分解到每天的任務承受過多的壓力”。
計劃定下來,就忘了實現后“你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吧,那是未來的你要考慮的問題了。
明確一個階段的目標。
回顧我們的高中,層出不窮的段考、月考,逐漸掌握自己知識網的遺漏之處。想要完成十年之約,一萬小時計劃,別著急,我們先從周計劃、月計劃開始。
當你能夠完成自己小階段的目標,獎勵自己一頓大餐,一場電影,再奔向下一個方向。
享受/忍受當下的生活。
并不是每個人都享受日復一日的重復工作,并不是每個人都享受身體處于極限、思維處于崩潰邊緣的緊張感。你可以嘗試這樣調整心態(tài):
積極面對重復的場景。每天的編程訓練,嘗試使用不同風格的變量名稱,為辦公桌添加一束水仙花,將普通變得有趣;
相信量變引起質變。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盡管看不到大洋彼岸,一直往東,不斷前進,只要掌握方向,終有一天上萬里的里程都變得有意義。
你可以在評論里留下你的經歷,你的長期計劃是為什么中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