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有那么多垃圾觀眾,才有那么多垃圾電影,這鍋我們背不背?

近日馮小剛又轟出重重一炮,稱“中國怎么這么多垃圾電影,還不是因為有那么多垃圾觀眾。你不去捧場,就沒這東西,往往垃圾票房還很好”。

這話不能說沒有道理,大概是說出了很多導演的心聲:我的作品很好,主要是觀眾太垃圾。

是不是可以這么理解:我可以拍出好的作品,就怕觀眾欣賞不了,我為了生存下去只能拍幾部爛片啦!

我前兩天看《羅曼蒂克消亡史》,覺得還可以,豆瓣評分也還說得過去,但是仍然能看到很多人給一星,稱電影故作高深。我們一直有一個疑問,在大多數觀眾看得懂和電影的藝術性之間如何平衡?

說到讓人看不懂的電影不得不說王家衛,他拍的電影鏡頭語言都非常豐富,每個鏡頭都傳達著一種情緒,但是去看懂他每一個鏡頭之后隱藏的寓意真的是件不容易的事,我最喜歡他的《重慶森林》,當時好多地方也是借助影評才看懂的。

王家衛從來不去刻意迎合觀眾,可是這也沒有妨礙他拍出好的作品,而且口碑還都不錯,對他的評價也一直不低。

也許對于好電影我們確實很難有一個統一的衡量標準,畢竟眾口難調,可是為什么仍然有很多電影殺出重圍,它們一點也不垃圾,也沒有噱頭,卻在撩撥著大多數人的心弦。比如《摔跤吧爸爸》,導演沒有懟觀眾,也沒有理所當然的拍爛片,我們欣賞水平不高,但是不知道為什么甚至能看到導演隱藏在電影背后的那么一點理想和情懷。

能讓垃圾觀眾也變成自己的觀眾,這才是真正的有水平吧。我想說:馮導,這鍋我們不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